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亲朋吃饱喝足,先后招呼离去,李家老宅瞬间就变得冷清了不少。
四叔吃完饭后也没有在家里多呆,只在李东升的眼前露了一面,捏了捏李东升的脸蛋,就又急匆匆地返回乡里的镇中去上学了。
在李东升小时候的记忆中,四叔在家呆的时间很少,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
纵使是在寒暑两假,四叔也是极少回家,说是在镇上找了一些短工来做,懂事得让人心疼。
所以,小时候李东升他们兄弟姊妹几个,跟四叔在一起玩耍的时间极少,远没有与小姑及小五叔二人熟悉、亲昵。
不过这并不影响李东升对四叔的崇拜与敬佩。
不止是因为四叔的成绩一直很好,更是因为四叔很早就独立自强,不仅能吃苦,而且脑子也很灵活,很有生意头脑。
在过去的四十年间,老李家的五兄弟中,也就只有四叔混得最好。
不但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吃上了商品粮,而且还在县里买了房、安了家,娶了一个城里的女人当老婆。
这在当时的刘家店可都是开天辟地头一个,算是给他们老李家争足了面子,也把奶奶给高兴坏了。
虽然后来小五叔也争气,同样在县城安了家,娶了一个城里媳妇儿,但是比起四叔来,却是多有不及。
“老大,老三,你们都小心着点!”
“那些碗筷可都是从公社里借来的,打坏了可是要赔的!”
院子里,奶奶扯着嗓门吆喝起了正在端盘子洗碗的大伯与三叔。
至于老二李向荣,也就是李东升的老爸,因为贪杯,已经醉倒在西屋,呼声扯得震天响。
“知道了知道了!”
大伯与三叔敷衍地答应着,在老太太的监工下,洗涮盘子的动作也跟轻柔了些。
是的,宴席虽然结束了,可是李家的收尾工作却还要继续。
大姑、二姑也没有直接离开,而是留在家里帮着一起收拾桌椅板凳与残羹冷炙,一直忙到天色将晚的时候才起身离开。
好在两位姑姑都嫁得不远,哪怕是步行,也只需十几二十分钟就能到家,倒是不必担心她们路上的安全。
临走的时候,奶奶也没让她们空手,让大伯母盛了两大碗烩菜及十几个杂面馍让她们带回去。
大姑、二姑知道宴席结束后,三口大锅里还有不少烩菜剩下,所以也就没有拒绝,一人拎着一包馍、菜步行离去。
她们各自的家里也有孩子,把这些馍、菜带回去,也能让孩子们解解馋。
很快。
等到天真的已经完全黑下来的时候,院子里的东西已然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借来的东西大多都已还回,院里院外残留着的花生壳、瓜子皮之类的垃圾也已清扫干净。
包括奶奶在内,家里的人全都不由长松了口气。
这一天人来客往的,可把大家全都给累坏了。
好在,酒宴办得还算圆满,所有过来的宾客全都赞不绝口,临走的时候都是带着开怀满意地笑容离开的。
奶奶的心情很愉悦。
虽然这次宴席花光了她的压箱底,但是她却觉得很值。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钱财再重,在奶奶这里也没有老李家的门头与脸面重。
“妈,锅里的烩菜还剩下了大半锅,鸡蛋汤也有二十几碗,还有杂面馍馍,也还有一篦没有吃完呢,您看……”
将剩下的饭菜整理完毕,老大李向军便眼中带光,兴匆匆地凑过来向老太太汇报。
他没想到一场满月酒办下来,竟还能有这么多东西剩下,这要是留下来自己吃,怕是三天都吃不完。
张桂兰轻瞥了老大一眼,“怎么,你想把剩下的这些东西全都留下来,慢慢吃?”
“这有什么问题吗?”李向军不明所以,“现在的天气还没有大暖,这些剩菜就算是放上两天也吃不坏啊。”
啪!
张桂兰忍不住抬腿踹了老大一脚。
“混帐东西!”
“席宴上为什么能剩下这么多的东西,你心里难道就一点儿谱也没有?”
“你竟然还想要把它们全都留下来自己吃,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老太太毫不客气,张嘴就骂。
李向军被打懵了,脑子反应得有点儿慢,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挨打。
不过旁边的老三与三个媳妇,甚至被朱秋燕给抱在怀里的李东升都已然听了个明明白白。
宴席上的饭菜之所能够剩下这么多,并不是因为他们原本备得就很充足,充足到根本就吃不完的地步。
而是因为过来吃饭的宾客并没有原来预想中的那么多。
而且就是过来吃饭的那些人,也都极少有人去盛第二碗。
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多吃,而是怕真的敞开了吃,会把李家准备的这些东西全都吃光,李家人的脸上不好看。
这是亲戚朋友们在无言之中所留下的人情,他们不能不领。
“还愣着做什么?”
张桂兰再次轻踹了李向军一脚,高声吩咐道:
“还不快去把今天的礼单拿过来,看看都哪家送了礼却没来人。”
“诶,知道了妈,我这就去!”
李向军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小跑着去堂屋把礼单取来,与李向光一起翻看对照。
兄弟两个虽然文化不高,可赖好也都上完了小学,常用的汉字基本上都能认识,看起礼单来没有一点儿障碍。
很快,他们就凭着白天对过来宾客的记忆,将所有送了礼却没来吃饭的名单给确定了下来。
差不多有三十几人没有过来。
当老大把确定下来的这份名单递给老太太的时候,张桂兰只是轻扫了一眼,就开口吩咐道:
“就照着这个名单,把剩下的那些饭菜全都打包分装好了。你们兄弟姊妹几个,挨家挨户,亲自上门给送过去!”
“别人对咱们仁义,不想让咱们为难。但是咱们也不能没有良心,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老太婆我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可是我却知道做人得将心比心,不管什么时候都得知道好歹!”
李东升听了这番话,忍不住想要抬手为奶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