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昆知道,余弦是跟郑凯旋一起来的,如果出了事,郑凯旋肯定不好交代。
他却不清楚,余弦其实还有一个更可怕的身份:省厅苏长河的外甥女婿。
不过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刑侦,郎昆跟杨嵘不同,他理了理思路,开始表述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明确此次行动的目的,即抓获犯罪嫌疑人梁斌其次明确行动原则,尽最大程度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两点说的没错吧?”
郑凯旋点点头:“不错!”
余弦就是人民的一份子,郑凯旋没理由不同意。
郎昆继续道:“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余弦和谢童发现梁斌的线索,追进山里。而后有人跟在后面,抹除了余弦的痕迹,甚至对我们施加误导。”
“显而易见,抹除痕迹的目的,是阻止我们支援余弦,同时拖慢我们参与调查的时间。那么,后面进入山地的人,是什么人?梁斌或者梁斌的同伙,还是另一方势力?”
郑凯旋想了想,道:“爱萍旅舍的老板娘有重大嫌疑,据现有情况分析,她与梁斌不是同伙。”
杨嵘语带嘲讽道:“她也是为了所谓的僵尸涎?”
郑凯旋没有理他,对郎昆道:“你继续说。”
“没什么好说的了,”郎昆道:“我不清楚第三方的目的是什么,但敌人越不希望我们做的,就越要做。”
“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尽快支援余弦,而支援余弦的同时,也是在进一步参与调查。”
郑凯旋道:“我同意!”
杨嵘道:“那不还是回到老问题上了?赵弦余进山的痕迹已经被抹除,短时间内上哪儿找他们?我看……”
“那个……几位领导……”张成小声道:“我有点话想说。”
杨嵘翻了个白眼,被这个远地方小警察打断,他感觉很不满。
张成有些没自信:“我就是突然冒出这么个想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那你就别说。”杨嵘道。
“你别理他,”杨卫东道:“你是本地干警,地头熟,你的意见非常重要。”
张成点点头:“赵专家让小谢陪他进山,是因为小谢以前是将军坟村的人。他们进山的首要目的地就是将军坟,现在反正也找不到他们,不如直接找个人,把我们带进村里!”
“对呀!”郑凯旋激动道:“真是灯下黑了,直接去将军坟找人不就行了?”
郎昆道:“这个方案可行,但不能全压在这上面,我提议兵分三路!”
他继续道:“郑凯旋和张成同志为第一路,你们去往将军坟。为防止意外,我们重案组跟杨专家组成第二路,由杨专家沿途破解痕迹进行追踪!在此之外,再请市局派出警犬支援,作为第三路,务必以最快速度找到余弦他们。”
郎昆的话是对的,因为他们也不确定,余弦是不是真的到了将军坟。而破解痕迹追踪,速度会很慢,因此兵分两路是最好的办法。
假如将军坟没找到人,回头再补救,就会节约很多时间。
当下不再犹豫,张成用无线电向领导汇报情况,很快会有同事带着将军坟的村民过来。
同时,杨卫东一马当先,顺着被纠正的箭头找了出去。
痕迹被人刻意隐藏,破解起来非常耽误时间,三个小时后,郑凯旋和张成超了过去,从山外赶来的原村民带路,向着将军坟进发。
将军坟村内,余弦和谢童隐藏在一间半塌的民房内,关注着梁二伯家的情况。
结果等了一会儿,没等来梁斌,却等来了另外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余弦还认识,正是爱萍旅舍的老板娘林萍。
另外一个人,是个瘦瘦高高的装叉男,晴天白日的戴着个大口罩,像防毒面具一样。
他个子很高,面容很冷,这种风格就叫高冷。同时,由于他爱吃冷掉的面,因此绰号就叫冷面。
“我们被人跟踪了。”
看到林萍的一瞬间,余弦就反应了过来。郑凯旋和张成到现在也没追上来,余弦估计,很有可能是这帮人搞的鬼。
林萍和冷面进了梁二伯家,结果才过了一小会儿,就又走了出来。
林萍向四周张望,眼神有些茫然。然后她又进房子找了找,再一次茫然的出来。
“怎么了,”谢童小声问道:“看他们的样子,怎么像是在找人?”
俩人来得快,去的也快,很快就消失在了山林里。
余弦估摸着人已经走远,偷偷绕到了梁二伯家。
推门进去一看,桌上的饭菜还没收拾,酒喝了一半,杯子里还没喝光。
该有的东西都还在,梁二伯却失踪了。
对的,是突然失踪。
因为余弦他们离开后,立刻就找地方监视这里,假如梁二伯离开,肯定会被看见。
他唯一有可能离开的机会,就是余弦他们刚出门,背对房子时,他立刻就从后门离开,然后一直卡着余弦他们的视线死角,躲进了林子。
看桌上没喝完的酒,倒确实有这种可能。
谢童刚要出去追,却被余弦阻止了。
他指着放在墙角的一大堆酒瓶,对谢童道:“你二伯是个好酒之人啊!这酒瓶都快堆成山了!”
谢童不懂他话里的意思:“赵专家,你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余弦道:“他一个老头子住在深山里,米面粮油都不缺,还有这么多酒喝着。”
余弦说着走进厨房,开始翻翻找找。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都有,而且还都是有包装的,超市或者商店卖的那种。
说明老头子是住在山里,过的却不是原始生活。
“他应该经常出山。”谢童道:“可是……”
余弦笑道:“发现不对的地方了?”
“嗯,”谢童点头:“我们来的那条路,是以前出山的老路。如果梁二伯经常进出山,那条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已经无法遍认了。”
余弦道:“这刚好说明,老头子掌握着一条我们不知道的路。”
“会在哪里呢?”
“我猜是条地道。”余弦道。
“怎么说?”
余弦走到厨房门口,捡起一张塑料皮:“你看这是什么?”
“干电池的包装纸!”
“对!”
余弦又找到几节干电池,电极上黑黑的有些磨损,看来都是用过的。这种一号电池,印象里用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手电筒。
“大白天的出门,什么都不带,带个手电筒干嘛?”
然后他又回到堂屋,扒拉出那些酒瓶,每一个瓶底都沾着黑灰。
二话没说,他又跑回厨房,拿火叉在灶台下面捅了几下,发出空空的回响。
一番迅找,没废多大劲就找到一个暗门。
“每次买酒回来,他都顺手把酒瓶放在灶台边上,腾出手来关密道门,所以瓶子上都有黑灰。”
余弦满脸淡定的解释着,一副深藏功与名的样子。看着出现在面前的地道,谢童喃喃道:“我觉得,你不干刑侦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