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大明贪官速成班(1 / 1)自旋粒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国子监。

坐落于鸡鸣山下,在朱元章勘定金陵后,就设立了国子学。

等立朝之后,就改为了国子监,里面多是官家子弟。不过国子监内尚有一些,靠着自己真才实学进来的贫家子弟。

昨晚不少监生听说朱橚要来国子监讲学,清晨就纷纷来到大讲堂等着。

“快点过去,晚了就没地方了!”,两个监生小跑着来到讲堂门口。

路过的一人不以为然,“你们两个,今日的课业都没做完,当心先生把你们扔进绳愆厅去。”

此言一出,对方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国子监身为朝廷的衙署,自然要贯彻皇帝朱元章的意志。绳愆厅就是用来惩罚监生的地方,犯错或者课业不达标就会被关进去。

大多把监生绑在木凳上,用竹板来惩罚他们,颇有乡间几分不打不成器的意思。

当然,朱元章对待自己亲儿子朱标,可是从来没有动用过如此刑罚的,心疼都来不及。

不过对于不好好读书的监生,朱元章就一点也不心疼了。国子监的很多人都有过被惩罚的经历,对于绳愆厅三个字是闻风丧胆,避之不及。

“不就一早上,大不了今天晚点睡!”,那两人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去听朱橚讲课。

毕竟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看着两位同窗匆匆跑进去,那个更崇尚程朱理学的监生也跟着进去。

“不就是心学吗,我倒要看看还能讲点什么?”,他看过心学以及传习录,不过还是觉得程朱理学更胜一筹。

一刻钟后,在众监生期待的目光中,朱橚缓缓从外面走进大讲堂。

不只是监生,国子监很多上了年纪的博士也一并前来,在远处角落站着。

他们都是程朱理学的拥趸,已然研习了大半辈子理学的他们,如今对于心学多少带着点抵制。

对于朱橚的到来并非那么欢迎。不过是翰林院李谦等人的安排,让他们无可拒绝。

站定之后朱橚环视一圈听课的监生,悠悠地说道。

“尔等都是朝廷监生,以后是要外出做官,治理一方的。所以本王今天要讲的,就是教尔等如何成为一个贪官?”

他的开场白,让底下所有的监生不由得哗然。

不少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是自己听错了还是朱橚口误?

不应该教他们当清官吗?怎么还教人当贪官?

远处站着白发皓首的博士们,纷纷小声抱怨道,“当贪官?这讲的都是什么?简直有辱斯文!”

“还不如讲点什么心学呢。”

“不妨多听听。”,国子监祭酒说了两句,博士们才纷纷安静下来。

朱橚看着眼前众人的疑惑的面容,又重复了一遍,“当一个合格的贪官可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容易,里面的学问可不少,接下来本王就给你们好好讲一讲里面的门道。”

前排有胆子大的监生,站起来说道,“先生,陛下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所以本朝大明律规定贪污六十两银子可就要斩首的。”

“记得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先生,学生叫赵克忠。”

“本王记下了,你且坐下听。”,朱橚点点头,“在教你们成为清官之前,尚且还得让你们明白贪官的做法,如此你们心中才有清晰的对比。”

这番话出口,在场许多凑热闹的监生也来了兴趣,纷纷端坐静听。

他们都不及弱冠,尚未经历过朝廷地方的大染缸。在儒家经典的教育下,起码此时此刻很多人尚还有一颗诚挚的心,尚有当个好官的想法。

“无论是贪官还是清官,你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官?上到六部尚书中书省宰相是官,下到地方知府知县也是官。

官职大小,只是手中掌握法的大小,控制人力物力的多少。即便你只是一个七品的芝麻小官,手中掌握的权力对百姓而言也是泼天一般。”

在座的监生大多都听惯了古板的夫子讲解儒家经典,各种咬文嚼字的解析。朱橚今日的讲解,在他们听来是那么的新奇。

他们纷纷竖起了耳朵,将朱橚讲的每个字都记在心中。

“本王虽然年纪不比你们大多少,可见识了不少贪官、庸官和清官。本王发现有意思的是,无论贪官还是庸官,他们对外的说法和清官是一致的。

都是儒家典籍中的那些,你们不妨猜猜?”

底下有人壮着胆子说了一句,“忠君爱国?”

“不错,还有呢?”

仁义道德、清正廉明、恪尽职守、勤勉慎独,一系列褒扬的词汇从监生的口中说出。

“不错,贪官的口中也是这样一套说辞,甚至他们比清官说的还要熟练些。可暗地里他们行事,用的却是非常现实的衡量利害。

嘴上说的和心中做的,完全是割裂的两套。所以无论学习多少仁义道德,做不到和没学又有什么区别?”

朱橚的话让下面的监生不由得陷入了思考,不只是当官,其实他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

明面上对授课的先生客客气气的,可在挨了板子后,多少次在私下议论他们的食古不化和死板。

远处的博士们,听到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

“周王说的倒是不错,洪武三年的时候老夫曾去徽州府督办学院,可,”,那人说到一半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立朝之初朱元章下诏各地兴办学院学府,他们都曾到地方去执行。光是提起就让此人的脸上多出三分怒气,可见当时他吃了多少地方官吏的苦头。

“嘴上一套,私底下一套这话说的确实好。”,有人想想以前的经历就不由得摇头。

“心学提倡的知行合一,倒是一句至理。”,有人想起了传习录中的内容。

“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身为国子监的授课博士,他们自然是读过这门在大明越传越广的学问的。

甚至他们还会第一时间从翰林院拿到传习录增添的最新版本翻看。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处即是知。周王这话说的的确不错,心中的学问和行事不可割裂为两样东西。”

正在继续讲解的朱橚全然不知,远处的国子监祭酒和博士们,正在给他的话阅读理解。

很多脱口而出的话,被赋予了很多朱橚自己都没想过的含义。被当做是心学中道理,贴合现实的讲解。

大讲堂的讲课继续着。

朱橚的讲解渐入佳境,“贪官贪官,贪从何来?别人为何要给他们送钱?”

底下的监生若有所思,他们中很多都是官家子弟,对于这些东西耳濡目染,知道送钱办事的道理。

“答桉再明显不过,源于他们自己手中的权力。当然,无论是何等官职,一开始都有其原本的职责,并非是设立这官职让你去贪污。

但贪官们可以另辟蹊径,合理合规地使用被赋予的职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