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长安城大雪(1 / 1)白泽献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

太极宫甘露殿。

“皇上,这次雪灾长安城周边受灾十分严重。从上报的数据上来看,至少有将近千人死于雪灾之中。”

“这是各庄报上来的数据,以及对善后的安排。还请皇上御览。”

长孙无忌将一摞奏折,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接过奏折,便开始逐一翻阅。越看李世民的脸色就越发阴沉。

直到李世民将所有奏折看完,脸上的怒火也终于到了极限。

“一场大雪,就让我大唐百姓遭受如此磨难。朕要你们这些文武还有何用?”

看到李世民暴怒,一众文武大臣不由得低下了头,生怕下一刻怒火会烧到自己头上。

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怒火,李世民手指的那些奏折说道。

“太子的皇庄受灾情况如何。为何朕没有看到他的奏折?”

李世民话音刚落,便有人出班说道:“太子殿下已经出城两日了,应该是去了受灾的皇庄。”

“想必是灾情没有统计完毕,所以未能第一时间向皇上禀报。”

听到李承乾两日前就已经出城了,这不免让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各位爱卿,不知你们可能抽出功夫。陪朕去那些受灾的庄子看一看?”

众人哪里敢拒绝,当下便行礼接了圣旨,陪同李世民前往长安城外受灾的庄子去了。

……

“太子殿下,再走下去的话,你的身体怕吃不消了。还是回东宫吧。剩下的事情,交给臣就好了。”

看着无比焦急的长孙冲,李承乾笑着开口说道:“不急,还剩最后几处了。等咱们一一拜访之后,就回长安城。”

说话的同时,李承乾再次走进了,一处百姓的临时居住点。

这里面聚集着数十位百姓,正为坐在铁炉子边,一边聊天一边取暖。

当他们看到李承乾来了的时候,急忙起身上前行礼。并且口称,草民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伸手将众人搀扶而起,然后面带和蔼的问道。

“粮食还够吃多久的?取暖用的柴火,准备可否充足?”

“回禀太子殿下,粮食省着点吃,够一月之用。取暖的柴火,也早就备下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那就好,等开春了,孤就给你们重新建房。种子什么的也会为你们提供。”

说完之后,李承乾又里里外外的看了一遍,这才放心的向外走去。

看着一瘸一拐离开的李承乾,所有皇庄百姓不免感到诧异。在心中暗说,这还是那个数年来,都对他们毫不在意的太子殿下吗?

为何皇庄百姓会如此,原因就是,此时在那具肉身之中,居住着另外一个的灵魂。

这个灵魂来自于一千多年后,是国家神秘部门,图书馆的管理员。因为一次意外穿越而来。

穿越者叫高明,一晃来到大唐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不仅彻底融入了这个新身份。同时也知道了一些,史书上不曾记载的事情。

比如贞观七年他的那场大病,以及他瘸掉的这条腿,都并非是偶然。

知道自己身处风间浪头,上面有一个,狠起来连亲兄弟都杀的父皇。下面还有不知多少双,觊觎自己太子之位的眼睛。

一不留神便会万劫不复。所以高明每做一件事,都会更加的深思熟虑。

前两天,天降大雪,长安城外庄户居住的茅草房,被压倒了十之七八。

李承乾的食邑自然也不例外,好在有李承乾的提前交代,并没有出现伤亡事件。

再加上李承乾有所准备,第一时间将粮食等必需品,送到了自己的皇庄之中。

并且还把自己皇庄制造的火炉子,第一时间分发了下去。所以并没有让他的食邑,像其他庄子一样凄惨。

虽然并没有出现伤亡事件,但是所承受的经济损失,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作为后世人的高明,哪里见过这等凄惨的场面。

一时之间不免连连叹息,同时心中也已经下定决心,要让大唐百姓衣食无忧。

就在李承乾从最后一处临时居住点,走出来的时候。李世民带领众人,也已经来到了李承乾的食邑皇庄。

远远看到李世民向这边走来,李承乾便在杜荷和长孙冲的搀扶下,向着李世民的方向迎了过去。

来到近前,李承乾急忙行礼说道:“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将李承乾扶起,然后满脸凝重的说道:“朕这一路走来,路过了大小十几二十个庄子,无不是凄凉一片。”

“为何你这里却看不到一个人,莫不是在这场大雪之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李承乾叹息了一声,“父皇,儿臣共有食邑一万户,分别住在大小十个庄子之中。”

“这次雪灾,导致六七成的房屋倒塌,牲畜家禽更是冻死无数。所以这损失不是极大,而是实在太大了。”

李世民听后同样叹息,可是就在下一刻,却感觉到了李承乾话中的不对劲。

“你说什么,只有牲畜和家禽冻死无数,难道人没有伤亡?”

李承乾点了点头,“雪灾发生的时候,儿臣皇庄的百姓,第一时间撤离了危房,所以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李世民听后眉头一皱,直视着李承乾问道。

“难道你已经提前预知了,这场大雪会造成灾难?既然知道了,为何不提前通知朕?”

李承乾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一切还得托父皇您的福。哪里是儿臣可以未卜先知呀。”

这不免让李世民更加的不解,“这事和朕还有关系?”

李承乾点了点头,“父皇难道您忘了?那天在母后的立政殿,父皇感叹天下百姓疾苦。每到冬日,便要受严寒之苦。”

“言说,那些达官显贵可用木炭取暖。但是普通百姓买不起木炭,只能一家老小挤在一起硬扛。”

“如果谁能解决百姓取暖的问题,无论他是何出身,父皇都愿意封他为侯。”

“儿臣对父皇忧心于民感同身受。回去之后就遍翻古籍,询问匠人,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可以解决室内取暖的问题。”

“找到方法之后,儿臣便第一时间让自己的食邑皇庄,开始制造火炉子。也恰好躲过了这次雪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