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拜见大帅!”
程世杰想了很多,就算他什么都不做,死的人会少吗?
答案是肯定的,绝对不会,肯定是不会的。
在历史上,后金建国为清,数度入侵,兵锋所向,血流成河。而大明帝国内部旱灾蝗灾涝灾冰雹瘟役,没完没了的天灾人祸将农民逼得家破人亡,最终为了活命,揭竿而起,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四川,遍地烽火,杀得血流成河。
人命在这样的乱世里比蚁还贱,在经过残酷的厮杀后,李自成终于打进了北京,把延绵近三百年的明帝国送进了坟墓。再然后,满清入关,李自成败亡,野蛮再一次战胜了文明,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湖广填四川……半边江山的花木都染上了血腥。
这就是明末,一个尸山血海血火交织的年代,一个人命贱如蝼蚁的时代。这是程世杰的责任,他逃避不了。
那帮腐儒所代表的是小农经济的传统,希望把整个社会变成静态,男子耕田,女子在家里纺纱,千秋万代,代代如此。
程世杰代表的则是工业经济时代,至少在辽东地区,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了,它要求女性离开家,更多的参与到工业生产中来,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解放女性。
腐儒所坚持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就算没有程世杰,西方人迟早也会用坚船利炮告诉他们,他们坚持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
正是一个男人,不能回为挣钱太难,就放弃逃避,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太丑就把孩子扔了,也不能因为孩子太笨就重练小号。
程世杰想过逃避,可问题是,有些事情他逃避不了,就像金巧儿和杨婉儿,哪怕程世杰真没有想过把她们两个收入房中,可是这四年多了,在辽东谁敢对杨婉儿和金巧儿动心思?
在几乎所有人的心中,金巧儿和杨婉儿,包括杨芸娘,也包括顾紫衣她们都是程世杰的女人,无论程世杰有没有真正的占有他们,他们都只能属于程世杰。
无论程世杰有没有反心,在崇祯皇帝和朝廷眼中,程世杰都是反贼,因为程世杰有足够造反的实力。
程世杰望着张裕、李信、陈国栋等人道:“其实我也理解将士们,宁海军将士在边关喝血水嚼草根,血衣为铠,血肉为盾,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才将主动权扳到了大明这边,结果,他们那帮腐儒却主动把主动权交出去,换作我是宁海军战士,我也不愿意再替这个国家卖命了……大明,气数真的尽了!”
程世杰叹了口气道:“曾经,本帅以为只要能打垮建奴和蒙古鞑子,能消灭流民,就能挽救这个国家,将它从悬崖边上拽回来,我和你们一直在为此而努力着。然而直到现在我才发现,这个国家最可怕的敌人并不是建奴,更不是流民,而是中枢那些高高在上的文武大臣,还有遍布全国的腐儒缙绅!”
张裕一脸激动,程世杰能够想清楚这一切,简直太好了。除了程世杰,没有人可以扛起这个重任。
虽然太子还在辽东……
程世杰道:“不管我们多努力,不管我们在战场上取得多大的优势,他们总能轻而易举地将这一切抹掉,将整个国家往悬崖撬!当无数人都盼着换个主子以攫取更大的利益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气数就真的尽了,我无能为力,真的无能为力!”
说到这里,程世杰有些无力的摇了摇头,低声说:“这个国家,真的到了一切从头来过的地步了。”
李信道:“那就从头开始,把一切坛坛罐罐全部砸碎,将那些不干人事的食利阶层全部送进地狱,将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旧秩序砸个稀巴烂,我们从头来过!”
程世杰异常坚定地道:“本帅从来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只是现在称帝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建奴、叛军、鞑子、离心的文臣缙绅……他们都可以叫本帅死无葬身之地。不过,在绝对武力面前,这些都是纸老虎,一旦时机来临,我们马上就可以将他们撕成碎片。但是……”
“大帅!”
李信摇摇头道:“门下不是劝大帅现在就登基,而是让大帅暴露野心!”
“暴露野心?”
李信道:“我们宁海军现在已经控制整个辽东,门下建议大帅,面面向辽东,开恩科取士!”
“开恩科取士?”
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会试,是为正科。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恩科始于宋,明、清亦用此制。
程世杰恍然大悟:“恩科是皇帝的特权,本帅开恩科,岂不会贻笑大方?”
“非是如此!”
李信接着道:“现如今我们宁海军夺回沈阳与铁岭、抚顺,门下建议大帅复立二十五卫,当然,可以效仿辽南四州制,改辽东二十五卫,为辽东二十五州,自我们上一次辽阳之战中,夺辽阳城,辽东二十五卫城,在我们宁海军手中共计十三卫,现如今多出十二卫,大帅何不就此设立十二州,这十二州之地,至少需要十二名正五品知州、二十四名从五品同知,二十四名正六品通判,二十五名正七品县令,还有主薄、县尉、县丞等若干官职,缺额至少百余!”
程世杰听懂了李信的意思,所谓的思科,就是指鱼饵用来钓鱼的,想要国家长治久安,武力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程世杰的真正挑战是在打败了这些敌人之后,想要保住江山长治久安。
为了长治久安,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清算,不是一两拨人,而是整整一个阶层,要将这个阶层从神坛上掀下来再补上一脚,叫他们翻不了身!要杀很多人,无数人会因为程世杰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他们当中,有很多可能是无辜的。
无数人会在背后诅咒他,甚至想要谋杀他,但,程世杰必须这样做,这就是他将来要走的路!李信却给他提出一个可以瓦解读书人的办法,那就是开恩科取士。
大明虽然养士两百多年,共计开了八十九次科举,按照后世的恩科或正科进士加在一起,四万两千四百一十九名,明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平均每朝相当于两千四百九十五名进士,明朝有多少读书人?
因各州府情况各不相同,数据难以搜集,所以就举例说明吧。
明朝成化至嘉靖间,全国生员大致在25万35万之间,而同期全国乡试实际平均录取率大致为4%,全国各科乡试录取举人总数在11601190之间,则全国每科乡试应试人数应为 29000余人,而科考的平均录取率则应在 11.6%8.3%之间;
明朝隆庆以后,生员大致在35万50万之间,同期全国乡试实际平均录取率为3.1%,全国各科乡试录取举人总数在11901415之间,则全国每科乡试应试人数应在38000 45000余人之间,科考的平均录取率则应在11%9%之间。
以上是明朝两个时期的科考,录取率约在10%左右。
高达百分之九十的淘汰率,应该会有不少人前来辽东碰碰运气,只要有人在程世杰这边获得官职,那么读书人这个群体肯定会发生内部分裂。
程世杰摇摇头道:“那些只会读八股文的读书人,读书都读傻了,本帅要他们有何用?他们在中原当个官问题不大,可是在辽东,他们懂吗?”
“大帅,门下的意思是,您在开恩科的时候,可以加入算学,格物,大明读杂书的人不在少数!”
李信沉吟道:“恩科恩出于上,至于考什么内容,其实并不重要,当年太祖洪武皇帝以八股文取士,大明读书人只能穷其一生,钻研八股文,若大帅以算学、格物取士,将来精通庶务的人肯定会有很多!”
程世杰接受了李信的意见,决定开恩科取士,暂时定为取士三百人,给他们更大的希望,事实上,不仅仅辽东需要官员,大员、吕宋、苏门达腊那边也需要官员!
程世杰的动作非常快,辽东恩科筹备小组正式成立,程世杰决定请孙承宗作为辽东恩科的主考官,孙承宗有这个资历,也有这个名望,哪怕病中的徐光启,也要利用起来,李信和孙之澋负责协助。
在这件事很快就刊登在《辽东时报、《辽东周报、《辽东商报的头版头条,程世杰准备在九月初六,在辽东举行恩科,取取三百名士子,近授予官职。程世杰以为此事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举国讨伐。
然而,事实上,这件事却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因为有人抢了程世杰的热度,程世杰被抢了头条。
就在程世杰准备在辽东开恩科取士的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可同样,皇太极称帝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城。
经过三辞三让,宁完我、范文程、罗绣锦等都表示赞成。萨哈廉又召集诸贝勒各书誓词,向皇太极效忠。外藩蒙古诸贝勒闻讯也请求上尊号,皇太极同意了。上尊号的准备活动至天聪十年三月末大体就绪。
崇祯九年,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额仁达布散淖尔,设立天坛祭天,并且改额仁达布散淖尔为盛京天坛,然后“践天子位”,受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追谥努尔哈赤为清太祖,他则自立为清太宗,这一年即为崇德元年。皇太有登基称帝了,当然不能忘了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兄弟,皇太极着实给兄弟们来了一场封赏雨,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亲王!
其中代善被封为礼亲王,莽古尔泰虽然死了,还是被封为成亲王,他的儿子迈合礼为第二代成亲王。阿巴泰也被追封为恭亲王,多尔衮睿亲王,多铎豫亲王,阿济格英亲王,济尔哈朗郑亲王……蒙八旗、汉八旗的旗主同样全部封王,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些王跟满洲八旗那几位比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范文程被封为丞相,这倒有点儿故意跟明朝对着干的味道,你老朱杀了那么多功臣,不就是想将丞相这一限制皇权的庞然大物扫进垃圾堆吗?
现在我又把它给弄出来了,气死你!
皇太极在额仁达布散淖尔登基的消息仿佛一块撞入大海的巨大陨石,在京师一带激起千重骇浪。
京畿地区的百姓无不破口大骂:“那帮建奴真不知死,都让海国公打成这样了,还敢逆天称帝?等着吧,宁海军会狠狠的教训他们的!”
且不说海州大捷、八里湾大捷的余威犹在,关键是自天启元年被建奴夺去的沈阳,刚刚被宁海军拿下不过三个多月,前阵子宁海军送到京城的蒙古鞑子首级,堆成了小山,还犹在眼前,北京城的爷们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任何怕建奴的理由!
他们普遍的看法都是:建奴吃了熊心豹子胆,骨头痒了,不收抢他们一顿是不行的了!
京畿百姓是如此,崇祯皇帝则是勃然大怒。天子的威严,岂能轻侮?
该死的建奴竟敢逆天称帝,真是欺人太甚!
在原本历史时空,崇祯皇帝对皇太极没有任何办法,他想打也没有实力,只能干生气。现在可不同了,他刚刚有挫败漠北四十万蒙古鞑子的余威,最气人的是建奴还是在大明国力渐渐复苏,掌握了主动权的时候称帝,这不是找揍嘛!
在早朝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崇祯皇帝气得当场将一撂奏折扫得满天乱飞,浑身微微发抖,连声怒吼:“可恶!可恶!建奴欺人太甚!朕定要尽发精锐之师,将狗屁的盛京夷为平地,灭其九族,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
温体仁跪倒在地,声泪俱下:“陛下,建奴这是要逆天了啊!若不能尽快将其诛灭,鞑子起而效仿,大明的颜面也就荡然无存了,我等群臣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王应熊泪流满面,连连磕头:“陛下,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亘古如此,皇太极逆天称帝,改国号为清,摆明了是要取大明而代之啊!大明建国三百年,何曾有人敢如此放肆!建奴辱大明至此,都是臣等的错,臣等罪该万死啊!”
崇祯皇帝胸中怒火越发的炽烈,望向新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杨爱卿,伱怎么看?”
杨嗣昌取张凤翼而代之,当上兵部尚书没多久,屁股都还没坐热,但是已经显露出不俗的谋略心计,以至于崇祯皇帝有时都觉得这小子不错,让他代替张凤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皇帝垂询,杨嗣昌也不敢怠慢,出班启奏:“王次辅言之有理,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天下间有狼子野心之徒何其之多,皇太极称帝正好给了他们一次绝佳的机会!依微臣之见,宜尽发天雄军、宁海军、京营以及关宁军精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建奴灭掉,一来杀鸡儆猴,捍卫大明尊严,二来也断了那些乱臣贼子的非份之想……事关社稷生死存亡,间不容发,宜早不宜迟,否则大批有狼子野心之徒前往盛京投靠皇太极,建奴实力大增,再想诛灭他们可就难了,请陛下三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