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章 第八大奇迹解迷3(1 / 1)移动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来两个人都沉默不说话,突然阿房女把正烧烤的猎物往嬴政手上一推。

“给你,我去做一样东西。”阿房女飞奔进入了树林。

嬴政看看手上已经烧了半熟的猎物,又看了看飞奔进入树林的阿房女“唉……唉……,你去哪里呀?”

阿房女头也不回的,“你别管我,一会儿就知道了”

嬴政看着手中的猎物,不由得也产生好奇,紧追着阿房女也奔入树林中。

阿房女在树林中相对低洼的沼泽地中停止,用手刨沼泽当中的泥土,把这一大堆的泥土,放在树叶上摊平晾半干,但又十分软,又有塑性的状态下,堆成一个方块状,然后就将自己的头埋进这堆泥土当中,把整个头都包裹住。

嬴政在一边看着,马上将阿房女拉了回来,“你这是干什么?很脏的,弄一脸全是泥巴。”

阿房女推开嬴政嘻笑的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不要拦我。”

嬴政在一旁也只有愣愣看的份儿,他内心的焦灼,脸上凝重的神情,诉说他此时的担心。

此时阿房女将脸上涂满干燥的粉状泥土,然后将泥胚也撒了一层薄粉状泥土,像雪地里的野鸡一样埋在泥堆中,过了十秒钟,只见阿房女种抬起头来,泥胚当中就映入了她脸庞,以及正面头发的凹像。阿房女将着印好的泥胚放在树荫下,用树叶遮挡,然后到河边洗了一下手,“好了,这就好了,等过两天干了就可以了。”

“你……你……说什么东西干了,什么意思?”

“我呢?就是用这个泥胚,做一个我的塑像给你,免得到时你南征北战把我忘掉。”说完咯咯的跑到山洞里去了。

嬴政听了,稚嫩的脸上现出一抹红晕,嘴角却微微上翘,炯炯有神的眼睛望向天空自由自在的小鸟。

第三天,阿房女来到泥胚处,她在泥上轻轻的按一下,感觉可以烧制了,然后将这块泥胚放在旁边升起的火堆上,慢慢的烘烤,等到泥胚烘烤坚硬,然后又用泥土将火焰扑灭,待到完全冷却后,就以这个泥胚为底,在周围用木片围了一圈,将淘洗好的泥浆灌入到这个泥胚槽中,灌到一半的时候,还不忘在泥槽当中放一个拳头粗的木桩,将木桩削成一面粗一面细,然后粗的一面朝外,细的一面朝头顶摆放,继续灌泥浆,直到灌满为止然后又放在树荫底下晾干。

又过了二天,阿房女过用手按了一下,觉得可以成型了,只见她将四周木板围成的围栏卸下,然后用木片轻轻的刮出头部的后脑勺部分,待一切工作完成之后,又在旁边生一堆火将这个泥塑在火中慢慢的烘烤,只见泥巴在火中逐渐变得坚挺,再将泥塑从火中取出,将底部的模子取下,这时泥塑已经变得十分坚挺,但还没有陶化,阿房女此时小心的在面部修饰细节,一边修饰一边观察,直到完美无缺,才停下手中的修饰。

在一旁看的入神的嬴政为眼前这个美丽的阿房女,更加的着迷,看着阿房女手中的泥塑不仅为阿房女的才华又增添了一份爱意。

只见阿房女将完工的泥塑又再次搬到火堆里,这次火堆架上了柴火将整个泥塑包裹,这一晚阿房女没有离开这堆火堆,守在火堆旁,一直不断的添材加火,一直烧了一天一宿,直到第三天的早上阿房女用粉末状的泥土将篝火熄灭,待完全冷却之后,阿房女才将泥塑取出来,此时的泥塑与阿房女一模一样。一颦一笑,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真实。中间的木桩已经被火完全烧尽,只留下一个空洞,整个泥塑既逼真,又不重。

阿房女用溪边的清水清洗了一下,就娇娇滴滴捧着这个精心制作的塑像,交给了一脸痴情的嬴政。

“给……以后你就不会忘记我了,希望你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上她。”

“嗯,我一定的”嬴政接过精美的泥塑,此时决定要为眼前的阿房女打下一片江山。

青年的嬴政包裹着阿房女送给他的她踏上了南征北战的征程,两人就这样分别。以后就再也未曾相见。

时间过得很快,已过一年的光景,青年的赢政便继承了王位,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为阿房女建一座阿房宫,然后将心爱的阿房女接入到阿房宫,从此长相厮守。但就在这次准备接阿房女的途中,阿房女却在战乱中,就在嬴政的面前中箭而亡。留下最后一句话“就让我送你的她陪伴你一生吧!”

失去爱人的嬴政,从此对泥塑情有钟,他要让所有为他而牺牲的人们永远陪伴着他,嬴政下令凡是立过丰功伟绩的人都像阿房女一样的方式塑尊泥塑,与世长存,作为军功的一项奖励。整个秦王朝都以能有机会塑泥塑而荣耀。

因此就出现了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都是曾经跟随秦始皇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勇士,他们都是自愿加入泥塑队伍,成为兵马俑中的一员,所以每人脸上都现出微笑,表情是那么愉悦。俑的规模是那么庞大,又是那么逼真,原来都是曾经勇士,真实的泥塑,不,确切的说是真人塑模,再高超的技术也不如真人的塑模,栩栩如生。

当镜头最终定格在庞大的秦始皇兵马俑的陶俑军队时,震撼了英子。

“原来兵马俑的由来是由阿房女而引起的,也正是阿房女的那一个纪念使得秦始皇王朝有了这么一个奇迹,同时也解开了,为什么兵马俑神态各异,形象栩栩如生的谜?每个人又是那么愉悦的表情。原来如此……”英子通过笑了。

有人说兵马俑是真人用泥浇筑的,有人说兵马俑是分部烧制后而拼接的,甚至有学者在马俑当中找到真实马的骨骸,认为这些都是由真实的生物,裹上泥烧制的。但谁又能想到它是有以生物作为原形,用泥作为翻模的工具呢?

“哎……,陆生人什么时候能与水生人文化交流,就不会被这么多谜题而撒费苦心,绞尽脑汁了。”英子看完视频内心深有感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