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风起(1 / 1)覆水怎能收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房见马周衣着褴褛,本想撵走,但是见他面色赤红,双肩高耸,不似常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进去通报了。

常何听到有书生求见,想了想还是让人将马周带了进来。

他本来就是一个大老粗,平常写奏折什么的难为死他了,一直想找个门客,帮他写奏折。

但是稍微有点名望的文人都看不起他,现在碰到一个上门投靠的,他想要看看其能力如何,只要勉强能用,他就打算留下,总比他低声下气的去请那些读书人的强。

没多久,马周就被带了进来,常和看到穿着落魄的马周,有些失望。

一般读书人即便再穷,也会收拾的干干净净,但是马周非常邋遢,看着不像文人反而像个乞丐。

“见过常中郎将。”马周不卑不亢的行了一礼。

这样反而令常何对马周印象改观不少。

“你既然是文人,为何会来投靠一个武夫?”常何问道。

“文臣武将各司其职,并没有高低之分,我为何不能为大人效力?”马周淡淡的说道。

常何听了非常高兴,心里决定,只要马周真的有点才学,就将此人留下。

“你既然愿意当我门客,还需展示一下才能方可!”常何说道。

“不知大人要我怎么展示?”马周问道。

“只要你能说服我留下你便可。”常何说道。

马周眉头微皱,常何的这种说法非常笼统。

很快,马周展颜一笑,说道:“陛下令人在长安四门立碑的用意深远,但是却有忽略了一点,如果大人向陛下进言,定能获得陛下的称赞。”

常何一愣,问道:“陛下让人立碑,不就是感念百官献粮的功德么?还有什么用意?”

马周有些诧异的说道:“大人不会以为陛下让人立碑用意真的这么简单吧?”

“你们读书人就这点不好,老是喜欢卖关子,你想说什么直接说便是。”常何不耐烦的说道。

“大人,在下进城的时候,看过石碑,上面记载的除了勋贵是记载的名字,其余的都是各个世家。”马周说道。

“这又如何?”常何还是没有听出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马周叹了一口气,他听闻常何喜欢喝酒,觉得志趣相投,才选择投靠常何的,现在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

“大人,石碑上写着清河崔氏捐粮七百石,太原王氏捐粮七百石,而大人一个中郎将就捐粮千石,这让天下百姓如何看他们?”马周说道。

常何此时要是还听不懂,他就真的傻了。

“程咬金那个王八蛋,光喊老夫捐粮,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不和老夫说,要是早说老夫砸锅卖铁也要多捐点。”

想起这个他就来气,程咬金之前找他,让他配合他,常何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结果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告诉他。

“对了,你说陛下有所疏忽,说来听听。”常何问道。

“大人,百姓识字的不多,这样传播的速度太慢了,应当派一个小吏在石碑处为百姓解读才是。”马周说道。

常何眼睛一亮,说道:“你说的没错,老夫这就进宫禀告陛下。”

常何让人将马周安顿下来,就风风火火的前往了皇宫。

……

“阿难,石碑立好后,反响如何?”李世民问道。

“回陛下,碑才刚刚立好,时间太短,现在反响还不大。”张阿难说道。

李世民眉头微皱,虽然百官捐了将近二十万石粮食,但是这点粮食对整个关中来说,就有些杯水车薪了。

天下粮食大多还是在世家手里。

百姓缺粮,朝廷缺粮,但是世家却有大量的粮食。

李家本就是关陇世家,夺取天下的时候,又得到了世家的大力支持,他比任何人都了解世家的底蕴。

世家手里掌握大量的田地,每年都能收获大量的粮食。

五姓七望,单独一家的粮食,都够大军出征所用了。

“陛下,武水县伯求见。”一个小太监走进来说道。

“让他进来。”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

“臣,常何参见陛下!”常何躬身行礼。

“不用多礼。”

李世民虚扶了一下,说道:“赐坐。”

“多谢陛下。”

常何坐下后,拱手道:“臣有要事禀报陛下。”

李世民看向张阿难,后者会意,让大殿伺候的太监宫女退下。

“陛下,臣觉得光在城门口立碑不行,百姓大多都不识字,而识字的多和世家有所关系,看到了未必会告知百姓,应当派些小吏在石碑前,为百姓解读。”常何说道。

李世民有些诧异的看着常何,他倒不是诧异常何知道他立碑的目的,而且惊讶常何竟然会想到这一点。

就连他都忽略了这一点。

对于常何的能力,李世民非常清楚,不然当年也不会安排常何去玄武门收买禁军。

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才惊讶。

常何是那种不爱动脑子,但是对他交代的事情,却能一丝不苟的完成,现在常何竟然开始动脑子了,他岂能不惊讶。

不过他也来不及多想,现在他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从世家手里掏出一些粮食来。

夸奖了常何几句,让其回去,李世民就让张阿难安排一些识字的去城门口的石碑处给百姓解读。

……

“老爷,不好了!”

崔敦礼正在练习书法,被声音惊扰,手一抖,即将完成的一副字就这么毁了。

崔敦礼暗道可惜,却也没有发怒,管家的性格向来稳重,要是没有什么大事,不会如此急躁。

“什么事?”

“老爷,朝廷在长安四门立下石碑,上面雕刻着勋贵和世家捐献粮食的数量。”

“此事我知道。”

崔敦礼作为兵部侍郎,位列朝堂,这个事情他自然知道。

“老爷,问题是石碑上只记载了勋贵和一些寒门官员的名字,世家是按家族记载的。”管家说道。

“什么?”

崔敦礼一听,就明白这里面隐藏的深意,问道:“民间现在对世家应该一片谩骂吧?”

“正是如此,那些百姓骂的可难听了,府上采买的家仆出门采买被人认出,许多人围着指指点点的。”管家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