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已解锁新的可提升菜品:川菜-夫妻肺片。”
“宿主已解锁新的可提升菜品:川菜-蒜泥白肉。”
“宿主已解锁新的可提升菜品:川菜-棒棒鸡。”
“宿主已解锁新的可提升菜品:川菜-水煮鱼。”
……
“宿主已解锁新的可提升菜品:川菜-虾仁冬瓜汤。”
“宿主已解锁新的可提升菜品:川菜-酸辣土豆丝。”
十一条关于解锁的系统通知,排列得整整齐齐。
“说明:菜品获得的经验值高低与食客潜意识里的美味程度呈正比。”
“老妈蹄花经验值+12。来自:宋雨柔。”
“老妈蹄花经验值+9。来自:宋雨柔。”
“锅巴肉片经验值+7。来自:林荷举。”
“锅巴肉片经验值+8。来自:林荷举。”
“蒜泥白肉经验值+6。来自:杨振华。”
……
“水煮鱼经验值+191。来自:张梓宇。”
……
“酸辣土豆丝经验值+3。来自:宋红旗。”
解锁通知后面的消息,全都是各种菜品获得的经验值,杨逸把整个页面一拉到底。
杨振华和宋红旗等人都是川厨世家传承的大厨,林荷举、王芬莲吃惯了他们做的菜,觉得杨逸做菜的水平一般,给出的经验值不高太正常不过。
毕竟大家清了盘子,只给杨逸留了点汤,已经很给杨逸面子了。
宋雨柔吃水煮鱼的时候,给的经验值倒还略高一些。
最让杨逸震惊的是已经回家的张梓宇。
他吃得少,却贡献了海量的经验值,其他五人加在一起,都没他多!
小朋友,你到底经历过什么?
你不会是吃着凉皮炖鱿鱼和糊了的肉长大的吧?
看完系统通知,杨逸点击左上角的“←”符号返回数据面板,再点击“领取”按钮。
“叮,经验值领取成功!”
经验值选项的经验槽内,已经累计了2617点经验值,升级按钮变成了绿色。杨逸伸出食指戳了一下。
“叮,升级成功!”
属性面板上的等级,从0变成了1,升级的按钮变成了灰色。
升级完成后,数据面板刷新,杨逸的属性发生了变化。
属性面板:等级:1。
经验值:1617/2000。(升级)。
美食脑洞:0。
美食悟性:0。
技能:无。
成就:无。
物品:无。
五维属性:食材驾驭:127/1000。(普通)。
刀工驾驭:369/1000。(普通)。
火候驾驭:250/1000。(普通)。
营养驾驭:89/1000。(普通)。
美感驾驭:194/1000。(普通)。
(当前等级为1,等级提升后,可增加五维属性1点。)
菜品:八大菜系:川菜:酸辣土豆丝(3/1000)(普通)。
(可点击帮助以获取帮助。)
(帮助)。
夫妻肺片(201/1000)(普通)。
蒜泥白肉(193/1000)(普通)。
棒棒鸡(205/1000)(普通)。
水煮鱼(6/10000)(稀有)。
老妈蹄花(411/1000)(普通)。
锅巴肉片(301/1000)(普通)。
(略)。
……
细分菜系:无。(请宿主进行烹饪,解锁菜品。)
主线任务:1.宿主的愿望:拥有一间自己的小店。
支线任务:无。
(升级奖励一次美食脑洞挖掘机会,请点击挖掘进行挖掘。)
(挖掘)。
杨逸点了一下帮助,系统进入了一个类似于说明书的界面。
“菜品分为普通、稀有、史诗和传说四大品质。传说之上,还有最高品质,金色传说。”
“除传说品质外,普通、稀有和史诗三大品质的美食,都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消耗美食悟性,强行提升美味程度,添加特殊的金色前缀。”
“普通品质只能升级为金色普通,其他品质以此类推。传说品质无法升级。”
“单次升级只能提升一份菜品的美味程度。重新烹饪本菜品时,依旧以宿主真实水平为标准。”
“食客食用菜品将会带来经验值。每当菜品品质提升后,宿主再烹饪本道菜品,色香味将会大幅度提升。”
“系统等级所用的经验值,等于全部菜品的经验值总和。”
说明书界面的内容并不多,大概就讲了讲美食品质和经验之间的关系。
杨逸明白了系统存在的意义。它对杨逸绑定系统后表现出的厨艺,给出了一个全方位的判断。
“张梓宇和宋学姐还真给面子,水煮鱼竟然硬被他俩吃成稀有品质的了。”
杨逸猜测,宋雨柔应该挺爱吃鱼的。
“做了十一道菜,我的五维居然没有涨?还是五维不能靠练习来增加?这不合理呀。”
杨逸觉得奇怪。
五维属性是食材驾驭、刀工驾驭、火候驾驭、营养驾驭和美感驾驭五大属性,是系统评价杨逸厨艺的主要标准。
五维数据与系统经验、菜品经验无关。
杨逸推测,自己的五维属性越高,做出的菜色香味和营养就会越好,食客吃得越开心,能贡献出的经验值也就越多。
“美食脑洞和美食悟性也全都是0。它俩有什么用?怎么往上涨?”
杨逸纳闷。
“哦,这里可以挖掘美食脑洞。”
杨逸伸出右手食指,点击了系统最下方的“挖掘”按钮。
“叮,系统已开始挖掘美食脑洞。”
系统提示音响了一声,“挖掘”按钮消失,变成了“挖掘中”三个字,“中”字的屁股后面还跟着半截省略号,三个点一闪一闪的。
杨逸也不知道系统会挖到猴年马月去。
杨逸还发现,最小化系统后的虚拟电子光屏,还有些别的小功能。比如可以实体化成一个打火机、一块手表或者是一个小手电筒。
系统还有一个静音选项。如果杨逸选择静音,那每一次出现新的消息、增加经验值的系统提示音,就不会在杨逸的脑海中响起。
杨逸加入的社团桃李文学社,副社长名叫杨陆,和杨逸同寝室,在起点写网文。
杨逸记得他以前说过,写系统文就要靠那一声“叮”来水字数。
杨逸接受了副社长的意志,没有选择静音。
杨逸和杨陆没准五百年前是一家,俩人姓氏相同,在寝室和社团里却很难被叫错。
无论谁喊杨陆,都会亲切地叫一声“陆”,然后添一个语气助词“哇”。
而杨逸凭借高超的厨艺,被身边的同学尊称一声“逸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