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巾小兵开始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次东出
自从蒸汽机被用在火车和钢铁巨轮上后,朝堂、民间还有学校里,对蒸汽机的讨论和研究就兴致不断。
因为当初参与发明、研制蒸汽机、火车、钢铁巨轮的人早就功成名就了。
在大乾,因为楚歌重视科学研究,对发明人的奖赏尤其丰厚。
在得利的同时,《大乾周报还对发明人大肆宣言。
这时代,或许有人对于金钱不太看重,可对于名声,几乎没有人不看重的。
那些小发明还不说,火车、钢铁巨轮、蒸汽机可是被史家做传,名流千史的。
试问这样的人,谁又不羡慕,谁又不想成为呢?
于是乎,几年下来,以蒸汽为动力的水车、纺织机、锻铁设备、码头的提拉设备等,都已经充斥着大乾上下。
这种情况,楚歌在之后几天的巡查中见识到了。
乍看各地遍布的蒸汽设备,让楚歌颇有一种置身蒸汽朋克的世界当中。
当然,对于这种举国重视科学的氛围,以及孩子们第一理想是当个科学家,楚歌是鼓励甚至大力宣传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
一个月后,楚歌把巡查的最后一站定在北方。
一来,他可以顺路带貂蝉回家省亲。
二来,北地归附最晚,如今又是小冰河时期,棉花暂时还未传到大乾,羊毛纺织一直是楚歌关注的重点。
楚歌陪同貂蝉在王府待了一晚,可把王允给激动坏了。
太原地区的其他世家眼红不已,大着胆子请求王允代为引见陛下。
“陛下北巡劳累,诸位还是不要打扰了。”王允想也不想地就拒绝了众人的请求。
好不容易通过貂蝉的关系,让陛下对王家另眼相看,他可不想做一点让陛下厌恶的事。
至于得罪这些人,王允比谁都清楚,只要王家昌盛,这些人见到他比见到亲爹都热情。
第二天,楚歌继续北上。
陪同的人有王允和袁绍,以及北地商盟的一些人。
这些人大都承包有草原牧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蓝田、白云、青草,让楚歌的心情都好了很多。
他边走边道:“如今北方一地,每年可产多少牛羊和马匹?”
作为北地牧场的承包商,袁绍和王允等人一路小心翼翼地陪同楚歌的巡视。
听到楚歌问起,两人相视一眼,最后还是袁绍出来恭敬道:“回禀陛下,经过两年育种,如今各家牧场相加,可年产四十万只羊,三十万只牛,还有二十万匹马……”
说实话,袁绍现在是佩服楚歌的。
不仅因为楚歌对袁家一视同仁,对袁家为首的北地商人也没有成见。
还因为大乾的日益强大,大汉在时,对北地草蛮几乎采取守势。
强大时,赶跑草原各族,也没有获得什么回报。
可大乾不同,随便一两个点子,不仅让他们这些世家赚得盆满钵满,也让北地充满牛羊,马匹。
走在前面的楚歌,听了袁绍的介绍后,点点头又摇头道:“北地商盟做的不错,可牛羊,马匹的产量还是太低。”
“我大乾人口逐年增多,区区几十万只牛羊不够塞牙缝,朕不怕你们赚的多,就怕你们不够用心,说说看,产量上不去是放牧人员太少,还是牧场不足,亦或是育种技术问题?”
袁绍沉吟片刻,拱手恭敬回道:“启禀陛下,如今我大乾南方繁华,而北地酷寒,是以少有百姓愿意千里迢迢地迁往这里,放牧人员确实不足。”
楚歌点点头,这点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如今,南方地区的人口还远远未曾饱和,随着大乾工业化进程加快,各地都缺少人口,各地都不想人员和人才外流。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官员,自然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上故土难离,就连他这个皇帝,也无法强迫、也不愿意强迫百姓搬迁到他们不愿意来的地方。
另一方面,小冰河时期的北方,南方百姓骤然来到北方,从温暖如春变得严寒风雪,这些人还真的无法适应。
后方的袁绍见楚歌通情达理,心中松了口气继续道:“另外,我等考察过,牛羊逐草而居,牧草丰盛的地方大都在更远的北方,而这些地方,陛下当初并未拿出竞拍。”
楚歌看了袁绍一眼,笑道:“当初朕不把更远的地方拿出来竞拍,是因为还有草蛮余孽幸存,况且,在更遥远的北方,还有比鲜卑、南匈奴等更强大的部落在南下,你等走得太远,可不安全。”
“有比鲜卑、匈奴更强大的部落?”
“然也。”楚歌点头道,“草原辽阔,甚至大于我中原之地,在草原中部,有一部族名蒙古,如今正是蒙古人最强盛之时,其领导者被草原各族推举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意为如同海洋般强大的的帝王,早些时候本初见过东海,当知此意吧。”
袁如和王允相视一眼,有点不相信,又有点担心自己等人承包下来的牧场。
两人的神色被楚歌看在眼里,笑着安慰道:“监察院有派人监视蒙古人的动静,若是其南下,朕自会派兵抵御,这草场既然属于我大乾,自然永远都是。”
“陛下神武。”众人连道。
对于楚歌的承诺,袁绍和王允是相信的,他们当初可是直面大乾兵锋的存在,更何况如今的大乾坐拥两国之地。
国内欣欣向荣,文治武功日日增强,哪怕有比五胡更强大的部落,两人都相信大乾会轻松打败对方。
走着走着,楚歌突然道:“既然你们觉得北方的草场更好,那就派人去占据,去放牧,朕不管其他,只要求我大乾的未来,不缺牛羊和战马,你等可能做到。”
“是,陛下,我等定不负陛下所望。”
北方商盟的众人大喜,陛下的一趟巡游,竟然白白让他们取得更多的牧场承包权,实在是意外之喜。
众人看看袁绍,又看看王允,想到陛下这次北上巡游,把贵妃娘娘——貂蝉也带在身边。
众人不由再次感叹王允的老而弥坚。
巡视了北方牧场后,楚歌还对边关的防御状态和百姓生活进行了了解。
总体来说,没有对手的边关将领有所懈怠,对此楚歌也没说什么,当兵的每日操练,却又没敌人过来,自然会有所懈怠。
对于这种情况,楚歌想了下,决定增加轮换次数,新的人员到一个陌生地方,又是边关,往往能保持一段时间的警惕。
至于今后蒙古人真得抵达大乾,他自然会派其他大将前来镇守。
从北方回来,时间也进入了深秋。
这天蔡邕进宫觐见。
“陛下。”
楚歌看着老丈人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禁好奇道:“蔡大人有何难言之隐,但说无妨。”
听了楚歌这话,蔡邕想了下,终于开口道:“陛下,老臣听说您开春后又将东行,前往明地,可有此事?”
楚歌点头道:“确有此事,明庭如今名存实亡,清人不得人心,正是我大乾增土扩地的最佳时机,朕不想放过。”
蔡邕道:“陛下,打仗自有军中将领为陛下分忧,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又何必次次亲征。”
一听这话,楚歌还以为蔡邕是担心他的安危,不过对方不知道他升级需要亲自杀敌,或者亲临现场,统帅麾下士卒杀敌。
若是独坐龙椅就能轻松升级,他又怎么会闲着发慌去前线呢。
一念闪过,楚歌笑道:“蔡大人无须担心朕的安危,朕自有分寸。”
“陛下,臣不是担心陛下的安危,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陛下做。”蔡邕的否认,倒是让楚歌有点诧异。
“更重要的事?”楚歌奇怪道,“何事需要朕亲自处理,皇后和朝堂诸公都决定不了吗?”
“其他人自然决定不了。”蔡邕诺诺道,“陛下,您该有子嗣了。”
楚歌一愣。
又听蔡邕继续道:“天家子嗣关乎社稷,天下百姓和朝中大臣期盼已久,望陛下早日诞下龙子。”
看着蔡邕眼巴巴的眼神,得,楚歌都不想和对方解释了。
很显然,这不是蔡邕一个人的意思,而是代表朝堂大多数人的意思。
确实,古代帝王的子嗣是朝臣和百姓很关心的一件事。
毕竟皇位的交替,下一任皇帝的好坏,可是直接关乎天下兴衰的大事。
楚歌又不能和所有人解释他长生不老,不急着要孩子。
况且说了也没用,没有亲眼见证,说了这话,也没有几个人会相信的。
甚至那些忠心国事的朝臣更会忧心忡忡,担心他这个皇帝年纪轻轻就想追逐帝王的长生之梦。
好吧,既然解释不清楚,又懒得解释,那么只能趁着出发前,努力造小人了。
秋去东来。
临近年关的时候,蔡琰和貂蝉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两人双双怀孕了。
这也让楚歌松了口气,原来多次同床,不见两女怀孕,楚歌还担心他数据化后的身体,是不是和项少龙一样,因为穿越的原因无法让女的怀孕呢,这下放心了。
消息传出后,可谓是举国欢庆。
加上又是过年时期,各地自然更热闹。
大家美其名曰,为将来的皇子庆生。
大乾五年。
新的一年到来,楚歌陪怀孕的两女呆到三月份,这天终于启程赶往东海。
不过在出发之前,楚歌去了一趟洛阳书院。
在这里,他先是和庞统就发电机的问题就行了讨论,又鼓励了诸葛亮继续研究他的电磁学。
最后,他走的时候,带上了孙策、周瑜、司马懿、徐庶等几个年龄稍微大点的人。
这些绝世天才,虽然相比原来的历史,经历有所不同。
可楚歌提供的成长环境倒是更好,为了不让这些人长歪,这次出发前往明地。
楚歌带着周瑜等人当实习生,让他们亲自参与战略战术的制定,以及感受战场气氛。
这时代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同义词不过是走出去看看,增加增加见识,大乾有这个条件,楚歌也能保证几人的安危,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对此,被选中的几人可高兴坏了,其他留下的小弟弟们,却是羡慕不已。
书院里剩下的人,也就沉迷于研发的庞统和沉着冷静的诸葛亮不动声色,继续做着自己的事。
大明。
福建,南安。
四十一岁的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侯。
天使离开后,刚刚被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的郑成功见父亲没有想象中的喜色,反而心思沉重。
心下不解地问道:“父亲不是一直想封侯拜相,如今心愿达成,为何心事重重,不见喜色。”
郑芝龙叹气道:“明廷力弱,清人兵锋直指南方,这大明的侯爷,还不知能当得几日呢,更何况,还记得去年我们在海上见到的铁甲舰吗?”
郑成功起先听到父亲的话,想到如今大明的局势,突然也散去了心中喜意。
是啊,大明半壁江山被清人占据,若非如此,新帝又如何会册封他们父子呢。
然后又听父亲说起去年之事,郑成功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
说起这事,他记忆犹新,当初跟随父亲运送难民渡江南下,不想在长江入海口见到了那样巨大的军舰。
且那巨舰竟然还是钢铁打造,这样的船只若是撞上己方,不是如同鸡蛋碰石头吗?
事后,他还和父亲感叹,也不知道是哪方势力拥有如此巨舰,若仗之,必能横行四海。
想到这里,郑成功心中一动:“父亲,莫非打探到那方势力的情况。”
郑成功可是知道,父亲事后可是派了好些手下假装难民去南边打探情况的。
郑芝龙点点头,满脸凝重道:“我儿可知我大明西方为何国?”
“若是孩儿没记错的话,当是宋国。”郑成功看向父亲。
郑芝龙点头道:“为父得到消息,宋国在一年半前就被他人窃取,如今宋地的国度为乾国。”
“乾国?”郑成功连问道,“那钢铁巨舰可是乾国的?”
“不错。”
“父亲是担心乾国东来?”
郑芝龙叹气道:“清人南来,为父还不怕,若形势不对,我族可庇祸台湾,可若乾国东来,我等怕是逃无所逃。”
一听父亲这话,郑成功也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