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养伤(1 / 1)二爷的小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这七月十四日,袁文邵率三十骑紧追侬智高。

侬智高看到袁文邵已经冲到近前三百米处自己周边的士卒如同纸糊的一般被袁文邵所率三十骑士捅穿,连忙拔马而逃。但是袁文邵所率骑士冲击太快,三百米转瞬即到。在侬智高刚刚调转马头之际,袁文邵就要杀到近前。

侬智高的亲卫见状连忙拼死抵挡,袁文邵受阻,让侬智高逃出一段距离。

袁文邵杀散周边围拢上来的侬军士卒,看着侬智高距自己不过一百五十余步的距离,张弓搭箭向侬智高射去。

侬智高应声落马,袁文邵追了上去,杀散了要救侬智高的士卒,拔出腰间长剑将侬智高枭首。

但是在他头举侬智高的头颅之时,被侬军的一名神射手一箭射穿了肩部。

袁文邵拔下箭头,向侬军神射手追了过去,将其挑飞。

袁文邵手持侬智高头颅传缴战场才将胜势锁定。

……

昭州城,袁文邵刚一回城便直接昏迷不醒,王成谨记袁文邵昏迷前的吩咐,暗中寻找医士为袁文邵诊治。不敢有声张。

七月十七日,袁文邵昏迷已经三日。袁文邵接连三日的不露面让城中人心惶惶,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直到静江府的支援到了昭州的局势才得到了稳定。

城外的侬军也在侬智高死后渐渐退去。

原来在侬智高死后,黄师宓将当前的局势分析给了侬智毅。

大宋已急令杨畋,蒋谐两位将军率领两万南下平叛,而今侬智高刚死,侬智毅没有侬智高对壮族诸部的威望。再加上侬智高的起家的五千精锐在这昭州城下损失超过一千五百余众。余者分散在各处的约有两千余人。

另外距侦查安抚两广之地的余靖也已派出援军支援。

自身精锐损失过大,外加诸部不服,外敌强大,侬军士气不振侬军内部急需一位可以压服众部的新王。

是以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夺权之争,若是侬智毅坚决的攻下昭州为兄长报仇的话,侬智毅所属的部众精锐自然要再次遭到损失。因为袁文邵既然有胆量与魄力的与侬智高决一死战。那么侬军要拿下昭州后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另外还要派兵驻守分散了侬军为数不多的军队。

是以,为着大局着想黄师宓劝告侬智毅保存实力,让其余诸部去进攻昭州城招揽被昭州军杀散的士卒。从而获得足够的实力好在未来的诸部争权中取得胜利。

“还请黄先生教我。”

侬智毅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做领袖的料但是现在侬军诸部倾巢而出,侬智高战死疆场。侬智高军中而今只有他这一个关系较近的亲族,只得赶鸭子上架了。

……

七月二十日张忠,蒋谐二人经过了一月的行军在广州着陆。

二人手提上方宝剑问责广州知州仲简。

不过二人自持功高,不讲侬智毅放在眼里,从侧翼向侬军发起了进攻。刚到广州未曾熟悉兵将便向侬智高部杀去。

侬智毅完全听从了黄师宓的建议软硬兼施暂时压服了侬军诸部。在浔州应对张忠,蒋谐二人的进攻。

张忠蒋谐二人用起兵来那是一个比一个浪。

张忠曾对部下说到:“吾十年前为一健儿,以战功为团练使,若曹勉之。”

七月二十九日黄师宓利用张忠,蒋谐二人的轻敌冒进,堵住了浔河江上游部分。在宋军半渡之际放水阻截,侬智毅身先士卒。侬军受到了鼓舞,纷纷向宋军杀去。张忠,蒋谐二人被斩。宋军溃散而逃。

宋军两万大军最终只余三千人逃回广州另有千人被侬军阻断退路,只得向昭州而去。另有两千人被侬智毅赶到了南边广源州附近。在侬智毅看来这些散兵游勇也没有什么打的危害所以也就任由他们去了。

至此侬智毅在诸部中威望大增。侬军一扫侬智高被斩杀的阴霾。侬智毅也成功的代替了侬智高。迅速的弥补了侬智高死后所带来的权力真空。

时安抚广西的余靖听闻了袁文邵阵斩侬智高,对其大为赞赏,又得知了张忠蒋谐二人的轻敌冒进导致两万大军覆没,深感无力。

又听闻侬智毅完全的接替了侬智高手中的权利并率军向广州进军从者无数,不禁大骂张,蒋二人。

连忙调拨支援昭州的万余人马留下三千听从袁文邵指挥支援袁文邵部并让这万人将所带粮草留够所需后尽皆交付袁文邵部。加上袁文邵战功卓著,上表朝廷为其表功。

八月初八日,昏迷了整整二十余天天的袁文邵才逐渐苏醒了过来。

他看着眼前对卫青模拟度达到百分之三的系统面板又陷入了自闭之中。

这位大汉双璧对战场的把控究竟有多强,此战过后自己在宋已经可以说的上是名将了,但是就这一点对这位大汉的模拟度才仅仅的达到了百分之三。

甩了甩头,袁文邵定了定神,问王成要了些粥祭奠一下自己空荡荡的五藏庙。

王成每日给袁文邵灌入一些米汤之类的来保持袁文邵的体力。

袁文邵如今身处广西的静江府。原来自余靖召集军队支援了袁文邵部。本意是留下三千兵马给袁文邵让其主持昭州的防御。但是没想到袁文邵一战之后昏迷不醒。

所以前来支援袁文邵的陈曙便将情况上报了余靖,北宋好不容易出来一个能打的将军,余靖作为庆历新政的老人,是以也比较一般的文官,更加看中这些能打的将领。

是以命人将袁文邵搬到了桂州疗养并命令陈林率三千精兵坚守昭州,保住进入广西的之地的东北大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