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告老还乡,平陵郡一时皆惊。
郡守王一林大人现年不到六十岁,按照当朝规制,郡守一级要到七十岁才可以正常的告老退位,若要提前退休,必须得是皇帝首肯。王大人提前告老,必然是有特殊的原因,难道是王大人厌倦了官场,想要提前隐退?还是得罪了什么厉害人物,不得不告老避祸?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
郡守府中,王一林望着打包完成的行李,心中怅然。
十几日前,一封二皇子送来的手书,让这位在官海沉浮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一阵心悸。二皇子的信很简单,仅有寥寥几字:树大根深,当思圣意!
王大人在平陵郡守的任上已有十年,因为做事果决,敢想敢干,平陵郡在他的治下百姓守法,官员自廉,为此皇上曾特意表彰。
但就是为了保持官场的清净,十年来王一林从未让朝中大佬安排的官员入驻平陵郡,所有郡府、地县任用的官员,都是由郡守亲自选拔考核,然后上报朝廷批准任用。
此番二皇子写给自己的信,意思很明确:你王一林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土皇帝,圣上很不满!
王一林年过半百,虽然是地方大员,但对朝廷中的尔虞我诈也深知其中厉害。既然二皇子把话说得这么明白,那么必定是想让这平陵郡换换主,安插进二皇子的嫡系。
不管皇上怎么看待自己,这二皇子肯定是容不得自己了。官场混了这么多年,王一林知道跟这些朝中大佬作对,自己无倚无靠,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思虑再三,最终还是觉得告老还乡,远离这是非官场。
至于皇上那里,既然二皇子想让自己走,那他肯定有办法让皇上放自己走。
果然,上书请辞没几天,皇上便下旨同意了王一林的请求,还赏赐了金银布帛,以彰功绩。
王一林收拾完行李,在郡府默默地转了一圈,这才领上家眷,依依不舍而去。行至城门外时,平陵郡郡府官员早已等候在此,各地县的县令也一个不少,尽皆来送。
王大人眼圈红红,但一言未发。这些官员都是他亲手提拔的,如今他一走,平陵郡的官场必定天翻地覆,到时谁走谁留都说不准,几个关系亲密的同僚估计更是凶多吉少,王大人心里有愧!
默默地送了一阵,王一林摆摆手示意大家留步,独自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大家一阵唏嘘。
几日后,新郡守便走马上任,正是当朝左丞相司马大人的得意门生,曾任太仆丞的赵恒赵大人!
这赵恒的父亲与司马平是故交,两人曾同朝为官,关系匪浅。赵恒更是从小便拜司马平为师,后经举荐入朝为官。
虽然能力平平,但是有司马丞相这棵参天大树罩着,赵恒也是混的如鱼得水,不到十年的功夫便任上太仆丞,如今更是由司马平和二皇子共同举荐,成为平陵郡的郡守。
赵恒对司马大人,绝对是忠心贯日、一片赤诚。司马大人交给自己的任务,自然也不敢怠慢。
上任第二天,赵大人便发文指示,所有郡府官员和地县县令,全部重新评价考核,有能者上,平庸者下,考核办法由郡府出具,考核后的官员调动也由郡守大人最终决定。
明眼人一看便可看出,这是清洗旧官,替换新血的手段,平陵官场一时人人自危。
官场的地震,对俞沧来说当然是无所谓的。
自己一个小小东昌县的师爷,说好听点是手里有点权的县吏之首,说不好听的叫高级临时工,任免完全是县令大人一句话的事。管你郡守是猫大人还是狗大人,只要别是个只知搜刮百姓的贪官,那就跟我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倒是王县令、公孙县丞和俞县尉这东昌三巨头天天念念叨叨,对这官场剧变品头论足、各抒己见。
俞沧已经全身心的扑到了一项造福全县百姓的伟大事业上——人工造渠,升级灌溉。
耕田种地是农民们的头等大事,俞沧的灌溉升级计划自然得到了全县百姓的大力支持。
俞沧召集工匠,根据自己绘制的图样先后制造出了水力翻车和人力操作的螺旋泵,都是从河流等水源处取水的简单设备。经过实践,几种取水设备都是操作简便、制造简单,普通百姓学一次就可以上手操作。
俞沧又选中一块较大的田地作为试验地,沿农田边缘架设高空管道。引水的管道全部用劈开的粗竹筒搭接铺设,架空的支架用粗木杆制作。这样就制成了一条架空的人工水渠,其间又用较细的竹筒分出了小支线,像毛细血管般遍布于农田中。
人工水渠的源头在水源地,使用先前制造的翻车或人力螺旋泵将水提升到架空水渠的高度后,水便沿竹筒一直淌到农田,可谓省时省力,灌溉效率大幅提升。
俞沧的试验人工渠一经试验成功,当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东昌百姓每日来试验田看热闹的络绎不绝,对这种不需人力便可将水引到田间地头的灌溉系统更是交口称赞。
几日后,俞沧宣布成立利民木器坊,专门生产水力翻车、人力螺旋泵等提水设备,同时也生产架空沟渠所需的竹筒、架杆等一应配件。
由于生产过程繁杂,产品价格昂贵,木器坊直接将各个村集体作为销售目标。各个村落的农田一般比较集中,只需要建设一套供水系统,即可各户轮流使用,而购置费用由整个村子的各户平摊,每户也用不了几个银子。
木器坊更是承诺,只要买下设备及配件,后续的灌溉系统安装、调试以及操作培训等,全部由利民木器坊承担,且保证一年内正常使用,如有问题,包赔包换。
利民木器坊一时声名大噪。东昌县九乡十二城,村落何止一二百,上门求购的村长们差点踏破了门槛,仅仅三天时间不到,木器坊便接到了接近一百个村子的订单,光定金就收了白银三千多两。
俞沧很惆怅,人家本来想好好为乡亲们做点贡献的,奈何不经意间随手就把银子挣了。知识就是金钱,这话说得,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