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不虚此行(1 / 1)十里洋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逆流1978从生产队开始第五十一章 不虚此行

和煦的春光下,徐春燕与楚江河走在小河村的路上,时不时有几个孩童背着书包笑着跑过。

跑过去之后,还都回头看看这个城里来的漂亮大姐姐。

可徐春燕笑着跟他们打招呼之后,他们却又害羞的跑开了,可见他们骨子里还都是羞涩的很。

这时候农村的孩子也没有繁重的作业,空闲的时间除了帮家里干活,其他时间都顽皮的很,上树掏鸟,下河摸鱼,就没有他们不敢干的。

对于此事,楚江河也是头疼坏了,就怕这些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发生什么意外。

他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对此毫无办法,堵不如疏,只能让人多留意,尤其不能让他们去水深的地方去玩水。

楚江河看着这些孩子就是一笑:“徐记者,刚才你在大队部的门口看到了,大队部的对面就是我们村新盖的学校,今年秋天这些孩子们就能去新学校上课了。”

徐春燕敬佩道:“楚书记,这些我都了解了,对于你重视教育的做法,我十分赞同,别的村子像你这么重视教育的可不多。”

她来自大城市,还在百姓日报这样的单位工作,自然清楚上头的想法,也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徐春燕的夸奖,楚江河不置可否。

楚江河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笑了笑。

徐春燕疑惑道:“楚书记这是笑什么了?”

“就是想到了一个笑话,也不能说是笑话,细想一下还有些可悲。”

徐春燕大感兴趣:“楚书记说来听听,让我也学习学习。”

楚江河理了理思绪,就给她讲了起来:“说有一个记者到乡下采访,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问:你为什么不上学呢?……记者问:生娃干嘛呢?放羊娃:让他放羊啊。”

一则前世很常见的一个小故事,很有讽刺的意味。

徐春燕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听完之后先是一笑,然后就陷入了沉思。

少顷,徐春燕也是一脸唏嘘道:“没想到楚书记还是个哲人,这个故事细想之下很有教育意义。”

看着含笑而立的楚江河,要不是他身上穿着粗布衣衫,换一身行头,那绝对是个翩翩佳公子。

徐春燕看向楚江河的眼光又有不同,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楚江河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又带着她看了看小河村的砖厂,还给她详细介绍了一下小河村实行的按件计酬的制度。

听完楚江河的介绍,徐春燕又是一惊:“楚书记,4月10日,上面刚刚讨论了在国营企业中试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没想到你们小河村这就开始实行了,能给我详细讲讲实行这项制度之后的变化吗?”

“自从我们实行按件计酬的制度后,社员们的热情空前高涨,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磨洋工的现象没有了,每个人牟足了干劲,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砖厂的效益也大幅提高……”

楚江河在说,徐春燕拿笔在记。

当时,全国共有大中小企业40多万个,原有的经济体制,导致许多企业高投入,低产出,高积累,低效益,这是困惑人们的一大难题。

楚江河直言不讳的指出,只有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才能解决目前国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河村的砖厂就能证明这一点。

改革嘛,从来都是先从细微处着手,看到效果之后再慢慢放开手脚,哪有一上来就大刀阔斧的。

楚江河也希望自己的言论能帮上面的决策提供一点点助力。

徐春燕对于这样大的话题,没有研究,自认也没有资格评头论足,只能先如实记录。

接着,楚江河又带着她去参观了小河村的养猪场。

一进养猪场自然就碰到在躺椅上休息的宋连声老爷子,依旧还是听着收音机。

这老爷子倒真会享受。

跟他打了一声招呼,这位只是睁开眼看了看。

看到楚江河旁边跟着一位女同志,也就多看了两眼,挥挥手,意思是让两个人自便。

村里面的事情,自有柳老实跟他通风报信,这女的应该就是刚来的女记者了。

楚江河看到这位的作派,早就见怪不怪,只是干笑了一声,冲旁边有些疑惑的徐春燕解释。

“这位是我们养猪场的技术顾问。”

技术顾问?这么大的架子?

徐春燕说白了只是个客人,也是个旁观者,不能多管闲事,也只是笑笑。

带徐春燕进去逛了一圈,徐春燕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村级养猪场,心中也是啧啧称奇,这手笔不可谓不大。

“楚书记,我真的很难想象,你们小河村是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弄起这么大的养猪场的。”

提起这个,楚江河就有些不好意思,他还欠着人家跃进仔猪厂不少钱呢。

“这还真的是适逢其会。”

当下就把怎么发动社员把一个废弃的砖窑弄成一个砖厂,赚到第一笔钱。

关键是后来怎么去跃进仔猪厂买小猪崽,怎么弄到粮食,简单给她说了说。

楚江河说的平澹,但徐春燕不是没有见识的人,她知道这一连串的事情,哪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最后的失败,想必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眼前的这个年轻的楚书记。

徐春燕心下不由佩服,说道:“没有你楚书记运筹帷幄,怎么可能有小河村的今天。”

楚江河这时候也知道谦虚,道:“惭愧,只是适逢其会而已。”

他做的这些事,没有一定的运气,还真的不好说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徐春燕试探道:“相信过不了两年,小河村就能有个五千头规模的养猪场了吧?”

却见楚江河笑着摇了摇头,道:“不会,小河村的养猪场只会维持在现在的规模,不会再扩大了。”

徐春燕更加奇怪:“现在养殖不是发展的很好吗?难道小河村还准备做别的吗?”

这年头做事,讲究大干快上,一旦认准了一个项目,那就往大了整,往快了干,用最快的速度,使新的工程项目尽快上马。

楚江河明确表示不会扩大规模,这是徐春燕最费解的地方。

“小河村就这么大,这养猪场再扩大的话,先不说粮食够不够,光是环保的问题就够我们头疼的了。”

环保?

看徐春燕不解的眼神,楚江河不禁哑然失笑。

环保在这个年头还没有引起重视,就给她详细解释了一下。

小河村要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养猪,在发展的同时,也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这其中还有一个环境容量的问题,规模太大的话,小河村的环境承受不了等等。

这一番道理讲出来,徐春燕的眼中更是异彩连连,道:“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楚书记说的真好!”

小河村这一行,还有楚书记的发展理念,竟让她这个记者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心中也是感叹,真是不虚此行。

此刻的她真想立刻回到大队部,把今天的见闻用文字写出来,然后尽快见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