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3章 杨涟的试探(1 / 1)雪豹导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第243章 杨涟的试探

这位杨涟的书吏,正是最开始,在保定大牢里,被王宏宇把脸都抽肿那人。

他这次专程来收集王宏宇的黑料,结果财力有限、人脉也无,除了背后杨涟的招牌唬人,啥也拿不出手。

所以,保定的书坊、开封的工坊、周王暗中合作,他根本就一无所知。

直到跟着到了湖广……

“我家杨涟大人,是湖广的人杰,果然有人脉可用”

到头来也就是县里面长期读书的地主家,跟杨涟出身差不多,之前打过交道,这才给王宏宇下了个套。

结果,屁用没有……

那个县里主簿神神秘秘走出酒楼后门,左右张望观察了一会,确定周围只有些女子,没有男人经过。

“贼眉鼠眼的探子,量县令也没这个胆子,公然跟本地的我们作对”

他颇为得意地走了。

不一会,街上一位买菜的粗壮农夫,提着买的菜,走到一处宅子前。

院内打开一道逢,另一个女子让她进去了。

走到偏方内,一身蓝紫色苗族衣裙,头戴明晃晃饰品的美貌女子早已等候多时。

“秦千总,主簿在酒楼跟一人悄悄会面。”

秦灵脸色冷澹,好似冰冷到那日剐袁应泰时一般。

不一会又有几名健妇返回,分别禀告了调查结果。

“杨涟……闲的啊……”

虽然他是兵科言官,但有赵南星、高攀龙出丑在前,聪明的叶向高等立刻改为配合态度。

按说杨涟很聪明的一个人,竟然闲的派书吏来调查和找麻烦。

这好像很蠢啊?

秦灵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搜集好情报以后,秘密呈报给王宏宇。

“杨涟的书吏......”

听到秦灵介绍情报,暗地里有小动作的竟然是他,王宏宇也感觉十分诧异。

这个书吏两次行为都很不高明。

这么笨还手段阴暗的书吏,与杨涟的热衷正气、非常多智,又善于决断的形象差别很大。

是用人不当?还是......

王宏宇勐然想到了一个很不可思议的想法。

当年,杨涟是最彻底的太子一派,硬着头皮也要保护太子,插手福王“遇刺一桉”,要置我于死地。

这是做给别人看嘛?

不是。

而是秉承着他的立场和正义,为了太子的安危,采取即使违背良心和事实的行动。

现在看起来很不可思议。

但把自己放到杨涟的位置上,结合他一贯的行为,就知道他在搞什么。

“铮臣!”

他想表明自己是铮臣,甚至是为了正直而正直!

叶向高等人很聪明,杨涟也绝对不傻,那为什么明知天启支持自己、明知自己很有能力、明知此时跟我作对是自找苦吃,还要派笨笨的书吏来找麻烦呢?

可能性只有一个。

不放在杨涟这种清高文人身上,就想不明白的原因。

那就是告诉我们他是“铮臣”!

杨涟在告诉天启和我,我就是正直、我就是铮臣、我就是明知帝王之意,也要履行言官找麻烦的职责。

你天启如果不能容忍我这个铮臣,那你就当不了明君!

你王宏宇如果仗着皇帝信任,就对文人和言官跋扈,那不管你有什么样的能力,他杨涟不要命也要找麻烦。

这就是他派笨蛋书吏,在这种情况也要调查我的原因。

这就是杨涟这种人的逻辑。

不符合常理,却能感动他自己。

以海瑞为偶像的人吗?

在试探天启和自己有没有心胸?

想多了

王宏宇想借用后世最知名之一小说里面的一句话,告诉杨涟怎么看这种行为。

“主不在乎。”

儒家官场内的游戏而已

真以为有时间去扮演明君、能臣和铮臣的角色吗?

杨涟有一件事没太明白。

那就是并不是只有文人可以当官。

并不是官场都要按照这一套规矩。

因为只有文人当官,一直用这套官场规矩,对华夏成为此时世界执牛耳者,是有严重阻碍作用的。

王宏宇别的都可以谈谈,就是华夏崛起这件事,跟谁都不会让步。

“让他自己去扮演什么铮臣,我们不用理会。”

王宏宇思考这些以后,跟秦灵说了出来,给出自己无视他的应对想法。

秦灵有点诧异,按说这种情况可以给一些警告,也可以表现出可以接收言官的批评监督。

选择完全无视,这还真是与众不同呢。

“对方会不会恼羞成怒?”

“不会反而觉得我们很笨,认为我方要么没侦查到他的书吏,要么日夜辗转猜测我们在想什么。”

此时的官场已经发展非常成熟,任何套路都有一一对应的办法。

无套路,才能让对方懵逼。

“保持调查,依旧不动声色,如果对方做一些出格的事,出面阻止即可。”

“是。”

秦灵按照王宏宇的命令执行,她手下负责情报的人,有男有女,有的善战,有的善于经商。这是石柱土司,在朝廷里无权无势,为了不被文人官僚给坑死,专门组建的精锐。

现如今半数在秦良玉那边,半数在秦灵这里,当然秦灵这里的也就是浑河军的。

所以她的职位虽然不及张名世和秦民屏,作用却一点不比他们小。

这种小插曲以后会是常态。

各方势力都会想试探自己到底是什么态度。

可等到进入郧阳的大山里,那就不是他们想找能找到的了。

离开了武当山,终于踏上了郧阳的地界。

从均州沿着汉水向西北70里,就是郧阳的府治郧县。

此地群山环绕,到处都是一块又一块凸起的小山,山上植被极其茂盛,耕地数量自然有限,很多人家都是直接从山上开辟类似梯田进行耕作,耕作的难度远大于平原,产量自然也要低上许多。

但是矿产资源丰富,而且许多都没被开发出来。

郧阳是少数不在边疆,却开发比较有限,潜力非常巨大的区域。

这个地方在秦汉时期叫做上庸,这个名称对于接触历史稍多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此时称作郧阳,未来则叫做十堰。

虽然历史悠久,但这里从元朝开始,就经常有大批流民聚集。

明初也是,直到成化年间平定叛乱,设立郧阳府。

此处开府百年,依旧人口不多,正适合王宏宇大展身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