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禅反应过来目前是长坂坡之战时。
心里面便咯噔一下子。
虽说他知道阿斗没有死在长坂坡之乱。
可你别问死没死,被摔你就说痛不痛吧?
刘禅此刻心里只希望,在自己之后被刘备痛摔之际,赵云能接自己接得快点儿、
最好还能接得稳点,接得温柔点儿!
要是能未雨绸缪能在刘备摔出手之前直接打断刘备摔自己的动作就更完美了。
……
不过,那都是后话。
眼下的困境是,自己穿成了两岁的阿斗,还待在襁褓里面。
别说有没有缚鸡之力了,就连怎么开口说话都还没整明白呢。
待会儿真要是曹军追击过来,一言不合给自己弄死了,那可咋整。
连穿越三国这种离谱至极的事情都不合乎情理的发生了,谁还能指望历史真的按照历史轨迹走下去咋滴?
更何况,刘禅一直认为,所谓历史,很有可能并非是既定事实。
要是看过《神话》,就能理解,即便是穿越回古代,费尽心机想要更改的历史,反而最终成就了那一段历史。
人力终究不敌天道,命定的东西,多半兜兜转转一圈还是那样。
也就是说,有可能会出现这么两种情况:
一,刘禅自己摆烂,觉得既然历史上自己没死,所以啥也不干,就当个吉祥物,结果早早夭折,后世历史因此改变。
二,刘禅迫于活命的压力,不得已在乱世之中以后世料敌于先的“先见之明”力挽狂澜,从乱世中活下来,最后登基为帝,让历史按照它“本应该”的流程走下去。
这他娘的但凡是个正常人,肯定都选后者。
所以“历史没有如果”。
梳理清楚了自己即便知晓历史,也必须要全力以赴在乱世中想方设法活下去的求生动机后,刘禅不得不开始正视且重视其眼前的情况来。
糜夫人带着阿斗走散,赵云是会来救不错。
但他并不知道,赵云究竟啥时候来。
赵云来之前,又会不会发生什么。
似乎为了印证刘禅的猜想,此刻的土墙之外,忽然有一阵细细碎碎的言语声正在交谈。
“听闻敌军妻儿已与贼首刘备走散,主攻悬赏千金,若能活捉刘备妻儿,余生可享荣华富贵,衣食无忧!”
“大丈夫立于天地,岂能贪图这等落井下石之财?要拿也拿子龙悬赏,那厮亦是悬赏千金,主攻道不必活捉,提子龙人头去见主攻即可!”
“嗤,你我不过青州兵,也妄想斩下子龙人头?我看还是活捉贼首妻儿较妥。”
“……”
糜夫人也听见有人过来,将细如青葱般的食指轻轻抵住怀中襁褓内的刘禅嘴唇。
“嘘……”
她心惊胆战,生怕阿斗再发出一声啼哭,引得那几个曹兵过来查看。
让糜夫人感到无比庆幸的是,怀中的阿斗果真聪慧机灵,关键时候无比听话。
听到糜夫人一让他噤声,便顿时不哭不闹,也不张牙舞爪地挥动四肢了。
刘禅心想,没想到这曹军果然比那赵云来得更早一步。
眼下自己与糜夫人皆身处险境,若不处理得当,恐怕难以存活。
刘禅忽然灵光一现,试探性地问道:“系统?”
然而却没有任何声音作答。
他只能心中苦笑,无奈不已,看样子自己不仅穿越到了尚且是婴儿的阿斗身上,老天爷甚至连系统都不打算给他。
这平定乱世,一统江山的宏图霸业,看样子是指望不上任何外力,只能靠自己打拼了。
唯一让刘禅放心的就是在后面登基之后,蜀国内部文臣武将倒都蛮给力的,也挺省心,没几个折腾他这皇帝的。
要不是历史上阿斗本身“烂泥扶不上墙”,还真说不定能完成大一统。
既然现在自己穿越了,自然就要利用后世之人的先知先觉,以阿斗之身,改阿斗之命。
刘禅乖巧沉默,糜夫人更是屏气凝神,不敢大口呼吸。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下来,远处那曹军的脚步声逐渐靠近。
糜夫人脸上神色阴晴不定,表情变幻莫测。
似乎正在下定某种决心。
她时而望向怀中的阿斗,时而望向土墙外,远处的那口水井。
糜夫人最后一咬牙,似乎决定了什么,眼神随之变得坚毅无比,将襁褓及阿斗缓缓从身上拿开,放在土墙下。
自己则是准备起身朝水井便跑去。
就在这时,襁褓中的阿斗,猛然弹出粉扑扑的小手,用尽全身力气,死死攥住糜夫人的一小部分衣袖。
糜夫人愣了愣,望向怀中的阿斗,表情有些惊讶。
阿斗年岁尚幼,不能自持,却在这关键时刻拦住自己,究竟是天意还是?
原本糜夫人已经下定了决心,打算自己狂奔出去投井而亡。
如此一来,既能引开那追击而来的曹军,保全夫君独子阿斗。
自己投井身亡,亦不会落入敌军之手,拂了夫君的颜面。
实乃一举两得之举。
至于她糜夫人这条命,在大局面前,她早已满不在乎。
死到临头,她只求能再为夫君做点什么。
只恨未能亲手将阿斗送入夫君刘备手中。
然而自己原本坚定了赴死的决心,却因为襁褓中刘禅的伸手阻拦,导致她的心有一些动摇。
值此危难之际,她眼中两行清泪就此默不作声地滑落。
这一幕,另刘禅无比动容。
眼前糜夫人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任何一个古装剧演员都无法模仿的“哭戏”。
历史的大势所趋,时也命也的苍凉悲怆感油然而生。
这一刻,令刘禅心中忽然对自己置身于三国乱世,有了一个更为清晰明确的认知。
这不是梦,不是游戏,不是影视。
而是真真切切的古代战争。
之所以出手拉住糜夫人,自然有他的考虑。
眼下曹兵虽近,却不清楚两人具体位置。
且曹兵脚步众多,明显不止一人,而是七八人,甚至十数人至多。
糜夫人仓皇从此地往外逃,想要引开曹兵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有可能反而害了刘禅和她自己。
女人思考问题,有时候的确不如男人全面。
以刘禅之见,如今的最优解,就是按兵不动,静候赵云来援。
曹兵即便有目标地搜屋子,也需要大量时间,更何况他们如今不过是漫无目的地四处张望,并无确切地搜索目标。
只要原地待命,拖延时间即可。
就在曹兵愈发四处游荡,愈发逼近之时,震耳欲聋地马匹嘶鸣声赫然从远处响起。
“曹贼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