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青山建材厂(1 / 1)麻将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前村,赵文牧新家。

进入八月底,山前村提水站即将完工,赵学磊却突然找到了赵文牧。

“小牧,二叔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赵学磊不请自来,而且摆明了要留下来吃午饭,看样子是有什么正事儿要说。

赵静跟他打过招呼后就钻进了厨房。

给二人准备下酒菜。

“二叔,啥事儿你就说呗。”

现在天热,赵文牧干脆请他到后面的小院里坐下,这里原本就有一棵树,赵文牧建新房的时候,把这棵树给留了下来。

还在树荫下放了几张凳子,有时候他跟赵静就在这里乘凉。

“我想在村里建个厂子,这样大家也能多个收入,你有没有兴趣投资入股?”

赵文牧一听是这事儿,顿时来了兴趣。

当然,他是不可能入股的。

这个年代,私人是不能投资建厂、开公司的。

都要挂靠在集体名下。

也就是用生产队的名义去建厂子,名义上都是集体所有制企业。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厂子到底算谁的?

经营的不好,没啥利润也就罢了。

一旦经营的很好,将来就会面临很多麻烦。要么拿不回自己的股权,多年辛苦经营给别人做了嫁衣。要么运作不当,拿回股权时就会面临侵吞国有资产的指控,为此锒铛入狱者比比皆是。

大江大河的雷东宝侵吞转移资产的罪行幸亏没被查实,否则就不是坐几年牢那么简单了!

在这个制度不健全的年代,有多少人是靠着侵吞国有资产发家暴富的。

又有多少人一生辛苦,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可以这么说,改革开放初期的富豪们,哪个身上没有原罪?

前世的赵文牧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没办法,不挂靠到村集体、国有企业名下,就根本开展不了业务。

但这一世,他有千千万万种方法赚取钱财,根本不屑于考虑挂靠这种风险甚高的选择。

但是,他虽然不参与,却对山前村建厂这件事情很在意。

前世山前村就是凭借着1980、1981年两次包产到户,迅速改善了生活,有了最原始的资本。

之后在1985年建立了自己的红砖厂。

后来又有了建筑队、食品厂、玻璃钢厂、服装厂等各种厂子,可以说始终走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时代前列,但这些厂子又始终没有做大做强。

农民眼光的局限性以及前瞻性不足,天然的限制了其发展的上限。

这一点,马克思说得很清楚了。

“二叔,你打算建什么厂?”

赵文牧饶有兴致地问道。

“我打算弄一个红砖厂,这次建提水站才发现很多地方都在搞建设,红砖、水泥这些东西全都供不应求。”

时代即将剧变,整个国家的面貌在接下来几十年里,可谓是日新月异,每一天都跟前一天不一样。

靠的是什么?

太多东西了。

但最基本的是一样,建材。

赵学磊果然还是想建红砖厂,跟前世一样。

但是足足提前了四年多。

原因很简单,他现在有钱了,前世哪怕是在1985年,建红砖厂的钱也是山前村砸锅卖铁凑出来的。

就这还不够,赵学磊又硬生生从公社抠出来1000块!

公社书记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

“二叔,红砖是个好东西,这两年国家安定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红砖的需求量肯定会越来越大。”

“不仅如此,水泥、预制板这些东西用得也会越来越多。”

这会儿很多人家能用上红砖就已经不错了,水泥、预制板一般不舍得用,大多是用石灰。

赵学磊听得直点头。

他为什么来找赵文牧?

就是因为这小子主意多,看事情透彻。

建红砖厂的事情,他犹豫了很久,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今天来找赵文牧谈话,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让赵文牧帮着分析建红砖厂到底靠不靠谱。

“二叔,红砖厂投资不大、技术简单,三里庄东边那座山就有黏土,你给他们点股份,想办法把那座山要过来,这事儿我看能成!”

开办红砖厂是个好主意。

赵文牧也想努力促成这事儿。

那座黏土山赵学磊自然是想过了,他的想法也是给三里庄一些股份或者干脆花钱把那座山承包过来。

“小牧,你有没有兴趣投资入股?”

赵学磊试探着问道。

他也知道现在所谓的入股,只能挂靠在集体名下。

他想让赵文牧入股,主要还是看重对方的眼光和管理能力,并不是对方的钱。

他和生产队的会计仔细合计过了,建一座年产红砖120万块的砖窑,总投资不会超过7000元。

再预留2000块钱作为运营资金,红砖厂就能顺利运转起来。

总共需要9000块钱!

这段时间赵文牧收野味、蘑菇,给队里上缴的钱数已经超过1万了!

运输可以用生产队的牛车和骡车,不需要额外采买。现在红砖供不应求,有时候运输甚至不用卖方解决。

“二叔,入股就算了,我现在要收蘑菇,还要忙活城里的小吃摊,实在是忙不过来。”

赵文牧直接婉拒。

赵学磊看得出他态度坚决,这个话题也就不再多说。

赵静端来了酒菜,叔侄二人边吃边聊。

山前村没有男人吃饭女人不能上桌的规矩,只不过是男人喝酒、抽烟,吵吵嚷嚷、乌烟瘴气,光顾着说话,吃饭又慢。吃酒席时女人、孩子一般不愿意跟男人一桌罢了。

这会儿只是二人闲叙,赵静自然是坐在一边静静吃饭的。

听二人说了一会儿,赵静突然开口道:

“二叔,不如顺便也做预制板。”

“预制板制作简单,但是需要的人工不少,大家也能多赚点工钱。咱们村离城里不远,我看城里到处都在搞建设,这东西应该好卖。”

这些天赵静天天进城摆摊,对城里很是熟悉。

赵学磊、赵文牧思考了一下,觉得赵静说的有道理。

既然要做,就没必要只做红砖。

水泥厂山前村肯定是没这个实力,但只是做预制板的话,就简单多了。

这东西不过是用木板钉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钢筋后,用水泥灌满空心部分,等干后敲去木板。

剩下的也就是预制板了。

可以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安装使用。

“阿静说得对,可以同时做预制板。”

赵学磊点点头。

眼前这小两口,真是让他惊喜连连。

回去后赵学磊就召集干部们开会讨论了建厂的事情,内部讨论通过后,又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

这就是农村自治的真谛。

真正的大事儿,社员们是有集体决策权的。

一次社员大会自然没有什么结果,大家对突然要建红砖厂都是一头雾水。

接下来两天里,赵学磊和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告诉人们建厂的意义所在。

两天后,再一次社员大会,建厂的决议获得了全村一致通过。

赵学磊马不停蹄,一边向公社打报告,一边去三里庄协商黏土山的问题。

公社这边很痛快地同意了山前村建厂的请求。

毕竟不用公社出一分钱,还给了公社5%的股权,这种好事儿,打着灯笼难找。

三里庄这边自从开始卖蘑菇,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不少。

大家的眼界也提高了不少。

要是以往,村干部们肯定会选择收一笔钱,把黏土山承包给山前村。

但是这次,他们果断选择了股份合作。

山前村出让10%的股权,获得了黏土山二十年使用权。

7月29(公历9月8日),宜开业,宜动土。

霹雳吧啦的鞭炮声中,赵学磊踩下铁锨,铲起了第一锨土。

青山建材厂正式破土动工。

山前村史将会永久记载,三山集团第一山,青山建材厂在老村长赵学磊提议下,由赵静命名,在这一天登上历史舞台。

不错,这个名字是赵静给起的。

那天赵学磊走之前,最后问了一句:

“你们觉得这个厂子应该叫什么名字?”

赵文牧看看赵静,示意让她来。

赵静想了想,从容说道:

“二叔,不如就叫青山建材厂。”

“我们的厂子,就如同巍巍青山,经久不息;我们的产品,也如同巍巍青山,坚实耐用。”

经久不息、坚实耐用,八个字陪伴青山厂走过了其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好!”

“好!”

赵学磊、赵文牧同时叫好,这个名字也就定了下来。

山前村青壮年们在刚刚结束了修建提水站的奋战后,立刻开始了砖窑、红砖晾晒场、预制板晾晒场、防雨工棚等项目的施工中。

黏土山的采挖、修路、运输工作,则由三里庄承担。

等砖厂正式开工以后,所有这些工作都是有工资的。

这一次,三里庄也赶上了时代的快车。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有时候你只要上了车,它就会推着你不断向前,把车下的人远远甩在身后。

越甩越远。

世界就是这么公平,又这么不公平。

赵文牧看着火热的建筑工地,在心里感慨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