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龙袍胡亥(1 / 1)虔诚的魔术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皇,相国和中车府令勾结密谋,欲篡改遗诏,将皇位传给十七哥。”

嬴阳负手而坐,平静地向嬴政汇报帐外的变故。

“哦?”嬴政眉角一掀,呼吸变得急促,但很快又恢复平静。

嬴政的目光顺着帐篷的缝隙,看向了帐外的咸鱼。

“这数百条咸鱼是为了做甚?”嬴政眼里杀机突现。

嬴阳埋头作揖道:“李赵二人为了掩盖父皇尸臭,

调来数百条腌制的鲍鱼,欲装满父皇的温车。”

嬴阳话音一顿,语气加重补充道:“十七哥知道此事。”

“这是要掩盖我的身死,然后......”嬴政眯着眼,指尖不住颤抖。

真相不需要嬴阳去说,

帐篷外正在被搬运咸鱼已成事实。

自己作为大秦之主,身死之际,立下遗诏。

结果,

被自己最信任的两位大臣,和儿子,篡改了。

嬴政让嬴阳扶着自己躺下。

他有些喘不过气,沉默了许久。

意识到被最信任的人背叛,是穿心刺骨的痛。

这件事注定只能憋在心里。

否则史官一定会大书特书。

“阳儿,这件事万不可告知其他人”嬴政唤出嬴阳的昵称。

嬴阳眼角微微动容。

此刻,二人不是君和臣。

而是父和子。

“你可知,在我遗诏里,是谁继承大统?”嬴政问道。

“是我。”嬴阳答道。

“你如果愿意,朕会立下诏书,昭告天下,再不会被篡改。”

嬴阳没有思忖,立即拱手道:“父皇,儿臣力保大哥扶苏能担当大任。”

“虽然大哥有的时候会驳斥父皇,但于情于理他是为大秦兢兢业业的理政......”

“打住。”

嬴政叫停了嬴阳。

“我还有六十年,你就还有六十年考虑。”

嬴阳心中微动,立马答道:“父皇复活后,正值壮年,切不可暗自菲薄。

儿臣愚笨,恐不能担此大任。”

嬴政紧紧注视着嬴阳。

他想到了长子扶苏,十七子胡亥。

嬴阳没有扶苏处理政务能力强,没有胡亥市侩。

但仙人两别铸就了嬴阳的光芒足以大过其他兄弟姐妹。

当然嬴政也有野心。

一个会仙法的皇帝,是不是有机会统一更大的疆土?

直到现在,他意识到,

自己错了。

他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儿子。

嬴阳蓬莱修仙已有十年光阴,这足以让这个当父亲的,淡忘很多事。

是了。

嬴阳的母后,是骊妃。

开凿骊山,修灵池,建阿房宫,骊妃是唯一敢反对自己的人。

“臣妾以为,凿骊山虽通了水路,但那七十万大秦百姓连年劳作,十分困苦。”

“孩子没了父亲,妻子没了丈夫,甚至老年丧子......”

“大秦是陛下的大秦,更是百姓的大秦,万不可让天下人寒心。”

骊妃多次苦口劝说。

但嬴政不是个脾气温和的人。

“朕的想法,容得你说三道四?”嬴政早就不耐。

堂堂大秦皇帝,还能被一个妃子管教?

骊妃见状,不再多言,欠身退后:“臣妾之道,在乎黎民,在乎万物生灵。

阳儿下个月已经三岁了,还请夫君待十岁时,送他去蓬莱修习,可解长生之秘。”

“允。”嬴政甩袖而去。

......

“你可知朕为何传位于你?”嬴政回过神,缓缓说道。

“可与母亲有关?”

嬴政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我先在这里呆着,看他们能闹出什么风波来。”

“你先退下吧,这么多年没回家了,你的房间一直都在,先去吧。”

嬴阳点了点头,他相信父亲,随后遁走出帐篷。

来无影,去无踪。

嬴政平躺在帐内。

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骊妃啊,阳儿越来越像你了。”

很快,嬴政调整好情绪,做了起来,理了理衣冠。

沙丘,相国行营。

嬴政曾多次出游,巡视各地。

行政机关也随之迁移。

李斯的相国行营,便是群臣商议大事的地方。

此时,胡亥身着龙袍坐在主位。

李斯和赵高坐在副位。

帐外来往不绝的大臣不断汇报各地事物。

每个大臣走出帐篷声都面露疑色。

却不敢多声。

胡亥正搂着身边女人的细腰,喝着她们递上来的果酒,十分惬意。

桌子上摆满了各地的政务通告,等待批复。

李斯和赵高二人紧张的忙碌。

一个几百万人口的王朝,可比原来秦国的政务多多了。

“朕,该何时继位?”胡亥扁了扁嘴,有些腻了,望向赵高。

李斯闻言抬头,不经意间皱了皱眉,无人察觉。

“公子且慢,不要着急,应当是,

始皇帝温车先沿原路返回,

送往国都之后,寻机我们策划您的登基大典。”

赵高回应道。

胡亥没说话,只是仰头下了一杯酒。

赵高见状补充道:“公子若是想要及时尽孝,

我们可以召集大臣们,先行拥护您理国事。”

“等行营再到达国都,和右相碰个面,走个形式而已。”

胡亥眼前一亮。

是个好办法。

李斯埋头批文,只好顺着说:“召集行营附近的群臣。”

几个内侍立刻从相国行营出去。

沙丘不大,只有始皇帝的亲信,以及处理事务的数十位大臣能在此卧榻。

不一会儿,负责军事、税收、民生的多路大臣汇聚在胡亥面前。

大臣们互相看了看。

这十七公子怎么坐在主位上?

赵大人,李大人分居次座?

有些老臣怕是猜到了什么。

依旧不敢多声。

若真是更迭之时,谁也不当出头鸟。

胡亥摆了摆手,找内侍宣布刚拟好的诏书。

大致的意思是,始皇帝病重,胡亥提前理政。

李斯和赵高负责辅佐胡亥。

诏书念完,胡亥很是满意。

“诸位大臣,父皇的话,你们都听清楚了吧?”

群臣议论。

激情飞扬。

哪个监国的皇子敢穿龙袍?

哪个监国的皇子敢代替太子监国?

小将蒙宁拱手作揖,

先行一步质问道:“十七公子,小臣必须要问清楚,你坐在王上的位次作甚?”

胡亥没有回应,瞟了赵高一眼。

“大胆,

十七公子奉的是始皇帝的命,来这里督政,

你有问题?”赵高驳斥道。

始皇帝都崩了,说没说不重要。

重要的是,小武将,竟敢质问始皇帝的命令?

“来人,压下去,打入地牢!”

几个老臣看在一边,身子骨都微微抖了一下。

李斯讥笑看着这一幕,点了点头,几个将士直接架着蒙宁退出大帐。

蒙氏兄弟向来与自己政见不合。

正好抓住这个机会,趁机打压一番。

胡亥第一次体会到权利的快乐。

以前都是被父皇和扶苏压制着。

他看着身旁的美人,笑了笑,点了点头。

赵高会意:“十七公子要休息了,诸位大臣退出行营吧。”

李斯没有出声,便是默许了。

大臣们见状只能退出帐篷。

待到大臣们退出,

李赵二人也急忙屏退。

胡亥已经急不可耐了,手不经意间搭在女人臀部。

帐外。

刚才有始皇帝诏书,又面对可能真是监国的胡亥,众人默不作声。

但是不代表,众人都认可胡亥。

一个浪荡公子,也配我们辅佐?

御史大夫冯劫大声质问道:“赵高,你是始皇内侍,竟然敢奉十七公子为首,真是昏过头了!”

文史官淳于越附和道:“张口闭口就是始皇诏书,拿出来看看。”

赵高回道:“始皇帝病重,我代为传旨,你们质疑我,难道敢质疑始皇帝?”

赵高在三天前,确实拿到了嬴政的诰命诏书。

其他大臣也纷纷哑口。

李斯咳了咳。

“都散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