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行人走下楼来,燕青对赵佶轻声道:“陛下,吩咐你的车架出城,否则就别怪我无礼了,但凡有什么危险的话,我想一刀捅死你,然后再杀你的那些个狗奴才们。”
感受到腰间那柄七星剑的寒气透体而入,赵佶早已经吓得魂不附体,要不是燕青和时迁搀扶着双臂的话弄不好都瘫倒了,只得老老实实的从命。
这马夫和外面的随从虽然感觉到徽宗的举动很是奇怪,这李贵妃都接到了,为何还不回宫去“温存”,这时候出的哪门子城啊,不过皇帝的事情哪里轮到他们来做主了,只能是老实听命。
城门的守卫一看是陛下的御撵也不敢阻拦,就这样,叶灵他们“陪着”宋徽宗顺顺利利的离开了汴梁城。
这时候赵佶壮着胆子问道:“叶,叶灵,你打算把寡人带到哪里去?莫非是想要弄到梁山做人质么?”
燕青冷笑一声警告道:“皇帝老儿,我家殿下已经称了唐王了,你休得直唤名字。”
什么,唐王?
赵佶又吃了一惊道:“你,你怎敢擅自称王,这可是杀头的罪过!”
叶灵淡然道:“赵佶,这里不是汴梁城,更加不是你的金銮殿,你就不要再摆那皇帝的架子了,你睁大眼睛瞧瞧,如今这天下都被你弄成什么样子了,老百姓们活都活不下去,多少人卑鄙造反。
而且远的不说,那田虎,王庆,方腊哪个不都已经称王?而你有一丝一毫的办法么?说句不好听的话,如今天下九州,超过半数已经在我大唐将士们手中,我称王又有何不可?”
赵佶被问得张口结舌,作声不得。
叶灵又继续道:“你刚才还问我们是否回梁山?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不是,这次我们的大军目标就是汴梁城,你就做好准备让你手下人投降吧。”
赵佶闻言彻底的瘫倒在车上,半响后才哭道:“寡人之前是受了那些个奸臣们的蒙骗,如今已经知道错了,请你,哦不,请唐王殿下放寡人回去,孤一定好好改过,做个好皇帝,也会亲自加封你为唐王的。”
叶灵只回答了他两个字,“迟了。”
。。。
叶灵他们往回走了一天不到的时间,迎面就遇到了岳飞吴用他们率领的三万大军,戴宗早已经把消息传回去了,因此这边都得知叶灵他们不仅救回了李师师,还顺便把那皇帝老儿都抓住了,都是大喜。
这里面除了岳飞等极少数人以外,都还没见过皇帝长什么样呢,大家都是极为好奇,叶灵微微一笑随口下了一道命令,让打开车窗,所有人排队来观看一下这位皇帝的尊荣。
赵佶就觉得一阵屈辱,以前他就算偶尔去民间也都是无数人护卫着,然后万千百姓们山呼万岁,哪里有过这样子,像是一只猴子一样的被围观?
只不过他哪里知道,以前的出行都是蔡京高俅等奸臣们事先安排好的,甚至那些百姓们也都是被威逼过来演戏的,他又如何能够见识到真正的民间疾苦?
叶灵倒也没有伤害赵佶,等到全体将士们“参观完毕”之后,就让赵佶继续呆在车里面,燕青看护着他,然后大军继续浩浩荡荡的往汴梁城出发。
。。。
话说此时的汴梁城里面早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宫里的人左等赵佶不来,右等赵佶也不来,大内总管只得自己来樊楼寻找,结果上楼一看满地都是护卫们的尸体,而赵佶和李师师都是不知去向,当时就惊的面无人色。
然后他急忙回去禀报,太后和皇后都急了,又赶快寻来蔡京宿元景等重臣来商议,他们也是大惊失色,急忙派人四下寻找。
很快南城门那边就传来了消息,说是陛下乘着车辇出城去了,宿元景和蔡京顿时面面相觑,此时他们也顾不上理会彼此之间的矛盾了,马上就派出了十几路禁军出去追寻。
但是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结果,只有两路运气不好的方向正好正确,不过碰到的却是岳飞派出去的前锋霹雳火秦明和美髯公朱仝,秦明看到生意上门自然不会客气,马上喝令全军出击。
这两路人马主要是以搜寻徽宗下落为主,人数不过两三百,又如何抵得住秦明这边彪悍的前锋营,顿时就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
若是依着秦明的性子非要把这些人尽数歼灭不可,但幸亏朱仝拦住了,他让幸存的人都速速回去报告给蔡京宿元景等人,就说宋徽宗正在他们唐国手上,让他们速速开城投降。
消息传回汴梁后所有文武百官都傻眼了,这梁山哦不,如今得叫唐国了,他们也太神通广大了吧,竟然不声不响就把徽宗给绑架走了,这可怎么办?
众人商量的满头大汗也没办法,太后和皇后早已经哭成泪人,要求无论如何都要把徽宗救回来,对方一切要求都可以答应。。。
而另外的几个徽宗的儿子和兄弟们则开始蠢蠢欲动了,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机会,尤其是徽宗的太子赵恒,更是两眼冒光,大有取父亲之位而替之的想法。
所以他慷慨激昂的发言要击败贼人,救回父皇,正好蔡京和他一向交好,马上就大力支持,从他们的角度来说,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梁山的人马进城,不然他们就完了。
至于他们若是进攻的话,宋徽宗在那里就很危险了,这种事情就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了,赵恒更是巴不得老爹早点死了呢,那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即位当皇帝了。
太后一介妇人哪里懂得这些军国大事,还以为蔡京是好意呢,急忙把此事全权交给了他,让他辅助赵恒。
蔡京马上下令紧闭全部城门,全场开始警戒,然后又派出了许多探马去各地甚至包括小种经略相公和老种经略相公的边关,让他们赶快来勤王。
至于西夏和辽国的威胁?他们哪里还顾得上,先把梁山的人击退,然后才有精力来对付外敌,攘外必先安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