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八十四章 下山(1 / 1)柒月又小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道士也急了,这平常师兄们可懒得听他吹道法,凡人又不懂,今日好说歹说碰上个相得益彰半斤八两的,也让他过过好为人师的瘾啊。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与怪异可互相转变,善良与邪恶也能彼此循环。

小道士追了上去,这个老头牵着牛倒是一步都不肯停,好在小道士一心三用,一边倒着走路,一边碎碎念的拉扯着这个老头子说道。

“好人与坏人?人与妖呢?”

“今天的好人,兴许是明天的坏人,从前的坏人,也许现在做了好人。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人与妖也没有不同,在我的感觉中,只是人有了所谓的道德标准,长相标准。人认为是人,是因为冠冕堂皇,有手有脚,会穿衣服,身上没有毛。如果妖变形成了人的模样,本质上别人区分不了。”

“继续说.....”老头子拍了拍牛屁股。

“所谓阴阳也是如此,阳的极致是阴,妖怪的极致是人,人的极致是妖。”

“若人做了穷凶极恶的坏事,与妖无异,若妖做了人的好事,那与人何异。”

“你从哪里领悟的这个道理?”老头终于停下来,这一停小道士差点踩到田里,他丝毫没有经过大脑说道:

“就村子里的这些家畜。”

“家畜?”

“对啊,我和你说,前些年的时候地主要我重八哥杀那牛,那地主家的牛我也见过,一头母的,地主家拿来配种生牛犊的,重八哥呢以前有只狗崽,没奶喝就偷偷让那母牛喂着,那狗长大了就把母牛当妈了,那地主让我重八杀那牛的时候,那只狗突然就通人性的跪着不让我重八哥杀。”

“哎,我第一次见到狗流泪,我以前一直觉得只有人会掉泪。”

“我那时候脑子里就觉得吧。人与妖无异。”

“善复为妖,善复为妖,这几个字就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觉得重八哥,地主,那一刻是人却成了妖,那只狗是畜生,却成了人。”

“你当真了不起啊。”老头子对着他拱拱手。

这让小道士莫名其妙:“为什么?”

“道家常说,童蒙,成蒙,读蒙,三种人你知道吗?”

小道士点点头:“知道啊,师父也说童蒙最好,一教就会。成蒙呆笨,自以为是,读蒙可怕,反反复复,毫无坚心。”

哈哈哈。

“没错。”

“成蒙就像是已经得道的道士,已经熟读四书五经的书生,自成一派的武功家,有了成就就会陷入自我满足,自我定性,后续即便学了天大的道理,也只是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

“童蒙最好,天大地大,什么都能看到道理,老头子我今日也是成蒙问童蒙,获益匪浅。”

嗯。小道士连连点头,甚至乎忍不住伸手拍着这老头肩膀:“很不错很不错,你身上有当年孔子见两小儿辩日的求知和谦虚。”

“以后你道法肯定会更进一步。”

“加油努力。”

哈哈哈。

“就此别过。”

论道结束,小道士只觉得内心膨胀,心满意足的和这老头拜别。

而这牵牛的老头与小道士南辕北辙,却诡异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半山腰上,他一边随意牵着牛上山,一边将地上一节节莲藕捡起来凑起来。

待收拾的七七八八,一阵金光闪过,哪吒的身形便再度出现。

“怎么样,坚持了半株香没?”

“十个照面,便将我拆的七零八碎了。”哪吒叹了一口气翻身躺在了牛背上。

“那可难了,要杀王禅便要一炷香时间加十万天兵祭练诛仙阵,撑不住一炷香都是白搭”

“似乎看来需要西方佛教一同出手......”

老君若有所思的考量着,一边牵着牛儿掉头下山,牛儿的铃铛响着,翘着二郎腿的哪吒抬头看着天空一言不发,眼神里充满了迷茫。

“张天师对我还算不错,当年这幅荷花肉身还是他愿意给予的”

“若是可以真不想走到那一步。”

牵牛的老君呵呵笑着,他总这样,凡事挂着和蔼可亲的笑脸。

只是此时面前多了一位主人前来絮叨。

“上相......”

张道陵与老君拱手一番,像是随意问道:

“老君来了也不坐坐便走......”

“哈哈,叨扰了。”

“不知老君此来何为。”

“昆仑山等不及了。”

“这个孩子,当真是培养的极好。”

老君看似漫不经心的话随意便带了过去。

“老夫明白了。”

“上相不会舍不得吧”

让老君没想到的是张道陵答应的如此痛快,原本以为会有一番扯皮。

“始终要放手,您既然来了,便也是时候了。”

张道陵望着远方的小道士,此刻他正开心随手挥出一道剑气斩落树枝,蹦蹦跳跳回到道观。

“择日不如撞日吧。”

老君若有所思望着那个孩子消失的背影,随后恍然大悟。看样子张道陵准备推一把这几个年轻人了。

“未来如何全凭造化。”

“上相还是一如既往神秘莫测啊。”

不仅把难题推了,还将祸水推得远远地。这番巧妙,果然是张道陵。

他抱拳而向张道陵,随后二人擦肩而过,分别之际,哪吒在牛背上撇了一眼偷偷看向张道陵,神情中五味杂陈。

夜间。

陈抟师兄难得精神劲十足的来到小道士身边:“走走走,发生大事了。”

“什么大事?”

不等小道士穿好衣服,便被拉去了厅堂。

厅堂里聚满了人,不仅仅平日里少见的师兄们难得齐聚,连便宜娘亲和吕天奇也来了,即便连师父也在。

心中一阵预感,小道士察觉似乎真的发生什么大事了。

“师兄都在。”

“师傅。”他一一?礼,随后毕恭毕敬面向张道陵。

“小柒,你该出发了。”

“什么出发?”

“下山历练。”

此话一出,小道士差点兴奋的原地跳起来。

所有师兄学艺有成都会下山历练。

这是天师府历来的规矩。

道士入红尘修行,是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其一,红尘乃炼心之境。在喧嚣复杂的尘世中,通过在红尘中历练,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然,如面对金钱利益能做到视之为身外之物,懂得舍弃与谦让,这便是对心性的磨砺,可锤炼出坚定的道心。

其二,红尘是悟道之途。世间百态、人情冷暖皆在红尘之中。在与人们的交往互动中,体会着众生的喜怒哀乐,感受着人性的善恶美丑,从而更深刻地领悟道的真谛。通过帮助穷困之人走出困境,在救济利物的过程中,践行着道的教义,明白功遂身退的道理,进而对道的理解不断深化。

其三,红尘可积累功德。真正的行善积德并非表面功夫,而是要心存善念,将善念与善行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在红尘里,有更多的机会去行善。

总之,入红尘修行,是将道的理念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尘世的烟火中修炼身心,感悟大道,积累功德,以达到更高的修行境界。

特别是天师府十杰,每位下山前都是寂寂无闻,下山后显名天下,名震三界。

例如左慈师兄戏耍曹操,魏辙师兄培养张良这厮千古名人,张若虚师兄孤篇盖全唐等等等等.....

幸福来的太突然了,一想到自己可以毫无拘束在凡间修习,说不定被哪个识货的看上聘请为高官爵位之类的,亦或者成为大将军之类.....

小道士就感觉高兴到天旋地转。

毕竟他师门里的师兄,个顶个都是在凡人王朝里做过高冷官爷。

不说其他,便说这近些的张载师兄和邵庸师兄便是宋朝出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光是这些便可史策留名啊!

未来别人怎么称呼他呢?

我去,我还没名字和道号啊,只有一个三疯的绰号。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他心里还开心着,张道陵冷水泼了过来。

“你这次有些不同.....”

“你要去西方传教。”

啊?

天塌了。

“西方多为蛮夷,不开化,这你知道?”

张道陵的话传来,小道士哭丧着说道:

“自是知道,道家历代经典祖训,包括典籍都说蛮夷不可开化.....”

蛮夷啊,天生就好像笨蛋一样,听说经历过两次大传教,第一次是十二上仙,第二次则是金蝉子传教,两次传下来,越传越邪,越走越偏了他们。

“你出生时师傅答应过西王母,希望你传教一番道教经典,教善他们的子民。”

“此为其一。”

“其二呢?”

“祖龙死而地分,此为其二。”

张道陵淡淡开口:

“天下龙脉出昆仑,当年汉高祖斩白蛇,白蟒说:“你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汉高祖便一剑把白蟒从正中间斩为两段。”

陈抟师兄倒是半夜比白天清醒:

“有些事是属于你前世,包括你前世父母的事情,历史久远,但大致情况是,你父出身是传承汉朝帝王,中间被拦腰斩断的便是你父亲的气运,至此之后便无大汉,师傅老人家续着呢总归不正,始终他希望龙脉回到正统的汉人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