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水泥的晾干是关键!(1 / 1)时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造桥梁的第一步是桥柱体系的搭建。

在这个基建落后的世界,立交桥工程的难点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设计施工图纸的问题。

第二是桥柱的建造施工方式问题。

第三,则是桥面的铺设问题。

但实际上,根据江皓前世掌握的建筑学知识,桥梁工程系其实还要分得更细。

在第二点和第三点之间,还有两步需要实施,否则桥梁就很难驾起来。

桥梁对于一座桥的建造极为重要。

什么是桥梁?

桥梁相当于整座桥的龙骨,对于桥梁的稳固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这个世界很少有建筑师关注这方面的技术。

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梁”。

……

日落到来。

第一天很快就结束。

但山城却是愈发热闹起来。

不断有媒体记者、或者其他地方的公司前来学习。

本地居民也有不少跑去吃瓜的。

各大建材商也依旧一车一车把材料拉过来。

也多亏江皓考虑到这一点,提前让人用彩钢围墙把一百二十公里的工地围起来,防止无关人等影响工期进度。

如今,不管外面多么喧闹,整个工地都像是与世隔绝一般,所有工人拼命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歇!

与此同时,之前分散出去的大部队,此时也纷纷归队了。

一路、二路、三路全部回归,参与到建设工程里。

四万工人一同建造这座这个庞大的工程!

根据工程图纸设计,江皓立交一排两根桥柱,平均一公里需要二十排,全场一百二十公里,就是需要四万八千根桥柱。

四万八千根!

仅仅只是桥柱,就达到如此恐怖的数字。

可见这到底是多么宏大的工程!

外行不了解,顶多从文字表述中觉得这很牛逼。

但内行的人一听,就知道这项工程简直就是在建造神迹!

四万八千根柱子!

分摊到四万名工人头上,就是二十个人负责一根桥柱的修建。

其中十五个人编织钢筋笼,剩下一个人负责开挖掘机挖桩基,一个人开铲车运送渣土,一个人开水泥罐车浇灌混凝土。

最后的就是监理。

二十人,是江皓计算的效率最高的人数。

一支二十人的小队,完全这几个步骤的时间是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铸成一根桥柱!

四万人分成两千个小队,也就是平均每小时就有两千根桥柱诞生。

四万八千根桥柱,预计25小时内完成。

这样的速度足以震撼全球!

但江皓还是觉得慢了。

此时,日薄西山。

将近两万根桥柱,就在这白天一天的时间内诞生了!

极短的时间。

仿佛从天而降一般!

让所有人都无比震惊。

一些住在附近的居民,只是睡了个午觉,打了天游戏,或者出去打工……

结果回到家后,却发现村庄不见了,只有漫天的机械轰鸣声,以及一根根竖起的立交桥柱!

桥柱有高有低,有的几米高,有的十几米高……其中最高的,足足有八十米!

八十米!

属于摩天大楼的级别!

它就这么出现了、

两万根桥柱在各处换发起来。

犹如神迹!

……

工地临时会议室。

江皓戴着安全帽,在全程监管着施工情况。

江皓不是仿生人,无法和四万名工人共享思维,所以他只能通过工棚内摆放的几十台监控器进行实时监控和联系。

“三队!”

江皓拿起一个对讲机喊道。

“三队收到!”

对讲机那头,传来监理的声音。

“你们的进度再加快些,否则会跟不上其他队伍的施工速度。”

“报告江总,我们所在的大泊头段是背阴处,太阳照不到,因此水泥凝结的速度会比其他小队的速度慢。”

江皓想了想,说道:

“我们用的混凝土加了砂浆王还有其他吸水材料,你们用草甸子把搭建好的桥柱围住,用来吸水,半天功夫差不多就能阴干。”

对讲机那头立刻回答:“是!”

收到江皓的命令后,对方立即用草甸子把还在晾干的水泥柱团团围住,用于速干和吸水。

要在七天竣工,施工量大还不是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水泥的晾晒问题。

这也是建筑界的人普遍认为江皓无法完成目标的原因。

单单是水泥的晾晒问题,就已经占了不少时间了。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江皓所使用的水泥和他们的水泥是不同的。

江皓所使用的水泥,是根据系统的配方进行特别调制的速干水泥,晾干的速度是普通水泥的好几倍!

再加上草甸子的吸水作用,水泥晾干的速度完全赶得上整体工期。

“目前一切顺利。”

江皓长舒一口气。

一直紧绷的神经,让他也有些疲惫。

就在这时,秘书抱着一沓文件进来。

“江总,有记者想要见您。”

江皓盯着屏幕,头也不回的答道:

“不见。”

“是!”

秘书点点头,放下手中的文件:

“江总,西南水泥控股要求支付第三阶段的费用,这里需要您签个字。”

江皓快速翻看文件后,便在落款处签下自己的名字。

“好了,让财务结账吧。”

秘书又拿出一份文件:

“另外西土集团要求支付第二阶段费用,合计五千万。”

江皓翻了翻文件,没有立即签字。

而是想了想说道:

“西土集团比原定时间完了28分钟,多少对我们的工程造成影响,你告诉李总,第二阶段费用我只结两千万,问他同不同意。”

“是,江总!”

说着,江皓把西土集团的合同略过,然后快速签署完其他文件。

文件签署完后,秘书将其收好,接着汇报道:

“还有一件事情,铁路建筑集团、第四建筑集团、华夏八局等几家公司的高层来了山城,表示想要进入我们工地参观学习。”

“嗯?”江皓微微一愣。

这些建筑行业的巨头居然特地跑来想来参观学习?

这要是传出去又是大新闻了。

说句不好听的,江皓建筑集团说到底只是三四线城市的建筑公司罢了,在国内的名气跟这些行业的巨头根本没法比。

结果现在,江皓建筑集团已经引起了这些大佬的注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