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陆家。
陆逊也听到了甄家解答出来了那道题,一时间有些呆滞。
“甄家甄宓,怪不得不如青州找刘子昂,世家的小姐岂是这么容易能出来的”,陆逊喃喃自语道。
陆逊躺在船上,漂流在长江水上,当然后面还跟着一些时刻准备好打捞他的人,不然掉进长江里陆逊可游不上来。
躺在小船上,晃晃悠悠开着,他的妹妹已经找到了,甄家甄宓,现在的年龄也就十几岁,还有几年的安稳时间,不用担心甄宓会嫁人,正好等着投奔了孙策,横扫了长江,将来也有面子去见他妹妹啊。
“来人,接我上船”,陆逊起身对后面喊道。
“少爷,您不躺着晒太阳了?”,一个小人带着船过来,屁颠屁颠的接陆逊上船,边走边说道。
陆逊爬上了大船,嗯,具体有多大呢,比后世的轮船小一些吧,陆逊这几年的研究成果,就是脚下的这一只大船了。
机械制动,齿轮动力,比以前的船快了不止一倍,陆逊相信有了这些船的存在,肯定能让孙策如虎添翼。
说到造船业可能大家都会想到今日的中国建造航母,清朝建造北洋舰队,明朝郑和下西洋,唐宋元三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显然这些盛况的发生都是以造船业发达为前提的。那相比之下,三国时期的造船业其实不是很强,从地理形势来看,造船业的发达与否主要依据水域,而南人喜水的特性也注定视野多集中在南方,造船业发不发达显然只能以长江流域的东吴和荆州地区进行判断了,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赤壁之战。人们往往集中于赤壁之战的以少胜多和军事、历史意义,却从不以此关注三国时期的造船业,东吴的造船业发展其实还是很好的,之前比蜀汉和曹魏好。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在长江流域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水战。当曹操平定北方,率领80万大军,实际为20万挥师南下,意图一统天下之际。无论曹操,还是刘备、孙权都积极发展水军。曹操接受荆州水军大部,整合水军约7、8万人,进据长江北岸乌林一带刘备令关羽操练水军万余人,据于夏口,孙权着周瑜率东吴水军三万余人屯守于长江南侧赤壁一带。孙刘抗曹的大势自此形成。
刘毅想起当时铁索连舟如履平地的场景就想笑,曹操为使不善水战的北人习惯坐船,将每个舰船的首尾相互链接起来,以使如履平地,减少行船过程中的颠簸。而能够承载号称80万,即使是20万大军的战船,在渡江时的战线将会拉很长,而首尾链接过程中的战船整合体究竟如何进行战术操作,才能不使这个战船集合体在行进过程中造成部分被拖动转弯的船只不会沉水,这些在在需要今人都难以理解的造船业进行解释,可见三国事情的造船航行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底蕴,只不过人们无心关注。
东吴不但拥有令曹操、曹丕父子敬佩的长江水军,还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海军,航路遍及于东海、黄海、渤海、南海之间。
东吴以水师立国的军事思想,源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首先,有一条从黄海到南海的漫长海岸线其次,境内有长江、钱塘江各种江,以及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江大湖,而且连接成网。另外,吴与魏、蜀基本上以长江、湘江为界,争夺要地的战争多以水战为主,建立强大的水军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当然,所谓“南人善水,北人善马”,民风也为孙吴创建强大水军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实三国里的孙权挺有雄心壮志的,如果按照世人对他的评价,只想安居东吴,那怎么可能会注重骑兵的发展,只训练海军守家不就行了,孙权也有北望的野心,但是却一直没有机会,从前面提到孙权也很重视骑兵就可以推断出来。
刘毅想起后世东吴最出名的是大都督,东吴水军大都督可不是浪得虚名,三国东吴的主力还是水师,发达的炼铜、炼铁、煮盐、纺织等工业,为东吴造船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足够的技术力量。当时的东吴造船业已经达到了非常领先的水准,曾经在广州出土了东吴的陶制船模,船模从船首到船尾有八个横梁,八根横梁说明有八副隔舱板,它们把船体分成九个严密的分舱船舱。这就是用横梁和隔舱板形成的分隔舱结构造船技术。船在航行时,即使有一两个船舱受到破坏进水了,水也不会流入其他船舱中,船也不会马上沉没。进水的船舱可以抓紧时间抽水、堵塞漏洞和进行其他修理,并不影响船的继续航行。
东吴的海船还用上了先进的多帆技术,在多帆桅船上,斜移的帆面各自迎风,后帆不会挡住前帆的受风,大大加快了船速,这种船自南海乘风航行至大秦只需一月,东吴的海船高大精美。嘉禾三年,吴遣使者谢宏、中书陈恂拜句骊王宫为单于,其海船回程时载马八十匹犹称为小船。据记载东吴造的战船,最大的上下五层,可载三千名士兵。孙权乘坐的“飞云”、“盖海”等大船更是雄伟壮观。在海上的普通大船也要长二十丈,高出水平面二三丈,载六七百人,装万斛。东吴的造船业不但技术先进,而且还颇县规模。当时东吴的造船中心在建安郡的侯官。紧靠闽江,直通东海,林木丰盛,交通便捷,东吴在当地专门设有典船校尉,掌管刑徒造船。既然拥有了如此规模的船舰,当然要好好利用。东吴在孙权时代常常泛海远航,便不难理解
其实三国的东吴战争并不是他们的主题,可以说主要是航行贸易,东吴的泛海远航,影响最大、意义最深远的,当属夷洲和亶洲之行。
夷洲在什么地方?虽然历来都有争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夷洲即今日台湾。夷洲的方向、地势、气候、风俗与台湾极相似,舍台湾外无可指,且近时日本人曾在台北发现指掌型之古砖,推其时代即属于三国,故夷洲之为台湾,绝无疑义。
亶洲是今日的日本,古代的国,历史上也有过流求之名。然而当时东吴对夷洲和亶洲的认识并不多,虽些有不少亶洲人直接渡海到东吴的会稽通商,东吴也有人航海被大风吹至亶洲的。古代夷洲和亶洲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仙人居住的地方,秦皇汉武曾先后派遣人马去那里求虚无飘渺的“不死药”,可孙权想的似乎不是“长生不老”,主要原因还是在希望把两地的土人强制迁徙到东吴来增强国力。
派遣舰队前往夷洲和亶洲,遭到重臣陆逊和全综等一致反对,他们认为水土民风都有很大的影响,很难把那里的百姓迁移过来但孙权并没有听从,毕竟东吴地广人稀,太需要人口资源了,还是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带领甲士万人泛海远航。舰队先南行至夷洲,掳掠夷洲土人数千,其后东行亶洲。但是不出陆逊全综所料,因为路途遥远,没有现成的航海路线,或许还因为缺乏今日航海所必须的天文、气侯、数学等知识,甚至还有可能没有罗盘等导向设施,在航行中又因为水土不服加瘟疫,大部分的土着直接。舰队在海上颠簸了一年后还是没到达亶洲,最后于吴黄龙三年二月,返回东吴。
但是航行没有成功也需要有一个交待啊,毕竟花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总得给大臣们一个交待吧,谁承担责任?孙权好歹也是一国之主,总不能让他背锅吧,于是去航行的人遭殃了,大家都懂这种操作,但此役是大陆王朝开始经略台湾的一件大事。说这次军事行动促进了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的交流,大陆把先进的生产工具传入台湾,有助于台湾高山族先民从石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虽嫌拔高夸大,但也并非信口雌黄,而且事实上这也的确是有史以来大陆与台湾大规模交流的第一次记录。此次航海,最直接的意义,还在由于上万甲士到达夷洲,而且停留将及一年,大大增加了吴人对夷洲的了解,有助于以后进一步渡海去台开发。从此大陆人民渡海东去者渐多。东吴和亶洲的交往也并未因此断绝。
谈到东吴的泛海远航,不能回避孙权经略辽东的失败事实。
没有强有力的水军作后盾,孙权不可能动经略辽东的念头。辽东虽然是魏国的势力范围,但由于路途遥远,曹魏鞭长莫及,实际上一直是公孙一族在那儿当土皇帝。孙权出于战术考虑,希望与之结盟,让他成为北抗曹魏的犄角。早在建安年间就派遣使者渡海去辽东联结公孙康,结果使者脑袋被公孙康剁了,两家结仇。太和二年,也就是228年,公孙康之子公孙渊从其叔叔公孙恭处篡位,成为辽东的新统治者,他担心自己的位置坐不稳,便一边接受魏国的封爵,一边又主动派遣使者向孙权示好。于是东吴的舰队又出现在辽东和江南之间的海面上。
其后几年,孙权的船舰频频来往于东吴与辽东之间,东吴和当地居民土着大做生意。吴嘉禾元年三月,孙权组建了规模“浮舟百艘”的舰队,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为统帅,前往辽东。不幸消息被魏侦知,当时魏汝南太守田豫正督青州诸军从海道讨伐公孙渊,魏明帝认为东吴人数众多,又在海上,害怕田豫碰上东吴的舰队吃亏,于是下令田豫罢兵。但田豫认为当时已经是秋季,海上风急浪高,吴军归师肯定会靠岸行驶,而东面没海岸,只有西赴成山,成山又没有藏船之处,于是就派出部队占据有利地形把守成山。“徼截险要,列兵屯守”,九月,周贺等从辽东返回,船至成山,果然遇到恶风,“船皆触山沉没,波荡着岸,无所蒙窜”,田豫率军突然杀出,周贺被斩,上岸士兵均被俘虏,裴潜幸免于难。
田豫这一闷棍,打得孙权是血本无归,孙权当然是痛心的。可一个月后的当年十月,公孙渊派遣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称藩于孙权,并献貂皮马匹等贡品。这下又激起了孙权的辽东情结,于是先在嘉禾二年233年正月下诏“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来个大赦天下,随后便在三月,派遗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为使者,将军贺达等率领大军万人护送宿舒、孙综回辽东,同时携带金宝珍货、九锡备物赏赐公孙渊,并封公孙渊为燕王。是年六月,东吴舰队顺利抵达辽东沓津,张弥、许晏与万泰、裴潜将吏兵四百馀人,赍文书命服什物,来到襄平。万泰、裴潜另外携带大量货物,来购买战马。贺达、虞咨率领馀众在船所。那知首鼠二端的公孙渊早已变了心,他背信弃义,“恐权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弥、晏等首”。东吴大军被斩首三百多,受伤落水被溺死二百多,剩下少数或散走山谷,或藏窜饥饿而死。吴赤乌元年238年,公孙渊竟然派使者再次前来“称臣于吴”,孙权出于抗击曹魏的全盘战略需要,也不念旧恶,第二年三月,又派遣使者出使辽东,这就是公孙渊和孙权分分合合的故事了。
东吴经略辽东之举总体而言是得不偿失,损失惨重,三国鼎立的形势众所周知,东吴与西蜀在没有消灭曹魏大敌的前提下,偏安是不会有出路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孙权与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相同的。东吴优在水军,与敌相搏能占上风者大抵在江滨,至少也得力于水军的支援,倘在内陆腹地,即使取胜了也不易持久。这就不能不使孙权产生运用水军优势,由海道觅口岸北伐的谋略或至少可以从海上夹击以收对敌牵制之效。而要利用海道,则在辽东获得据点无疑能得形胜。事实上当时的公孙渊的确对曹魏怀不臣之心,诸葛亮一死,司马懿无西扰之忧,马上不辞远征,吃掉了这一心腹之患,也可资证明。只可惜孙权限于地理上的劣势,加上遇到的公孙渊是毫无信义可言的军阀,当然,孙权选择的时机也不十分恰当,孙权在辽东问题上不管成败利钝,不顾陆逊、张昭等重臣力谏而一意孤行,不排除他性格中存在的“昏虐”、“暗塞”、“无道”缺陷,但总的说来还是他不甘偏安、积极进取思想的反映。何况“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孙权这一奋力拼搏,客观上却开辟了由东海至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航线,自秦汉以来未能形成的大东北与大东南的直达航路得以贯通。后世晋朝南渡,就是通过这条航线派遣王齐、徐孟一行渡海北上连接辽东慕容氏,而六朝时期亦是由此航路频繁与朝鲜半岛诸国贸易。因此孙权此举损己利人,做出了一些贡献。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登皇帝位,称吴大帝。同年秋九月,东下定都建业。经过数十年不断努力,东吴国力迅速发展,造船业更是如日中天,不但西蜀“门泊东吴万里船”,而且东吴的船队还纵横南海,扬威欧亚。
珠崖、儋耳均在海南岛上,汉时为两郡共十六县,珠崖郡治在琼山县东谭都,儋耳郡治在儋县义伦。早在吴黄龙二年,孙权就看上夷州及朱崖,欲遣偏师取之。但因为夷洲、亶洲之行的得不偿失,对朱崖之行也暂时搁置。其后东吴舰队一直往返于长江口和辽东之间,无暇南顾。事隔十二年,东吴海军终于有功夫向南海进发了,孙权派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率兵三万自海上远征珠崖、儋耳,重将两地纳回东吴版图。是年壬戌,孙权复置珠崖郡,领徐闻、朱卢、珠官三县,属交州。
当时,南方有一个叫交州的地方,三国时,已成为南海诸国对我国贸易的主要中心。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践阼,孙权使命称藩,魏文帝封孙权为吴王,“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交址太守士燮卒,其子士徽作乱,被东吴广州刺史吕岱“督兵三千人晨夜浮海”而灭,从此交州之地彻底为吴所据。同年,吕岱派遣从事前往南海诸国,宣扬吴国声威,促使诸王,各遣使奉贡,东吴的水军征南讨北,也成就了几位大都督,这个以后再提,东吴大都督,曹魏八良将,蜀汉五虎上将可不是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