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薛霸王第140章 薛蟠谋虑远
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薛宝琴这几个学霸妹妹,虽然一时兴起,跟着贾宝玉一起学作八股,习文还被薛蟠收罗起来,集成《八股作文大观,印刷成书,对外发售。
但是,毕竟不会把此事当做正业。
这年秋天,薛蟠在巡视黄河北向河道之时,在开封府得到几盆上等菊花,派专人送回来让姐妹们赏玩。
姐妹们赏看之时,一时诗兴大发,还是组成了一个诗社,作了一回菊花诗。
这次中秋赏菊诗会,薛蟠虽然因为在巡视黄河,没能参加,但是过后,贾探春特意把姐妹们作的诗,编辑成册,抄录出来,命人送给薛蟠,请他赏鉴。
薛蟠的文化水平,哪里能赏鉴得了姐妹们的诗词?看了半天,只能给出一个“好”字。
薛蟠后来又让贾迎春为这次诗会写了篇序言,让贾惜春画了几幅菊花图,也加入到诗集中,编纂成一部《大观园中秋菊花诗汇,由薛家商号的书铺凋版印刷,发行天下。
薛家商号的书铺,原本的规模并不是很大,在京中都排不上号,生意也平平。
不过,在薛蟠把它交给贾探春代管之后,接连为韩涛、贾政出了文集,后来又给顺天府尹邓浩然、河道总督张鹏翮、户部右侍郎林如海,也分别出了文集。
还把张鹏翮近些年在治理黄河、淮河、运河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治河经验,总结出来,集结成书,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步河道治理的专着。
另外,薛蟠还让薛蝌,在江南文华之地,遍寻落魄文人,给予丰厚润笔,邀请他们撰写话本、小说,由薛家书铺以活字印刷的方式排版印刷出售。
经过几年的发展,薛家书铺已经成为业内的佼佼者,靠着薛家遍布南北各省的销售渠道,所出书籍做到了刊行天下。
虽然因为不惜工本,导致成本高昂,所以书铺的销售额不错,但是真实盈利却寥寥无几。
不过,薛蟠本也没打算在这件事情上赚钱,甚至做好了倒贴的准备。
现在薛家书铺至少还做到了收支平衡,没让薛蟠倒贴,已经让他十分满意了。
能做到这一点,贾探春有不小的功劳。
她虽然深居闺中,只能通过每隔十天,送过来一次的账目,了解书铺的发展情况,不过账目其实能够反应许多问题,诸如哪种书籍在何处比较畅销之类,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之后,就可以做到有的放失。
而且,相比起贾迎春、贾惜春对代管的薛家商铺账目,只是虚应付事;林黛玉、史湘云也志不在此,没有心思深入研究;薛宝钗和薛宝琴本来就在努力摆脱商户之女的身份,所以对商业更加看轻。
众姐妹中,只有贾探春,既有能力,又有借助代管薛家书铺,锻炼自己意愿。
所以,薛蟠让姐妹们代管的几家商铺,三四年下来,就数贾探春代管的书铺发展情况最好。
虽然没赚到什么钱,但是却扩大了薛家书铺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现在已经在业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尤其是在推出极具针对性的教辅资料《八股中试文汇分成了“永昭四年宛平县试版”、“永昭四年顺天府乡试版”、“永昭五年会试版”等不同等级不同版本,以及后面的《八股作文大观每月一辑之后,在北方数省,已经牢牢占据了市场的龙头地位。
此外,薛蟠还让众姐妹,从他在八大盐商那里贪墨的古籍善本中,挑选出几种比较珍贵,又具有极强传播价值的,重新编辑凋版,印刷出来对外发售。
此类图书一经推出,便在刘汉帝国的文化界,引起了轰动,让薛家书铺在文化圈里,也拥有了一定的名声。
现在的薛家书铺,几乎每天都能推出一样新书,每个月都能出几本畅销爆款,每年卖出去的图书数量,已经突破了百万册!
不要嫌百万这个数字少。
要知道,现在刘汉帝国的总人口,不过才五六千万,识字率能有百分之十,就算多了,也就是说,偌大的刘汉帝国,真正具备阅读基础的人,才不过五六百万人。
薛家书铺一年能卖出去上百万册图书,也就是说,整个刘汉帝国的读书人中,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买过薛家书铺的图书。
这已经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了。
当然,实际情况,远远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因为薛家书铺每年卖出去的图书中,得有三分之一,是薛蟠买下来的。
薛蟠买这么多书,当然不单纯是为薛家书铺冲销量,而是有实实在在的用处。
他买下的那些书,全都捐赠给了西山煤务公司、西山工业基地、长芦盐业公司、开平煤矿,以及治河新策工程部下属的众多学堂。
薛蟠此举,在于不仅要改变矿工、盐户、河工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还要改变他们的人生与未来。
生存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变,是通过给矿工、盐户、河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而改变他们的人生与未来,则是通过让他们的子女读书识字的方式。
薛蟠一开始,甚至还在矿工、盐户、河工中强制推出过扫盲班,但是效果不太尽如人意。
辛勤劳作一天的矿工、盐户、河工,下工之后,实在没有多余精力,用在读书识字上。
真正意识到读书识字的好处的人,比较是极少数的。
于是,扫盲班在强制推行一段时间之后,就调整成自愿参加的读书社,不再强制要求所有人必须参加,只把机会留给自觉自愿的人。
那些自觉自愿读书识字的人,自然也是各自群体中,被优先提拔重用的人。
薛蟠治下的煤务提举司,现在直管的西山煤务公司和开平煤矿,单是矿工人数,就多达两三万人,要是把运输、后勤、保卫等方面的人手全都加起来,人数更是多达四五万人!
而煤务提举司现在的职缺,才不过十来个,想要单凭这十来个有官凭官告的官吏,管理好这么多人,是不现实的。
虽然这个时代,官本位的思想远比后世深入人心,百姓都很服从。
但是,西山煤务公司和开平煤矿,毕竟也算是国有化的大型企业,虽然与后世的大型国企的严密架构相比,要简陋简略得多,但是一些基本的人员组织结构,还是有的。
四五万人的大型企业,放在后世,单是中层领导就得数百上千。
西山煤务公司和开平煤矿的管理阶层人数虽然没有这么多,但也有两三百人。
这几百人,都是从读书社里脱颖而出,才得以提拔重用的。
而被薛蟠寄予厚望的保安队,读书识字则是标配,提拔升迁甚至都有相应的识字数量的硬性要求。
现在,不论是留在京城的保安队,还是被薛蟠带到天津,扩建到五百人的保安营,每人最少也能认识数百大字,可以自己写简单书信了。
而保安队的小旗、总旗、百户等小领导,除了识字量都达到了数千之多,熟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开蒙书籍,还开始通读四书五经了。
可以说,薛蟠治下的煤务提举司和长芦盐政辖下的十数万人口,是这个时候,识字率普及程度最高的群体。
现在,西山煤务公司、西山工业基地、长芦盐业公司、开平煤矿下面的学堂,就读的学童人数,已经超过了两千人,就算是扣除三分之一无法参加科举的女孩,再减掉三分之一天资不佳的,剩下的读书种子,也有六七百人。
薛蟠已经决定了,在今年的县试中,就让各处学堂,挑选优秀学童参加。
第一次参加科考,不求取得多好的成绩,考中多少人,只图增加一些应考的经验。
反正现在各处学堂招收的学童,年纪最大的,也不过才十三四岁,都还小着呢,有的是时间。
为什么没有年纪更大一些的少年来学堂就读?因为十四五岁,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算是成年,要帮着家里支撑家业,在煤窑、盐场做工,没有时间来读书了。
就是现在就读的这批十三四岁的学童,虽然一两次县试考不中,家长也可能就不会再让他们继续就读,而要被叫回家去,找份活计做了。
薛蟠也拿不准,这些矿工、盐户子弟,最终能有几人,能够闯过科举的独木桥,得中童生、秀才、举人,乃至最终的进士。
薛蟠已经给他们了提供了一切可能的帮助,后面的事情,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不过,就算这些学童,最终科举无成,但是读了几年书,总也不会白读!
将来至少也能在待遇优厚的保安队落身;西山煤务公司、开平煤矿、长芦盐业公司,也有许多职位,需要读书识字的人才。
就算不在这几处,偌大的刘汉帝国,只要识得几千字,天下之大,尽可去得!
他们的命运,在步入学堂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改变了。
只是现在时日尚短,改变的效果尚未显现,只有极少数有远见的人,才能看穿薛蟠此举的深意。
而懂得薛蟠这片良苦用心的人,也是对薛蟠最忠诚、最死心塌地的人。
总而言之,薛蟠借着贾探春代管的薛家书铺,铺张开的这盘大棋,棋子已经落下不少,什么时候能够开花结果,就只能静候佳音了。
外边的事情,贾探春无法尽知,不过通过薛家书铺的账目,也能窥得一斑。
虽然只通过一知半解,难以把握薛蟠在此事中的深意,不过只了解的表象,已经能让贾探春对他的心胸,充满敬佩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薛蟠肯定算不上“穷”,不论是从家世还是自身上讲,都应该算是“发达”一挂的。
而薛蟠现在做的一系列事情,就包含了许多“兼济天下”的成分。
从蜂窝煤开始,到后面创办西山煤务公司,把西山煤矿收归国有,利益贡献给朝廷,并且切实惠及数万靠着西山煤矿生活的百姓。
再到长芦盐政的改革,为治河新策筹集资金,若是治河新策能够得竞全功,那么惠及的百姓人数,就不是几万、十几万,而是数十万、数百万!
就算治河新策还要再等几年,才能确定有无成效,不过治河新策的影响,其实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由河道总督张鹏翮主导的治河新策,虽然已经在朝廷形成了决议,但是因为资金筹措的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所以并没有给朝政,造成什么负担。
而朝廷之前每年花在治河上的一两百万两银子,并没有因为治河新策,就节省下来,还是如数拨付,并悉数花销了。
因为在治河新策把黄河水患整治成功之前,黄河下游的水患,依然是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的重大威胁。
张鹏翮因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治河新策上,于是奏请朝廷,在河道总督衙门治下,新设一个“副总河”的职位,分管黄河南向流域的事务。
张鹏翮提名的“副总河”人选,是薛蟠此前举荐给他的,出身翰林院的嵇曾筠。
薛蟠其实与嵇曾筠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只是,嵇曾筠曾和薛蟠在崇文门税关衙门的顶头上司韩涛,同在翰林院任职多年,有些老交情;又和林如海同是苏州人士,算是乡党。
薛蟠先是在韩涛那里,听说了嵇曾筠对治河颇有些见地;又借着林如海的光,见了嵇曾筠两面,有过些交谈,确定他确实有真本事。
所以,在看到张鹏翮分身乏术的时候,薛蟠就把嵇曾筠举荐了过去。
张鹏翮亲自与嵇曾筠通了两封书信,了解了他的才能,又征求过他个人的意见,才向朝廷正式举荐,由他来担任河道总督衙门的“副总河”。
嵇曾筠与贾政年纪仿佛,如今尚不满五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之前考中进士,入选庶吉士后,在翰林院迁磨了十余年,早就静极思动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
现在到了河道总督任上,上来便是二把手的“副总河”,不仅要代总督张鹏翮掌管黄河南流河道的治理工作,还要把黄泛区涉及的数百万亩淤田,也管理起来,责任巨大,职权也重,是个难得的施展才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