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点半的时候,李阳出门看了一眼。
夜幕悄然而至,街道上霓虹灯愈加璀璨夺目。
路上的行人,从稀疏变得密集,各种人声混合在一起,嘈杂,热闹。
他回到仓库大致的数了一下,串了大概有600多串。
到时候就一边卖一边串,李阳如此打算着。
随即,他将铁链解开,将巷子里的餐车拉了出来,伴随着金属响声,一路推到了宋家食馆门口侧面的水泥地上。
自带声响的4米餐车,让李阳成为了街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崽,路人纷纷瞩目。
此时的宋家食馆门外,路上有客人陆续而来,进门前都纷纷扭头看了下李阳的餐车,有人调侃,有人询问。
“小本生意的小吃摊子,吃完主食大家记得来尝一尝,价格实惠,2毛钱一串。”李阳统一回复着。
这要是放在上辈子,掐着他的脸都说不出这种话来。
宋庆抽空忙从柜台一路小跑了出来,忍俊不禁的笑看着李阳:“呦,大老板,要不要帮忙啊。”
“身上就20多块钱了,开不起工资。”
李阳说的是实话,口袋里哪还有钱,不然的话也不会急着今天就出摊,起码得把明天的饭钱给挣出来。
如果是上一辈子患了拖延症后期的自己,八成会再拖一天才会出摊,然后到了晚上,就会开始打退堂鼓。
李阳不想等了,多干一天就能多挣一天的钱...虽然现在还没卖出去。
宋庆聊了没两句,电话就响了,又跑回了柜台。
李阳去仓库抬煤炉。
没一会,李闯从道街另一边骑着电瓶车赶了回来。
当看到门口崭新明晃晃的不锈钢面的餐车,他就知道是李阳的。
四处看了一下,就见李阳双手各提着一个煤炉出现在前往仓库的那条街道,面红耳赤,寸步难行。
“你是真傻,三轮车干嘛不用。”李闯说着,扎停车子,跑过去帮忙,从李阳手里接过一个煤炉。
“就五个,反正也没多远,全当锻炼身体了。”
李阳不是不用,是不好意思开口。
再说,昨天自己刚用了一天后,今天就给上了锁。
怎么用?
李闯到了门口没有直接回店里,而是与李阳返回仓库继续抬煤炉、一次性餐具、餐巾纸、还是串好的串串、煤气罐、煤气灶。
最后还有小半锅热气腾腾的汤和几个保温壶。
李闯看着保温壶一问才知道,里面全是汤。
将煤炉抬进餐车中间留好的缝隙里,李阳拍了拍手上的灰,进了店里。
宋铁山开始给他夹煤,五个底部红彤彤的蜂窝煤,带着热浪陆续穿过店里,来到店门外,塞进了煤芯里。
然后上面又分别盖了两个黑乎乎的蜂窝煤。
五个煤炉,一下子就用了15个蜂窝煤。
这还没开张,就花了6块钱。
李阳开始摆盘子,在每个煤炉上面摆放了一个,然后开始倒汤。
考虑到最上面的那块蜂窝煤没那么快时间就能升温,李阳特意将锅里的汤都加热了一次。
“准备怎么卖?”
李闯拿出一根烟,本想给李阳,见他在往盘汤里放串串,就自己点燃抽了起来。
“2毛钱一串,数签子算账。”
曾经在工厂搞过精益生产的李阳,由于是自己一个人干,他唯一能想到的最省人工的经营办法就是这个点子了。
如果卖的好的话,他还可以一边卖一边继续串。
从宋铁山那里借来了一张桌子,放食材和竹签,锅放座子旁边,用锅盖盖上。
李阳开始在餐车两侧摆放红色的塑料凳,凳子是在宋铁山那里借的,他门店里是连体桌椅,也用不着。
两侧各摆了8个凳子,坐满的话,可以做16个人。
一切准备就绪,李阳急忙跑去厨房洗了洗手。
见冯桂玲没有看自己,他又偷偷的在宋原的掩护下,把弄好的辣椒给兜了出来。
餐车中央五个盘子,浓郁的汤汁白色中混着淡黄。
李阳将辣椒放在了两个盘子里。
此时,路上行人交纵擦肩,对于突然冒出来的一辆餐车,都纷纷带着好奇的目光看了过去,却始终都保持着一定的观看距离,没有人凑近。
食馆中,宋庆所坐的位置,一眼就能透过玻璃墙看到外面李阳的情况。
宋庆扭头看了下店内的时钟,都过去7、8分钟了,李阳那里到现在还一个人都没有。
李阳目光期盼的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路人,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索性坐在桌子旁边,手上套个透明塑料袋继续串串串。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煤炉最上面的煤块开始泛红发烫,不一会汤汁中便开始冒出轻烟,带着香味流窜在空气中。
“你这怎么卖的?”
一位看起来青春貌美,略施粉黛的女人走了过来。
她上身穿着蓝色羽绒服,脖子上缠绕着围巾,腿上套着肉色的棉丝袜,修长笔直。
正搂着一个男人的胳膊,站在餐车前,目光扫视着餐车中间的盘子。
“2毛钱一串,吃完把签子收起来,我点签子算钱。”李阳放下手中的竹签,走上前回道。
男人将外套里面的高领毛衣扯了一下,缩了缩脖子,鼻子动了动,扭头对女人说道:“闻着挺香的,要不先在这吃一点吧。”
女人点了点头,两人便坐在了一个不辣的盘子前面。
李阳给二人递过去一次性筷子和餐盒:“咱这还有面食,方便面和烩面,还没饮料,要的话您开口。”
高领毛衣男点了点头,两人便开始手拎起竹签,在盘子里挑选食物。
餐车旁边不再空无一人,此时慢慢的也有人朝着餐车聚集过来。
“好吃吗?”一位带着帽子的中年大叔问道。
“我说好吃就有点王婆卖瓜了,得你尝了之后才知道,一串2毛钱。”李阳听到有人问,急忙回道。
“看你长相,小伙子还没成年吧。”
“你眼光真准,还差两年,不过也快了。”李阳说。
“你这是宋家食馆开得?”
“不是,是我自己的小本生意。”
听了这句话,中年大叔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李阳,中肯的点了点头,然后找了个放了辣椒的汤盘位置坐下:“那我就坐下来尝尝。”
“你看着挑,吃完把签子放在边上就行,一根签字2毛钱,吃好了你叫我一声,我来点签子算账。”李阳将餐具放在了中年大叔所做的位置上,说完就转身走到桌子旁边,继续串串。
“你就不怕我吃完了一抹嘴就跑了?”中年大叔见李阳后背对着自己,开玩笑道。
李阳回头看向大叔,笑道:“不怕,我们这有摄像头。”
中年大叔仰头在四处环顾了一下,喃喃道:“胡说,我咋没有看到。”
餐车已经三个人了。
李阳回头看了一眼路上,行人还在旁观,还在犹豫徘徊。
李阳站起身,喊道:“热乎的麻辣烫,2毛钱一串,重要的事情说两遍,2毛钱一串啦。”
一些准备进去宋家食馆吃饭和走出来的熟客,在看到李阳在外面摆摊时,有好几个人都打趣的跟他聊天。
询问生意怎么样。
有的人还打包带走了几个。
刚打完包,就听到刚来的那对男女说道:“老板,来份烩面。”
“好嘞,马上。”李阳手撑着食馆的门墙边,对坐在前台的宋庆说道:“帮我拿一些烩面和方便面过来。”
宋庆应了一声就去了厨房。
这个事情老爸宋铁山跟她说过,李阳要是要就给他,自己只负责记份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