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宗泽(一)(1 / 1)这一纸浅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不是小周吗?”魏勇指了指墙角的周启,他是驻守皇城的都城禁军营指挥使是极少数知道是官家而非雍王的将校官员。

他在皇城的时候甚至见过周启。

当然就算是认识那也是不能称呼他为周高班的。

周启有人赶来,连忙收起情绪,拱手行礼,“苏学士,魏指挥使。”

苏轼白天也在县衙,他是知道官家换匾事件的,他大约猜到周启为何在这偷偷哭,不由笑道:“这小周看起来是有心事啊!”

周启有些难为情,不过他也是真难过,真无措。

“让苏学士和魏指挥使见笑了,实在是小的白天做错了事引得殿下不悦,偏偏小的才疏学浅,不知道怎么办好这才偷偷抹眼泪。”

魏勇现在的职责跟王厚有些类似,王厚几乎形影不离的跟着官家,全方位保护官家的安全。他则形影不离的跟着苏轼保护苏轼的安全,他也是知道青天再世换明镜高悬这件事的。

“这事当时殿下当然那番话还挺让人振奋的?怎么你谁惹他不快了?我觉得吧!殿下骂你那一句也就是气头上一说。”他是个武人还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弯弯绕绕。

“其实我猜殿下是知道你有什么顾忌当时才会发怒,试想殿下是在乎区区虚名的人?再者说这一换匾将来或许会有些许流言,但整天应该趋向正面,诸如殿下爱民如子。而且对将来上任的知县来说,头顶上的青天再世无疑是时刻都可以起到惊醒作用的……”

说到苏轼自觉扯远了,于是拍拍周启的肩膀,“不要太难过,想想殿下是要做什么,一心一意协助殿下,这事总能弥补回来的。”

作为士大夫,苏轼对宫廷宦官一向并没有太多好感,毕竟唐朝中后期宦官霍乱朝政的事在那摆着。

但眼下包括官家在内的一行人是要做匪夷所思的大事的,他自觉的把周启当做伙伴了,这才安慰点拨他一番。

周启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自己一直以一般皇帝或者有为之能君猜测官家的心思。

可官家显然要做的不止于这些,他是有让大宋重振汉唐雄风,威加海内这等大志向的,自己与其费劲心思去猜测官家的心意,倒真不如协助官家完成这等雄图大志。

想通这些这个比官家也大不了几岁的年轻内侍高班不再难过和无措,坦然睡觉去了。

汴梁城那边,太皇太后已经收到了赵煦举荐宗泽担任权知永安县事的举荐信。

当然这封举荐信不可能只有举荐宗泽的内容,还包括青苗案以及尚未寻得大德高人主持法事等事。不过青苗案的细节肯定不包括自己孤身犯险的事。

青苗案和宗泽担任权知永安县事这两件事太皇太后是认同官家的。他自身勤俭为国,自然就比较痛恨下面的贪官污吏,至于宗泽一事,官家说皇陵事关祖宗社稷,责任重大,正该选用刚正不阿之士方能托付之,若都是段邝之流,只怕太祖和父皇泉下有知亦会脸上蒙羞。

太皇太后觉得很有道理,再了解宗泽殿试的事后,没作犹豫,下诏到中书省,让朝廷中枢下达正式文书。

吕大防、范纯仁等宰执们在知道此事后倒也没说什么,官家推荐太皇太后任命一个权知县事,他们难不成还要去争执一番吗?

至于宗泽其人所说的“掀起党争”又没点名又没道姓,自己何苦去趟这趟水。

他们关心的是官家何时结束祭祖扫陵,返回汴梁,只不过这些太皇太后没有正面回应。

吕大防在散值之后,既愤慨又忧心的回家喝闷酒去了。

王岩叟和他们不同,其人之聪颖自不必说,在揣摩上意这一块同样是佼佼者。

在众人各回各家,或者三五成群去聚众饮酒时,枢密院事这个当朝执政官穿越内城过大梁门来到外层的一处民间小院前。

而里面居住的人正是宗泽。

在去年殿试宗泽的策论使一些人恼羞成怒的时候,王岩叟就意识到这个具有非凡勇气同时其实也腹有韬略的同进士恐怕是这一届中最有前途的。

于是,在宗泽一边读书一边等待授官时,他常常派去去资助一二。

宗泽在钱财花尽时本是要回乡的,又是王岩叟方面规劝,“每年参加殿试者少则三百,多则四五百,他们为何大部分还没有被授官时都要在京师一边读书一边等待呢?盖因为你只有在京师多走动,朝廷和中枢才会记得有你这么个人。你一旦返乡,那何时授官真就是猴年马月了,何况……”

王岩叟后面的话没说,但宗泽显然是知道是什么意思,他无意于在官场如何青云直上,也无意于高官厚禄但平生抱负却只有踏入仕途才能实现。

于是,宗泽就在这个小院省吃俭用住下,一晃一年都快过去了,他的授官仍遥遥无期。

王岩叟来时天早就暗了,不过宗泽倒是没有点灯,反而在院内冥想,或者说是沉思一些事情。

“王相公,”宗泽对王岩叟的突然到来,很是诧异,不过这终是对自己有恩之人,又是当朝枢密院事,于是赶忙行礼将之请进屋内,并点上蜡烛。

“贤侄好生节俭,到了夜里都舍不得点根蜡烛的吗?”王岩叟一边感慨一边做出懊恼状,“也是最近朝政繁忙,我有所疏忽了。”

宗泽倒也不以为王岩叟这是在惺惺作态,这近一年来自己因殿试抨击党争算起,在官场和士子中说是神弃鬼厌也不算太夸张,这位宰执还是帮了自己不少的。

“倒不是节俭,是学生习惯坐在院中沉思,倒是让王相公见笑了。”

王岩叟见对方不接受所谓世叔和贤侄的关系,而以先生和学生相称,倒也不以为意,反而笑道:“我这次来是有好消息带给贤侄。”

“那王相公不妨明言。”宗泽一时心里怦怦直跳,他有预感或许是要出仕为官,漫长等待竟真有了效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