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弟。”
被剑渊天真灵送出之后,沈涵还没看清周围情景,就被一阵大笑声给偷袭了。
那笑声洪亮之极,简直把这片天宇都振得微微颤动,似要卷起起一阵狂风,把日月星辰一并轰走。
“拜见陈师兄。”沈涵看到眼前这位棱角分明,鼻梁高挺,负手而立的紫袍道人生出了一种隔世之感,愣稍微了片刻便立即醒悟过来,上前两步,执手行礼一拜。
“不错,不错,不错!”
陈凌声音中透着一股由心而发的喜悦之情,大步向前,走到沈涵身边,拍拍他的肩膀,爽朗道:“看来小师弟修为也没落下!走,先随为兄去拜见恩师。”
沈涵点头应是,他之前进入剑渊天已有数载,如今回归,是该去拜见恩师了。
明景洞天,天阙宫殿。
沈涵在小童的指引下推开殿门,独自迈步走了进去。
进得殿来,朦朦的光线之下,他抬头看了那茫茫灵气之海一眼,神色从容的走了进去。
无论那灵雾海洋中何等幻影,是时而山河大岳也好,剑海血云也罢,浩瀚星河亦无妨……沈涵皆视若无睹,再也没有当年初入门墙时的惶恐与迷惘。
他的目光平静,一直沿着迷雾中那条小小的道路穿行而过,这雾已经遮不住他的眼了。
待半柱香后,眼前迷雾尽去,沈涵恭恭敬敬行礼,对着上座深深一拜道:“弟子沈涵,拜见恩师。”
“起来吧。”
一道温和的力量将他扶起,沈涵抬头,依旧只见一片璀璨而浩瀚之极的茫茫光海。
“你这小子。”
曹萧见状莞尔,淡淡笑道:“待你突破元婴之后,再来窥视为师吧。”
沈涵低头连说不敢。
“你在剑渊天磨砺数载,为师观你玄光极锐,周身剑意凛冽,而眉心又含厚重血煞,应是得了场大机缘。”
曹萧把目光落下,神色中带着几分满意,但又告诫道:“只是你如今戾气过重,亦需要好好打磨,莫要贪图修为精进,折损了自身根基。”
沈涵一拜称是。
他也知道如今自身情况,正是一根紧绷了数年的弦,需要好好放松一番。
过得片刻,沈涵抽空上前问道:“恩师,弟子在剑渊天得了一部《诸劫祭元剑经》,颇有些疑惑之处。”
沈涵感觉到一道目光落来,便将这次在剑渊天之行详细禀告了曹萧。
“也是你的造化,这应是祖师当年在剑渊天留下的传承之一。”曹萧闭目沉思片刻,声音平静,阻止沈涵想要继续说下去的话,道:“即是祖师的安排,你也无需在意,将此事禀告掌门真人知晓便可。”
却也为沈涵感慨。
少清派亦有祖师传下的核心传承与功法,但都需要弟子立下大功方可赐下,沈涵却在剑渊天在得一脉传承,确是少了一番奔波,只是……
曹萧用两个时辰为沈涵解决了修行上的疑惑,又赐下诸多修行外物与资源,便让沈涵退下了。
“《诸劫祭元剑经》……祖师的意思,是又要开一脉传承么。”
空旷的大殿中,曹萧品味了片刻,在心中喃喃一句。
这一刻,他抬头望向了殿外,目光深邃无比,穿透了明景洞天,直往浩瀚星空深处望去,仿佛看见了万载前潇洒离去的背影。
沈涵自然不知道,《诸劫祭元剑经》在少清几位资深的洞天真人中,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他们虽不知道剑渊天内,祖师到底留下了什么传承,但却知晓,这道传承极可能永远也不会出世。
除非遇到了第四脉传承者……
沈涵一路出得殿宇群时,陈凌早已回返惊宵翎台来。这位元婴修士最近忙碌之极,主要是杀剑一脉有几位化丹弟子在外游离时失踪了!
不过,沈涵回溯塬山脉时,却碰到一位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师兄——俞初涯。
“师弟好机缘,竟然在剑渊天一待六载,比当年的班师兄还有运气。”
俞初涯神色带着一抹淡淡的冷意,悬空而立,一袭白袍在山风下猎猎作响,就这么拦在沈涵面前。
沈涵漠然看了他一眼,这一眼看下,如同蕴含着滔滔血海,其上翻滚这滔天煞气,势若癫狂。又如同冰山寒渊,有无尽透骨寒气,汩汩冒出,可以冰封一切。
“你要战?”
沈涵周遭无数剑光翻滚,身上少年人温和消退,气势蓦然变得凌厉起来,淡淡开口问道。
神色冷漠,语气森然。
俞初涯刚刚被他看的心底一颤,胆气退了三分,但又被他语气一激,遂冷哼一声:“几年不见,师弟到是越发无礼了”
沈涵哈哈一笑,大声道:“师兄,当年我修为低,不能与你同台斗剑,多有遗憾。不曾想,无
五载过去,师兄还在原地等我,今日正好一战,也可稍稍弥补师兄当年缺憾!”
俞初涯闻言,面色骤然变得极为难看,往前迈了一步,身上剑光大闪,数里之地皆有剑鸣之声,几欲响彻云霄,震动天阙。
“那就战!”
皓莱山,钟玄冥神色微动,大袖一卷,便抚开一眼灵泉,露出了溯塬山脉上的景象。
“俞师弟这是何苦来哉?”
他与陈凌不同,修为在明景洞天诸多二代弟子中最为精深,一眼就看出沈涵如今的状态。
于是一道法力弹出,敲响了洞府金钟,没过一会儿,就有一个身材高挑,面容端正的青年匆匆赶来,对着钟玄冥一拜。
“赵洵拜见恩师。不知恩师召弟子前来有何吩咐?”
钟玄冥手腕一翻,一道劲风吹过,将一块身份令牌递给赵洵,正色道:“你持我令牌,去惊宵翎台找李长老,让他在云海起一座剑台。”
赵洵迟疑片刻,不记得洞天内有那位长辈突破了元婴期,于是低头问道:“恩师,可是哪位客卿长老功行到了?”
“不是谁突破了元婴,而是你小师叔剑渊天一行,蕴养出了剑识,我明景洞天有幸出了一位玄光真传。”
待赵洵离开,钟玄冥又写了一份法旨,派遣一个童子送往垂云阙上的归藏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