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不腐……宛如神圣……】
【朕耗时二十八年,在西域各国多方打听之下,确认了那具尸骸的身份。】
【……】
看着太祖手札上对于那具尸骸的描述,庆长歌心里久久无法平复。
武道长路漫漫,不知多少先辈才将武道推演到如今地步。
每前进一步都困难重重。
这个世界没有仙神。
有的只有武功内力。
能在这样的世界当中,踏上武道之巅,已实属不易!
无论是太祖,乃是那位武道先辈,竟然都想着探索天人之上的道路。
史书太小,装不下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史书又太大了,随手一翻便是别人的一生。
手札笔记里,太祖花费了二十八年的时间,在西域各国历经调查,这才确定那位尸骸的身份。
那是一位八百年前,就名震西域的武道天人强者。
其武道资质和大夏太祖相当,年仅四十岁便突破天人,此后一直在那座荒山闭关,探索天人之上的境界。
苦苦追寻了上百年的时间,似乎找到了突破的方法,可惜最终因为不知名的原因陨落了。
大夏太祖发现那具尸骸后,并未将其带回大夏来。
毕竟,在曾经也是那么一位探寻武道的先行者。
笔记后面记载太祖回到钟山禁地,闭关了数十载,也没能踏入天人后面的境界。
最终溘然长逝。
在手札后面,还有一张泛黄的古老地图。
庆长歌暗暗将其地图记在脑海中,随后将这本手札笔记轻轻合上。
“看来此前的猜测或许有可能成为真的。”
“时代在进步,武道也在发展,在这个低武世界以武道求长生,似乎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至少我比太祖,以及那些武道先辈们,多出个金手指!”
这就是庆长歌的底气。
晃了晃脑袋,平复心头的想法后,他拿起一本武功秘籍翻看起来。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九宫气血宝典】。
据传闻是三百年前某个武道圣地的镇派绝学。
后来被太祖给灭了之后,将功法抢了过来。
这本宝典中详细记载了,武道的传承,以及对气血的描述。
远古时代,上古先民尚且在莽荒之中挣扎,与万兽争斗。
在这个过程之中,一些先民发现了对气血的运用,逐渐掌握了使用内力增长自身战力的方法,由此诞生了武学体系。
而后,经过数千上万年不断的发展完善,才成了现在所练的武功。
庆长歌聚精会神地阅读着。
书中对于精元气血的描述,比较简单直白。
写书的人将精元气血比喻成能量。
能量的需求是身体的本能,没有这些能量支撑的人就会变得虚弱,严重点还会死亡。
这个比喻着实让庆长歌大开眼界。
旁边正在练功的皇伯祖庆正宣,他看着庆长歌手里的拿的书,瞬间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书中记载,武道一途,本来就是三分练,七分靠吃。
所谓的血气锻炼,实质是一种让身体提高能量的方法,体内积累的能量血气越多,武者就越强大。
无论药浴,又或者是吃东西,这些都转化成了人体内的能量。
所以当人体的能量堆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修行外功淬炼身体,练就刀枪不入。
又或者修行内功引导精元气血打破人体极限,贯通正经,诞生内力。
庆长歌看到这儿,顿时恍然开朗!
“武道的本质就是增加体内精元气血,精元气血多了,所产生的内力才会多!”
对这一点,庆长歌深有体会。
他现如今开启加速器,每日增加的内力为70天。
吞服了天材地宝后,便能达到90天内力。
这就是天材地宝增加了他身体当中的精元气血,才使得诞生内力的速度变快。
可即便是如此,他想要在两年之内突破先天,依旧困难重重。
无法达到每日最低的100天内力。
如今这门九宫气血宝典算是打开了庆长歌的想法。
“既然可以依靠吞服天材地宝增加自身的气血,那么我为何就不能自己创造一门专门增加气血的功法呢?”
想到这儿,庆长歌说做就做。
他开始在书架上寻找有关气血方面记载的书籍。
碰上不懂的问题就会去询问皇伯祖。
当庆正宣得知此事后,瞪圆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
“什么?你要创立一门增加气血的功法?”
功法可不是说创立就能创立的。
就拿如今绝大多数武功,都是经过历代前人,经过一代代改良而来的。
更何况,还是创造增加气血的功法。
怎能不让庆正宣感到吃惊?
庆长歌嘿嘿一笑,露出不好意思地笑容:“所以才请皇伯祖帮忙看看。”
他自个儿的实力弱了些。
如今才二流初期,想要创造一门功法属于有些勉强。
即便是弄出来了,也顶多是一门三流武功。
而气血方面的功法,无疑是所有武功当中最难的一类。
庆正宣闻言,没好气地吹了吹胡子:“你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能创立功法的,只有先天级别的武者。”
“而且对于气血方面的功法,整个大夏都只有九宫气血宝典那一门,而且还只是猜测。”
“那门九宫宝典,实际上被他创造出来的清虚真人也没练过,几乎练过他的人也都感到后悔浪费时间。”
庆正宣毫不客气地批评起来。
“你的武道天赋极高,安安心心将重心放在习武之上,等两年后老夫再为你续命一年半载……”
听到皇伯祖的话,庆长歌满脸苦笑。
他创造增加精元气血的功法,正是为了加快内力的修炼。
“罢了,既然皇伯祖不支持,那我就自己慢慢摸索。”
用事实打脸。
想到这儿。
庆长歌乖巧点头,表示自己会安心练武。
他随后从皇家藏书院内寻找有关精元气血方面的书籍,慢慢摸索。
回到潜龙殿院子中。
庆长歌悠闲地躺在摇椅上,拿着一本黄帝内经,轻声阅读。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