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8章 洪承畴的抱负(1 / 1)雪豹导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第228章 洪承畴的抱负

就在王宏宇继续旅途的时候,京城在邹元标取代赵南星之后,又有一系列人事任命。

帝师孙承宗升为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继续负责天启的教学。

这样也显示出朱由校并非要对所有文官动手,而是任用有才能、不抱团、有包容心的文官。

徐光启升为詹事府詹事,是詹事府一把手,官职正三品,与孙承宗一同负责教学。

两人教学侧重不同,前者多讲典籍、古今和北方地理风貌,后者多讲数学、农业和南方海外地理风貌。

两人又都知兵,前者熟悉九边,对于车营、骑兵、蒙古比较在行。后者熟悉南军和枪炮,对枪炮结构、战术等细致介绍。

两人还都是相对不结党、与武将能够融洽相处的人。

如此相得益彰,朝廷风气顿时开始务实。

除了两位帝师以外,还有其他官员的升职。

洪承畴终于熬出了头。

从刑部员外郎升职为浙江提学佥事。

这个职位是负责一省的教育和各级学校,一般由品学出众、见识广阔的人担任。

他是福建人,出任临省浙江的提学佥事,还很容易结交许多人脉,这对于擅于官场之道的洪承畴来说,当然是如鱼得水。

他得到升职调令时,一点也不表现出兴奋和喜悦,只是整了整官服,抖落些灰尘,无比澹定地接受。

这是我应得的。

之前我的才能完全被埋没了。

论政治抱负,自己要说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等一下……

洪承畴略微闭目思考,好像有一个人比自己还年轻,比自己升得还快,而且抱负似乎很大。

王宏宇……我的朋友,作为武将竟然能搞出这样的成绩。既是朋友也是我的竞争者,让我们比一比,看看我们谁日后成就更高吧

洪承畴非常擅于结交官场关系,跟东林党、浙党都还可以,与王宏宇也有合作和交情。

但这个世道终究是文官的,在他眼中王宏宇能对付传统腐儒。

但是跟自己这个不拘泥于传统经学,务实且擅于变通的真正聪明人比,还是差了一些。

这次朝堂的事,洪承畴自认为看出了端倪。

进入诏狱可能是一场戏。

一般人可不敢这么想,因为一听到诏狱就觉得会受到非人的折磨。

可如果他进诏狱没受折磨呢?

如果是王宏宇是借助天启的力量完成崛起呢?

优秀武将作为帝党,这是东林和文人们最害怕的事情。

洪承畴熟读兵法,觉得这种操作一般文人很难想到,自己却觉得有可能。

既如此,那要赶紧超过他。

从能力和人脉超越。

靠皇帝绝不如靠广大文人。

他觉得自己一定能真正领悟儒家之道,领悟文人可以触类旁通,通晓古今、天文、地理和军事,练成这样的本事,就不是王宏宇可比的了。

洪承畴升职了,还有另一人也升职。

贵州都匀的艾友芝,从主事升为襄阳府同知,算上地方上不小的官员了。

艾友芝心中感叹,果然是在朝廷有人才管用。

之前他任良乡县令时,京师没有多少云贵川的大官,根本没人提携他。

任期到了被本地大户和背后的官员排挤,任期结束后都没有后续任命了。

幸亏王宏宇给他关键支持,解决掉本地走私,带来邹元标即将返回的消息,才让他后续升到礼部做主事。

现在,恩师邹元标高升,好友王宏宇也一下子成了英雄,自己也升为地方大员。

官场啊……古往今来就这个奥秘啊

艾友芝兴冲冲地踏上升职道路。

对了,襄阳同知,跟王将军要去的郧阳比邻。

更重要的是,襄阳府虽然富庶,但是其上一层包括郧阳巡抚。

郧阳府……成化时期开设的府,现在也相对偏远,却专门有巡抚,还兼管富庶的襄阳府等要地。

王将军会在郧阳做出什么成绩?

还有郧阳巡抚听说也要换人了,会是哪一位呢?

希望不是腐儒就行……

……

王宏宇正在准备过黄河。

此时过河要靠船,自己的图书馆、兵马和庞大的骡马群,要运送好一段时间。

正好可以让一直骑马赶路的身体略做休息,稍微专注思考一会。

之前邹元标、徐光启升职了。

后续还会调整一些重要职位,让空谈的家伙靠边站,让一些有真才实学或者务实能干的官员顶上来。

天启一定会成为跟历史不一样的帝王。

但是,光寄托于一位帝王,肯定是不够的。

就算天启做到了成化,给自己的支持达到汪直、王越的程度,也终究是一时。

记得天启的儿子死于古今奇桉天启大爆炸。

王宏宇无奈一笑,这种爆炸按说应该就是火药爆炸,但威力太过惊人。

自己未必能解决掉呢

也因为这个因素,目前在京城所有产业,有意避开京城西南王恭厂一代。

天启的儿子就算躲过大爆炸,也还有落水等着父子俩呢,谁知道又会发生什么?

历史上,魏忠贤、客氏双保险,也防不住天启和他儿子的死亡。

最根本还是要靠自己。

就连天启皇帝都缺乏基础,现在寄希望自己能搞起局面呢。

对了。

他勐然想起,离开京城前,邹元标托艾友芝告诉自己,有言官在搜集自己的罪证。

孟彪、魏良卿那边也从市井中听到一些消息,有人在士子中传播谣言,说自己谄媚皇帝,做帝王的鹰犬爪牙。

即使一些清流大臣,也把我看做是帝党,纷纷敬而远之、背后唾弃。

王宏宇对此当然心里有数。

这些清流以及背后的流言,弹压是没法禁止的。

对于帝王还是文官,这个问题也不用太纠结。

核心思路很明确,自己对皇帝和文官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

他们哪个阻碍发展和进步,哪个阻碍华夏进一步崛起、哪个对华夏成为世界格局的中心阻力大,就反对哪一个。

自己有未来的知识,以及先知先觉的优势,现在文人们不会主动给自己巨大帮助,相反还有传统儒家的文人全力阻碍军事发展、技术进步、科技探索、经济全球化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