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零售指导价(1 / 1)西门88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楼之薛霸王第124章 零售指导价

林如海见薛家搬离荣国府,也有意从荣国府搬出来。

林家在京中,自然也有产业,只是林府此前已经多年未有人住,内里难免败落;而且林家现在只有林如海和林黛玉两个人,住在偌大的林府,也显得太过寂寞。

更重要的是,林府是林如海与贾敏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林如海难免会有睹物思人之念。

林府不想回去,借住在荣国府也不是长久之计,林如海便也想在荣国府附近买一座小院子,像薛家一样搬出去。

这一天,林如海把薛蟠叫过来,问起此事。

薛蟠说道,“如果姑丈确实想要搬出去,小侄这里正好有一个地方,就在小侄家中新府的旁边,也是一座三进的院子,规模虽然不算很大,但是姑丈家里人口简单,倒也能住。

“那里小侄也一并买下来了,本意是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宅子,就把那里和小侄家中新府合并起来,拆掉旧屋,起盖新屋。

“若是姑丈愿意,那小侄就以原价,把那处宅院转让给姑丈。”

之所以没说借给林如海的话,是因为林如海想要从荣国府搬出来,就是不想寄人篱下了,若是搬到薛蟠名下的产业,还不如一直在荣国府住着呢。

林如海闻听此言,跟着薛蟠去那处宅院看了看,对那里颇为满意,于是辞别贾母、贾政,在年关之前,也搬了过去。

林黛玉自然也跟着搬过去了。

虽然贾母一直挽留,不过林如海既然在京城,林黛玉跟着父亲生活,是人之常情。

当然了,因为贾母关爱,所以林黛玉接下来会在两边轮着住,在荣国府住一段时间,陪陪贾母,也在林家新府住一段,陪陪林如海。

林家因为没有正经的女主人,所以后院只有林黛玉一个人住,她就请示过林如海和薛蟠,在后院的墙上开了一个小门,与一墙之隔的薛家新府打通。

这样的举动,若是被外人所知,势必会被非议,毕竟薛家这边,是薛母寡居,而林家这边,则是林如海鳏居。

但是,林黛玉没想这么多,薛蟠则是不太在意这些封建礼教的糟粕,林如海则是根本没往这方面想。

况且,这是薛家和林家之间事情,只要自己不往外边传扬,外边哪能知道?

而薛蟠、林如海对各自家人的管理,可不像荣国府那么宽厚,另外他们两家的人口,也要比荣国府简单许多,管理起来也容易很多。

荣国府里里外外,足有三四百人,人多自然口杂,府里有任何风吹草动,外边都会传得沸沸扬扬。

薛家和林家两边的新府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七八十人,其中大半还是薛家的。

林家这边,主人家只有林如海、林黛玉两个人,林如海身边有一个陪侍多年的侍妾,还是贾敏当年的陪嫁,侍妾手下有两个贴身丫头;林如海原本来个伺候读书的书童都没有,还是薛蟠从去年收养的逃荒灾民孤儿中选了一个机灵的,暂借给他听用。

外边,林如海只从姑苏原籍带来一个老总管,现在因为从荣国府搬出来单住,才聘用了两户人家,男仆负责前院的洒扫,女仆则负责后院的洒扫。

林黛玉当初进京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奶母和一个小丫头,住到荣国府后,才被贾母按照府中女孩儿的配置,添了贴身大丫鬟紫娟,另有四个教引嬷嬷,两个掌管穿戴的丫头,还有五六个负责房屋洒扫的粗使丫头。

贾母给林黛玉添的人,都是荣国府的下人,林黛玉若是在荣国府住着,她们自然方便跟着,现在林黛玉随着林如海搬了出来,她们的身份,却变得不方便了。

于是林如海请示过贾母,又征求过那些下人自己的意见之后,把这些下人的户籍身契,从荣国府转到了林家,如此一来,她们就可以一直跟着林黛玉了。

实际上,这件事情,在林如海进京之后,就应该办妥的。

只是林如海作为外男,一时没想到这件事,贾敏早亡,林如海又没有续弦,身边也没有其他人帮他想着这些,才拖到现在,才把林黛玉身边下人的身份问题确定下来。

从此往后,林黛玉便不再从荣国府的公中领取月银,她身边下人的月银,也不再由荣国府公中支出,而是全由林家负责。

林如海听说了薛蟠让林黛玉代管薛家的铺子,借此提前接触管家事宜,在从荣国府搬出来之后,索性把林家的管家大权,全都交给了林黛玉。

林黛玉虽然对料理家事,没有太大兴趣,但是耐不住天资聪慧,林家又人口简单,没有多少杂事,所以林黛玉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竟然把家管得很好,让林如海省了不少心。

临近年关,史湘云也被史府接了回去,原本聚在一起的几姐妹,便分居各处了。

薛家和林家一墙之隔,后院又开了个小门,林黛玉和薛宝钗、薛宝琴,倒是比在荣国府时更近了一些。

薛蟠虽然为姐妹们专门准备了往来陪护的妈妈们,但是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三姐妹,都不是那种性子活泼的人,轻易不会用这些人,都是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几人,跟着薛母一起去荣国府,她们来薛家新府的次数很少。

时间匆匆,转眼又是新年。

这个春节,薛蟠本来是想邀请林如海一起单独过的,但是林黛玉早早就被贾母接到荣国府,林如海也接到了贾政的邀请,连薛蟠也被叫过去一起吃年夜饭。

所以,薛家和林家虽然都先后搬出了荣国府,但是永昭五年的春节,依然是在荣国府过的。

此时的荣国府,虽然正在大兴土木,荣国府这边的东大院、东边下人的裙房,以及宁荣二府之间的院墙,和宁国府会芳园西侧的亭台,都已经被拆除干净。

各种木石建材,也陆续运到荣国府内,省亲别院的图纸,几经调整,也在年前最终定稿,只等春节过后,就要兴工建设。

所以,今年的荣国府,相比起往年,显得格外杂乱。

荣国府上下人等,喜气洋洋中也透着些疲惫。

春节过后,过了正月初五,薛蟠便又暂时辞别家人,离京前往天津。

这次离京,时间要长一些,因为薛蟠不仅要安排好长芦盐业公司今年的发展规划,还要南下山东、河南,亲自沿着黄河北宋故道走一走看一看,对治河新策的重中之重——黄河人工改道之后的北流河道,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薛蟠虽然在河道总督衙门,并没有兼任职务,只是在长芦盐政上,负责治河新策的经费筹措。

但是,治河新策如果成功,他的功绩,会占相当大一部分。

之前在京城的时候,薛蟠也并不是只处理煤务提举司和崇文门税关衙门的公事,也连带着,为长芦盐业公司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在京城找好了几处铺面,作为长芦盐业公司设在京城的分销点,批发零售兼备。

薛蟠回到天津之后,里面命令马腾组织人手,把长芦盐业公司第一生产基地前段时间生产出的食盐,正式对外发售。

长芦盐业公司如今只是草创,没有那么多可用的人手,所以在京城之外各州县的分销,依然多半借助原有盐商的力量,只是在京城,才设置了几处分销点。

薛蟠上任长芦盐政,至今已经有两个月了,长芦盐业公司与开平煤矿的建设生产,已经初具规模,煮盐法在源源不断的开平煤矿的煤炭的支援下,取得了非常好的生产效果。

开平煤矿在薛蟠的大力支持、梁鹏的用心经营之下,在年前趁着农闲,招募了近两万名工人,全力生产。

开平煤矿的开采难度,要远比西山煤矿低,所以虽是初创,但是经过两个月的发展,如今的日产量,已经赶超了西山煤矿。

产量不仅能够满足长芦盐业公司第一生产基地的燃料需求,还能供应给临近州县。

现在开平煤矿的生产,已经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开始盈利,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薛蟠从河道总督衙门挪借来的启动资金赚回来了。

长芦盐业公司第一生产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如今也进入到全力生产阶段,只是受制于冬季汲取海水困难,生产效率仍然有提升的空间。

同时,薛蟠又规划了第二生产基地和第三生产基地,厂房建设也已经开工了,在不惜人力的赶工之下,相信很快就能建成。

在薛蟠的规划中,长芦盐业公司,一共要新建八个运用煮盐法的生产基地,同时天气转暖之后,长芦盐场原本的晒盐场,也会继续生产,作为煮盐法的补充。

薛蟠给长芦盐业公司制定的第一年的产量目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五倍!第二年要再翻一番。

长芦盐政今后将不再发放盐引,也不再向盐商收税,而是直接由长芦盐业公司对外批发食盐。

薛蟠给长芦食盐定的出厂价,是一斤十五文!

而由长芦盐业公司自己组织人力运到京城的食盐,每斤在出厂价的基础上,还会增加五文钱的运费,批发价就是二十文。

话说,,,.. 版。】

薛蟠给长芦食盐定的零售指导价,是一斤三十文。

盐商再在零售指导价的基础上,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适度增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