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们的唱中华中华中华!听!君不闻亚东四万万声中华中华,都同声同气的同调同歌中华中华!”
距离1919年的元旦越来越近,赶上欧战的胜利,大街小巷里都笼罩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先生,这就是我们国家国歌吗?”从北大回来,李老三一边蹬着三轮车,一边问道:“这几天老是在路上听到这首歌了,弄得我都会唱了。”
三轮车封闭车厢里,程诺拉开窗户,朝外面看着:“也不算是国歌吧,只是暂时替代用的。”
李老三的脚步明显一滞,朝后面忍不住问道:“这大个国家,居然连首国歌都没有吗?我咋记得当初那李中堂去外国还唱了个什么花来着?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吧。”
程诺笑道:“对,是有这么一回事,那个花就叫做《茉莉花,只是真伪有待考证,没想到老李你还记得这么清楚啊,看来我走的这段时间没少学习吧?”
半辈子的劳作让李老三的脸晒得黝黑发亮,如今被先生这么一夸,脸居然又黑了几分:“嘿嘿,其实也没有怎么学习,就多认识了些字,不定时帮郭守春先生照顾点庄稼,去陶行知先生学生那里扮个黑脸。”
“哎,老李啊,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对于保持进步的同志,还是要大加鼓励的。”将车厢上的窗户拉上,程诺赞许道:“瞧瞧你说的这几样,加起来已经不少了。”
李老三摸了摸后脑勺,憨笑道:“没有没有,也就打个下手,吓唬几个毛头小子罢了,不过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就是我这也算是同志了?”
程诺的声调当即提高十几个分贝:“当然了,你这可一直都是我们的同志,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以前是,现在是,未来更是!”
听到这个回答,李老三又惊又喜,双脚蹬地虎虎生风。
其实我们最早的国歌不是网传的《茉莉花,关于李中堂的这段故事更像是一则段子,具体资料来源方面方面无从考证。
有史考察的我国第一首国歌是《巩金瓯,从《华祝歌开始演变,最开始的乐谱是用工尺谱写的。曲调本身也不是国际上通用的,歌曲内容也基本来自康熙、乾隆所作。
可惜被正式列为国歌时,满清已经快要灭亡,仅仅发布数日,武昌/起/义就爆发了,挣扎几个月后,随着溥义退位诏书的发布,这首国歌用的机会也就彻底殆尽。
等到民国成立,费尽周折花了几年功夫,征集了上百首歌曲也没有选好,最后赶上袁大头复辟帝制,直接选了一篇所谓的《国乐当做国歌,不过袁大头皇帝当得不久,这国歌也选的短暂,洪宪帝制失败,国歌重新归于空白。
至于眼下唱的这首“国歌”,实质上也是因为多方征求得不到满意的作品,便选了赵元任的作词作曲的《尽力中华歌为代国歌,程诺所听的只不过是两章中的一章。
即便如此,趁着欧战胜利的喜悦,以及眼下《国民广播的便利,这首代国歌开始在各地流传起来。
伴随着路边孩童稚嫩的歌唱,程诺从车厢里下来,摸摸兜发现还有一些糖果,便直接给那些孩童们分发,这下好了,童声更加嘹亮,引得旁边的路人一阵侧目。
就连李老三看到这些孩童,脸上笑得也满是褶子。
恰在此时,狗蛋儿领着另外三个孩子从外面回来了,看到自己父亲就在门口后,赶紧回头与小伙伴们滴滴咕咕,最后把妮蛋儿推出来,扭扭捏捏道:“爹。”
“嗯?”李老三摸摸那些孩童的脑袋,站起来道:“这么晚了不赶紧回家去,搁外面干什么呢?先说好啊,糖已经分完了,要钱的话找你娘要去。”
妮蛋儿朝后面那些小伙伴看了一眼,得到鼓励后细声细语道:“爹,我们啥都不要。”
“那你要什么?”不由分说,李老三直接拉着闺女:“是不是你们考试了,成绩没有上次的好?要让家长签字了,放心好了,你再差还能有你哥差?”
说着说着,竟还朝狗蛋儿的方向瞪了一眼,态度与刚刚的和蔼截然不同,一口破锣嗓子:“兔崽子,是不是考试又没及格?这回你妈可拦不住我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狗蛋儿脖子勐地一缩,随即想起来自己并不理亏,考试的时间还差很远,根本没理由怕自己的爹,索性壮着胆子道:“我……我有名字,不叫兔崽子,叫李建华!没文化的人,才动不动叫人‘兔崽子’的!”
眼瞅着这逆子又想起风,居然当众教训起自己来,不过有先生在这里,李老三竭力想压抑住暴脾气,嘴里自言自语道:“刚刚被叫‘同志’了,先生说过同志做事要讲究方法,不能任凭冲动做事……”
然而在看到对面儿子逐渐嚣张的表情后,李老三心底的火腾的一下直接烧到头顶,怒目圆睁:“行啊,李建华,现在翅膀硬了,你有本事过来!”
狗蛋儿见状立马躲得远远的:“你当我傻?我才不过去,有本事你过来!”
“好啊,李建华啊李建华,我算是明白了,今天是你想当老子了,你看我我过去不过去,你最好跑快点……”李老三气的火冒三丈,把帽子一摘就想追过去。
旁边的程诺赶紧劝住,拉着妮蛋转移话题道:“老李啊,妮蛋儿刚刚找你有事,不还没说的吗?”
“对对对,差点把这事给忘了。”李老三瞪了狗蛋儿一眼,随即把帽子重新给戴上:“兔崽子,少来教育你爹,就算是跑到老天爷那里,你也是老子的儿!”
妮蛋儿实在不想让自己亲哥又吃苦,拉拉亲爹的胳膊撒娇道:“爹,我哥不懂事,等回来我替你找他算账,现在别跟他置气了,好不好?”
李老三的态度瞬间缓和了不少,和蔼道:“好,怎么不好了。”
妮蛋这才暗舒一口气,一只手拉着父亲,一只手背在身后朝着自己哥哥比了个手势,示意已经解决了。
等到这边安定好,李老三背着闺女的书包好奇道:“妮蛋儿,刚刚你是想说什么来着?”
妮蛋咬咬嘴唇,犹豫了下缓缓道:“爹,先生,咱们家院子外面有坏人!”
“坏人!?在哪里?”听到这句话,李老三立马把闺女抱起来,警惕地四处张望,入眼的每个人似乎都有嫌疑吗,犹如惊弓之鸟:“是这个?那个呢?还是卖冰糖葫芦的那个?”
比起李老三,程诺显得镇定许多,甚至脸上的笑容都分毫未减:“妮蛋儿,你说的可是真的?我们家附近有坏人在?”
妮蛋点点头,坚定道:“是有坏人,就是那个……”
一边说着,妮蛋就要往她认为的“坏人”方向指去。
程诺不想打草惊蛇,见状赶紧将其拦住,并及时嘱咐李老三:“不要指,也不要看,如果真的有妮蛋所说的坏人,恐怕绝不会只有一个,如果现在就行动,再想找出他的同伙,那可就更难了。”
听罢,李老三也收回目光,尽管想让面部表情自然一些,可没见过这种阵仗的他,还是忍不住大口吞咽了一下口水:“先生,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程诺镇定道:“现在先回去,把门关上再说。”
李老三点点头,把闺女放下就要推着三轮车回家,临了还不忘朝狗蛋挥手,让其回家。
虽然平日里吵吵闹闹,实际上这父子俩基本上也没什么隔夜仇,都是嗓门大,真正意义上也没棍棒管教过几次,更多的是李老三想通过大嗓门来维系作为父亲的尊严。
狗蛋儿自然也知道这一点,看到父亲的动作后,也乖乖地回去了,作为孩子们中间的老大,还不忘做好断后工作,最后一人回家,亲自把门拴杠上。
没曾想刚转身,就撞向了李老三的目光,习惯性地将其错开,没想到程诺就在那里等着他。
“建华,我……”
狗蛋听到先生对他这么称呼,脸上瞬间通红,赶紧张嘴道:“先生,您还是叫我狗蛋儿吧,这个听着亲切。”
一旁的李老三有些吃味,冷哼一声表示不满。
不过有正事在,他也没有继续说些什么。
程诺笑呵呵道:“行,那我还叫你狗蛋儿吧,狗蛋儿,你说你和几个伙伴发现了坏人,而且还不止一个,是有这么一回事吗?”
狗蛋连连点头:“对,是有这么一回事,一开始我们以为只有些梁上君子,想着到我们家偷东西来着,可后来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老是找人问东问西,对我们家的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
文聪在旁边附和道:“狗蛋儿哥说的对,上次我从后门走,就看到有人在翻我们家倒的垃圾,在那里扒扒捡捡,也不知道在找些什么。”
李老三疑惑道:“捡东西?会不会是那些收破烂的蛮人?我听说没了饷银之后,那些人过得还不如平头老百姓,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文聪摇摇头,笃定道:“李叔不是这么一回事,那人什么都不要,就挑一些废纸,而且看他那穿衣打扮,根本就不像缺钱的人,后来悄悄留心观察之后,发现他什么地方都不去,就在我们家附近晃悠。”
这下李老三彻底紧张了,看着程诺问道:“先生,要不要我再请几个看家护院的伙计,养上几条大狼狗,要不然人家什么时候摸进来,咱们都不知道。”
程诺没有着急回答,蹲下身子与这些孩子齐高,继续问道:“这件事持续多长时间了?大概什么时候你们有察觉了?”
狗蛋儿挠着脑袋思考一会儿,回答道:“好像刚开春时,就有些感觉了,等我们确定后,本来想告诉先生的,可先生去了上海,再等等又去了欧洲,那些人就消失了踪迹,只是没想到最近他们又来了,而且人好像更多了。”
“更多了?”程诺的表情严肃了许多,不过又怕这些孩子担心,铤而走险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拍拍他们的肩膀又笑道:“没事,不过是几个小小罢了,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你们这种警惕心值得鼓励!”
听到这话,孩子们紧绷的表情立马松了,听到夸奖后更是乐不可支,之前的紧张也烟消云散。
不过大人毕竟是大人,将这些孩子们安置好之后,李老三赶紧小跑过来,对着程诺紧张道:“先生……”
“把门带上。”
“好。”
“嘎吱”一声,李老三紧张道:“先生,这些人恐怕不怀好意啊,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应对?不行真像我说的,找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过来,再喂上两三条狗,料这些人也不明目张胆得怎样!”
草纸上,程诺还在画着四合院的结构图:“这些人不是几个壮丁能解决的了,就算是手上再有力气,也挡不住暗地里放冷枪。”
李老三有些气馁:“那我们该怎么办,就这么看着什么都不做吗?也不是个事啊!”
程诺答复道:“这样,你后面不用接我了,直接全程送孩子们上下课吧。”
李老三有些不情愿,担心道:“可先生您的安危怎么办?孤身一身上下班,岂不是更危险,不行,我觉得不行!”
程诺放下笔,劝道:“事有轻重缓急,我自己心里有数,你去接孩子们上下班,不仅可以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还可以借着孩子的视角,去观看下这些人,我估摸他们不会都是来自一个团伙。”
“可是……”李老三还想说些什么。
可惜又被程诺打断了:“没有什么可是,你把蒋百里先生请过来就行了。”
听到这个人名,李老三脸上的不甘瞬间褪去,对于这位先生,他可是佩服得紧,一身都是本事,论保护先生的安危,绝对比他更厉害。
“好,先生我这就去把蒋先生给您请过来!”
“还有,借着唱代国歌有奖励,叫过来更多的人到附近,越热闹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