返回第128章 御书房奏对(1 / 1)行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是深夜,简川没有进坤宁宫,总是要避险的,故在殿外等候。

不多时,太皇太后急步走出,观其神色显然已经初步得知了消息,沉声问:“可有实证?”

眼下的侦查还在起步阶段,客观的说,简川做的是有罪推断,既在认定皇太后向氏有罪的前提下进行的猜测,又哪里来的实证,而说谎肯定是站不住脚的,于是乎只能无奈的答:“昨夜陛下御赐时,于慈宁宫附近见到了一条大蛇,听其描述,必为莽山烙铁头蛇无疑。”

其实就算这样说,也是说谎了,因为小苏昀根本就没看清那大蛇长的什么样,但简川没办法,他只能选择夸大其词,且他心里清楚,一旦闹到了慈宁宫,若然找到了那条大蛇倒还罢了,若不然,污蔑皇太后且夜入宫闱,这两项大罪,谁也保不了自己,太皇太后也不能,就算他最后查清了此案也不能将功抵罪。

然,简川又能如何呢,苏茶儿朝不保夕,他必须得冒险。

高滔滔显然也知道简川的举证站不住脚,且她的顾忌比简川更甚,这个儿媳妇虽然一幅乖巧的模样,但老成如她,又怎会看不清这位儿媳妇暗藏心底的野心,加之天下早有非论,说他们婆媳间的关系不合,事情若是闹大了,必为天下笑柄,且朝堂百官亦会以此为由攻讦她,甚至可能夺了她的摄政之权。

故而,高滔滔沉吟许久,拿不定主意。

万幸,简川对此有所预料,亦有准备,于是斟酌着对高滔滔说:“臣已让卢海棠赶来,请太后准其进宫。”

这话说的含糊其辞,可简川知道高滔滔明了卢海棠的存在,自也知晓卢海棠的本事,所以其自然清楚自己叫来卢海棠的用意。

让卢海棠暗中潜入慈宁宫探查,乃是现今最稳妥也是唯一的办法,所以,简川忐忑紧张的看向高滔滔,生怕他不同意,若然如此,简川只能退出宫去,然后冒险让卢海棠和上官红这两个当世顶尖轻功高手暗中潜入宫中,然宫中守卫森严,不知哪里便是藏龙卧虎,故而谁也说不准会落得怎样一个结局。

而若能得高滔滔点头就不一样了,危险程度大幅度降低不说,就算最终出了事被发现了,反正宫中禁卫之权在高滔滔手上,她不想捉到卢海棠,那自然捉不到,当然,前提是卢海棠能逃出慈宁宫,而对此,简川是有九成九的信心的。

高滔滔又是沉吟许久,简川有些急迫,故而跪了下来,一头磕在了地上,诚然,简川重生之后下跪的次数不知凡几,但却没有磕头过哪怕一次。

如是,高滔滔叹了口气,说:“起来吧。”继而虽没再说什么,却看了李公公一眼,这旨意不能口传,而李公公服侍高滔滔多年,当即领会,故而躬身应诺,立刻急步而去。

至于简川,此刻却无地可去,站在这等不合适,进去更不合适,所幸高滔滔有安排,问身后奴婢:“皇帝现在还在御书房读书吗?”

奴婢躬身答曰:“是的,陛下每日读书直到子时方歇。”

呵,还真用功啊,简川心中暗道,继而便听太皇太后说:“你去御书房等,有了消息,第一时间派人通知哀家,你不必亲自来了。可明白?”

简川当即颔首,而后便由一个小太监领着直奔御书房。

御书房的灯果然亮着,隐隐还有读书声,太监进去禀报,片刻间折返,让简川自己进去。

对一个小孩参拜,简川觉得很别扭,所幸他还没跪下去,小皇帝便开口了:“免了吧,自己寻个座。”

简川巴不得呢,也是着实累了,故而直接坐在了御塌上,硬邦邦的,一点也不舒服,真有些想念齐引章的软塌。

见状,小皇帝放下书卷,笑道:“呵呵,有意思,你深夜进宫,想来是查到真凶了,嗯,让朕猜猜,嗯,皇太后向氏?”

闻言,简川顿时神色一紧,身体必有自主的紧绷,心下更是诧然,这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故而谨慎的回答:“陛下何以如此推测?”

小皇帝眨巴了下眼睛,语气依旧温和,说的却是:“你和皇祖母奏对,也是这般不答反问吗?”

闻言,简川瞬间面色一僵,立刻认识到自己轻视小皇帝了,且还该死的将这轻视表现出来了,故而赶紧收拾心情,然起身刚想答话,却又听小皇帝接着问:“大儒论礼,你是始作俑者,可你真的认为,大儒论礼能解决我朝之积弱吗?”

闻言,简川更是诧然,自进入御书房开始,除了刚开始一句免了,一共才说了三句话,且虽看似毫不相关的三句,却各有深意。

第一句,其既然猜到了皇太后向氏,显然其和小苏昀一样看到了那条大蛇,然他却装作不知,何意?显然,其不想让真凶浮出水面,于他而言,真凶是谁不重要,是不是会自己不利也不是首要,真正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没有用,而皇太后向氏,显然是后宫中唯一能够制衡太皇太后的人。

再而是震慑,提醒简川此刻正在御前奏对,不要太过放肆,否则,绝对简川命运的人不止太皇太后一人,他年纪虽小,同样可以。

第三局则是政见,问句便是不认同,他并不觉得大儒论礼能解决大宋眼下的困境,而这,也是其真正想和简川探讨的,与之相比,前两件事都不重要。

如是,简川深吸口气,起身奏曰:“臣以为,可以,但,此乃百年之计。”

小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继而再问:“百年?呵呵,我大宋愿意等,西夏,大辽,他们愿意等吗?朕,要的是当下之计,十年之计。”

果然,后世史学家推断赵煦少年老成,有秦皇汉武之风采,若不是英年早逝,必能将大宋引领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果然不是瞎说的。

如是,简川本可以不答,但他想了想,却又觉得这是一个跳出眼下困局的绝佳机会,毕竟,墙头草不是那么好当的,眼下还不觉得有什么,假以时日必生祸端,而跳出此困局的唯一方式便是自成一派,且是完全不掺和新旧党争的一派,所以,简川谨慎的说出了早已有了腹稿的一番话,这话,本来他是准备寻一个恰当的时机对高滔滔进言的,此时却觉得,说与年少雄才的赵煦听却更恰当,毕竟,高滔滔虽为女中尧舜,然毕竟是女人,缺乏进取精神,而这一点,赵煦恰巧有。

“臣认为,国家之发展,无非开源节流两者,于今而言,节流已然无用,唯开源一法可缓解民生困顿。而于开源,臣有七谏。其一,通吐蕃,进西域,重开丝绸之路。其二,兴航海,远洋有无尽风险,亦有无尽财富。其三,重商税,轻农税,其四,用兵经年,寒暑不缀,步步蚕食,直至海内一统万民归顺。其五,边境筑城,移民安养,开拓田亩。其六,兴水利,务求国内互通。其七,振兴百业,尤为数理,须知,唯有创造,方为必胜之法。”

小皇帝的眼睛越来越亮,然等简川说完,却又暗了下去,依旧平静道:“你在给朕画大饼吗?”

简川当然清楚小皇帝是什么意思,此七谏虽然听来令人热血沸腾,然并不稀奇,关键是,想要做成,需要海量的财富打底,可宋庭现在很穷,穷的叮当响,所以啥也干不成,小皇帝问的,乃是当下之计,当下如何解决大宋的困顿。

如是,简川提出了一个具有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兴词语,乃为:农业改革。

简而言之,想办法让有限的土地内生长出更多的粮食,这其中的关节诀窍实在太多,简川娓娓道来,小皇帝听的津津有味,目光越来越亮,再也没有暗淡下来过,直到简川说的口干舌燥,竟是亲自给简川递了杯水,憧憬的问:“亩产翻倍,真的吗?”

简川肯定的答:“臣愿意以项上人头担保,最多两年,必能实现。”

其实,简川已经给自己留下了很大的余地了,后世袁先生的研究成果简川是深入拜读过的,要知道,他来自的那个年代,亩产千斤已是寻常,而现今这北宋,亩产才不过两百多斤,翻倍也才五百斤,所以,简川有十足的把握。

而且,简川还没说土豆,马铃薯这类的农作物呢,那可是能亩产几千斤的农作物,只是现今还没传过来,远在美洲,减产无法解释,故而没有说出来。

可紧紧是水稻增产已经了不得了,如是,小皇帝神情亢奋,激动的直搓手,相比之下,什么刺杀案,无足轻重,现如今,若是让他在简川和皇太后之间选,他会毫不犹豫的让皇太后去死,反正又不是他的生母,兼且其确实罪大恶极。

然简川却不能不在乎,其虽说的慷慨激昂且以项上人头做保,且也有为万民谋福祉之宏愿,可却不得不承认,此刻的他是有私心的,他需要小皇帝的支持,一旦卢海棠在慈宁宫找到莽山烙铁头蛇,那么下一步就是重兵包围进去搜查捉蛇,若那时,小皇帝站到了皇太后向氏那一边,怕是太皇太后高滔滔也没有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