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众兄弟恍然大悟。
他们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恍然大悟了。
但这不妨碍他们继续虚心求教,都问道:“那第二重原因呢?”
“第二重原因说起来就有些复杂了。”
贾诩卖了个关子,反问道:
“还记得唐僧师徒是怎么到这深山豪宅吗?”
众人仔细回忆了一番。
“是孙猴子拿金箍棒吓唬白龙马,白龙马受惊奔跑,意外所致。”哪吒率先道。
也就是说,若没有这一遭,唐僧师徒不会到这院子。
“当真是意外吗?”贾诩再次反问道。
还是那句话,真君既然这么问了,就肯定不是意外。
“难道孙猴子是故意将众人引至此处的?”哪吒难以置信道。
贾诩笑了笑,提示道:
“再想想,这一路西行以来,孙猴子对白龙马都还算友善,尤其是猪八戒和沙悟净入局后,更不曾让白龙马驮行李,为何偏偏在这儿却要拿金箍棒吓唬白龙马?”
众人展开思维,绞尽了脑汁。
最后得出结论。
“白龙马是观音的人,受了惊吓,首先要寻求的肯定是观音的庇护。”
可是问题又来了。
白龙马怎么知道观音在此呢?
众人都有此惑,但谁也不敢随便问,怕显得自己智力低下。
事实上,就算他们问了,贾诩也没有肯定的答案。
他只是猜想白龙马和观音有某种秘密联系方式。
而这个方式,是他不知道的。
毕竟他只有孙猴子的毫毛,灵镜只能显示孙猴子周围的画面。
没有观音的毫毛,自然不曾关注到观音在救下小白龙之后,小白龙曾将一颗明珠献于观音。
白龙马正是嗅得明珠气息,才跑至深山豪宅求救的。
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孙猴子又怎么确定通过吓唬白龙马,就能引众人至此?
贾诩想的是有知晓内情的人暗中给孙猴子通风报信。
但这些都纯属猜测,没有真凭实据,不好分说。
既然众兄弟没问,贾诩也就没提这一茬,只要分析方向没错,就没必要给兄弟们徒添困惑。
他言归正传,根据众兄弟得出的结论,又问道:
“那么孙猴子为什么要故意引众人到这院子?”
众兄弟再次展开了思维。
“如此大费周章,说明四圣试禅心之局背后还藏着其它秘密。”
哪吒摸着稚嫩白皙的下巴,思考了一会儿,猛然道:
“二哥,四圣试禅心会不会本身就是一个意外之局?”
梅山兄弟:不可能。
顺风耳:真会联想。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多次发言被啪啪打脸后,就不敢在明面上轻下结论了。
贾诩笑问:“兄弟为什么会这么想?”
哪吒回道:“那副简帖。”
贾诩欣然一笑。
“真是这样啊!?”顺风耳还是没忍住开了口。
他不敢相信,哪吒明明跟自己心眼差不多,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层,哪吒竟然想到了。
贾诩笑着点点头,解释道:
“四圣试禅心之后留下那副简帖,看似点拨唐僧师徒,实则是在告诉如来:我们四个在此聚会没有别的意思,你莫要多想。”
“也就是说,四圣聚会不是为了考验唐僧师徒的禅心,而是有别的事?”顺风耳又一次没忍住。
主要是这个消息太劲爆了,他迫切想知道背后的秘密。
毫无疑问,这又给了哪吒打击报复的机会。
“顺风耳,二哥把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你还没明白?是不是傻啊!”他讥笑道。
“说得跟你明白似的。”顺风耳轻声吐槽。
毕竟哪吒对他有救命之恩,主要还是他打不过哪吒,心里再多委屈,也不敢大声抗议,小声嘀咕已经是大胆。
哪吒听了去,又是一番讥讽:“你以为我跟你一样傻啊!”
这要是搁旁的神仙,就算打不过,也要不蒸馒头争口气,早就请求跟哪吒单挑了。
但是顺风耳只靠着听力过人能在天庭混这么久,可见心理素质还是极好的。
他把这口气轻而易举的咽了下去,弱弱道:“有本事你来说说。”
还强调道:“真君,你别指点他。”
贾诩颔首。
“说就说。”
哪吒暗暗组织了一下语言,有条不紊道:
“首先,对于玉帝和如来的布局,观音的态度一向是反对的,这一点从她举荐二哥出手降伏孙猴子和插手取经计划可见端倪。其次……”
其次什么来着?
他顿了顿,忽然开始反思。
“其次什么?”见哪吒久久不言,顺风耳催道。
哪吒的思绪中断,索性灵机一动,道:
“说得复杂了,依你的脑子,可能也转不过弯来。
“简单来说,就是观音对如来有成见,联合三圣搞小团体,密谋抗衡如来。
“但这事又被如来发现了,所以借孙猴子之手,打击观音的小团体。
“观音也不傻,既然取经团队来了,就顺势将秘密聚会改为四圣试禅心。”
说完,他望向贾诩,心情忐忑:“二哥,我没说错吧?”
顺风耳也望向贾诩,心中渴求:真君,他肯定是打胡乱说的,你快否定他。
梅山兄弟虽然跟哪吒没有斗争,但学习成绩差的,向来喜欢看成绩好的出错。
他们兄弟心中亦有所想:二爷,打击他,不要让他装这个逼!
然而,贾诩却是笑着点了点头,道:“不错,哪吒兄弟所思所想,已经上升到大局层面了。”
“厉害厉害!”顺风耳竖起大拇指,心中抱怨:可恶,又让三太子蒙对了。
“哪吒兄弟真是越来越聪明了。”梅山兄弟一脸微笑,心中叹息:可恶,又让哪吒兄弟装了个逼!
哪吒:呵呵,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都想看我出丑,失望了吧!
他展颜一笑,若男若女,既俊又美。
真个是雌雄难辨。
哗!贾诩倏地撑开折扇,道:
“现在你们明白猪八戒舍身入局的第二重原因了吗?”
此话一出,厅内顿时八脸愕然。
这就好比学堂里的先生提了一个学问,让学生们自行讨论。
有的在认真讨论,有的在开小差。
然后认真讨论的被开小差的带偏了。
结果这时,先生突然问道:你们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