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洪范九筹(1 / 1)迦太基的失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寺人奴婢等,上前奉上竹简,笔墨等。

这八位王孙,陆续开始提笔,回忆着尚书的内容,开始默写着。

商君时代,为了变法,就是焚烧诗书,令百姓淳朴。很多先人古籍皆是被焚烧了,尚书也是被焚烧行列当中。

因为商君认为,“《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国去此十者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国好力者以难攻,以难攻者必兴;好辩者以易攻,以易攻者必危。”

《诗》、《书》、礼制、音乐、慈善、修养、仁爱、谦洁、善辩、聪慧,国家有这十种人,民众必然无法守土作战。国家用这十种人治理,强敌到了国土必然被割削,敌人不来国家也一定会贫穷。国家没有这十种人,敌人不敢来侵犯,就是来了也会退却;如果发兵前去讨伐敌国,一定能取胜;如果按兵不动,不去讨伐,就一定会富足。

只是在焚烧尚书后,却发现没有尚书不行。

于是,采取折中策略。

在民间焚烧诗书,禁止黔首读诗书,只要读秦国律法书籍便可;至于上层的公子,王孙等,却是要读诗书,背诵默写,还要严格考核。

学习的第一步是背诵,背诵都是做不到,也不要谈什么阅读理解。

尚,通上,

尚书,就是上古的史书。

传说,孔子周游各国,更是到了宋国书库,周国书库,卫国书库等,在这些书库当中,存放着大量的龟甲,兽骨,作简,石书、青铜书等等,这些都是历代的史官留下的。记载了从黄帝到鲁哀公时代大约是两千三百年的历史。

这些原始的史料,极为杂乱繁杂。

孔子整理这得原始的史料,不断对其进行删改,校正,修订等,写了尚书一百零八篇。

作为最早的史书,尚书既不是编年体(春秋),也不是纪传体(史记),也不是国别体(国语),而是事件体,主要记载着一些历史上大事件。

孔子在编写尚书的时刻,没有事务巨细的描述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而是侧重描写那些精彩的历史片段,铭记那精彩的瞬间。

在秦国,禁止尚书在民间传播,在民间的的士人是翻阅不到尚书的。可秦国高层,在宫廷当中却收藏着尚书,历代秦王不断对其进行翻阅,批注,可谓是爱不释卷。对于重点的篇章,还要要公子王孙等背诵默写。

洪范,内容上为周武王询问箕子如何治国,箕子开口讲述治国的道理,大约是一千三百字。

刷刷!

笔墨在响动,众人在书写着。

安国君悠闲的等待着,看着在场的子嗣,有的神色紧张,有的眉头紧皱,有的忐忑不安,有的埋笔急书,神情各异,神态各不相同。

片刻后,一个声音传来,说道:“父亲,我默写完毕!”

正是赵溪。

赵溪站起身来,直接递过一卷竹简。

安国君接过来,仔细翻阅着,点头道:“不错,不错,没有漏句,没有错字,别字。很好!”

说着,又是将竹简递给父亲。

秦王稷接过竹简,翻阅着,也是点头。

赵溪颇为得意,站立在一旁,神情傲然。

秦王稷心中却微微叹息本来是满分,却是少了一分,心中评价道:“傲不可长!”

又是过了一会,安国君开始收卷。

有些只是写了一半,有些有些残缺,还有的错在别字。

安国君看着儿子们的试卷,微微点头,又是摇头着,又是递给父亲。

秦王稷看着试卷,又是看着这些孙子们,说道:“赵溪,赵楚留下,其他人退下!”

众人失落着,皆是退下。

大殿中央,唯有赵溪,赵楚两人。

只因这两人,完整的默写出《洪范》全文,没有遗漏句子,没有错别字。

秦王稷开口道:“昔日,周武王平定殷商,诛杀纣王,立武庚统率殷人,那时遇到箕子,询问其治国之道。而今,寡人也要向你们二人,询问治国之道。”

“孙儿不敢言!”

赵溪率先说道。

赵楚也是说道:“孙儿不敢言!”

秦王稷开口道:“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何为九筹?溪,如何解之!”

赵溪开口道:“箕子提出治国九策。其一在重农耕,四季和谐,五行运转,庄稼才能生长不惜,才能长势旺盛。国人有了粮食,国人安定;野人有了五谷,野人欢乐;君王府库充足,礼乐才能有序!我大秦以耕战立国,耕尤其在战之前。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其二,五事,在于用人。察其貌,听其言,观其行,再思之。选贤任能,贤才为之用,有管仲,子产、仲尼为在用国安能不治。”

“其三,八政,粮食清理,货物积累,祭祀祖先,管理百姓,教化士民,司法,外交,君务等,此为天子八务,不得不察。”

“其四,五纪,就是要和岁、月、日、星辰、历数协调一致。”

“其五,皇极,为王要竖立威严,赏罚为名。”

“其六,义用三德”,治理百姓,要一正直为根本,刚柔并用。”

“其七,明用稽疑,多询问亲士,询问国人,然后做出决定!”

“其八,念用庶征,五气和谐天下清明;五其不谐,黔首不安。”

“其九,飨用五福,威用六极”,引导百姓向善,告诫百姓不得为恶。”

秦王稷点头,又是问向赵楚道:“你有何解?”

赵楚说道:“兄长之言,尽矣。楚,无言可说。”

秦王稷说道:“洪范九筹,首用何策?”

赵楚说道:“其七,明用稽疑。”

秦王稷又是问向赵溪道:“洪范九筹,首用何策?”

赵溪说道:“其五,皇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