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先生,你能出多少?这驴在我们农村是没有人舍得吃的,它们虽然是牲口,却也是很好的运输工具。”他说的是大实话。
一般人根本不会卖!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一点办法。
郝东升一听他这样问,眼睛都亮了几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一些真诚。
“价钱好说,你开个价?小兄弟!”对方既然肯问价钱,那就是有商量的余地。
他也明白对方说的是大实话,这驴虽然牲口,却不像猪和家禽,是专门供人吃的。
驴大多数是运输工具,很多农户家里都离不开它。
虽然没有牛精贵,但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价钱也是不能和猪相提并论的。
刘香香一听胡晚生的话,以为他要卖驴,急得顾不上有外人在,去扯他的衣服。
“媳妇,别担心!”胡晚生回头对她温柔一笑,拍了拍她的手。
媳妇的手有些粗糙,明天要给媳妇买润肤霜。
“郝先生,价钱嘛!600块!一口价,不过不是我这头驴,我可以想办法帮你弄一头驴过来给你。”他这头驴是万万不能卖的。
刘香香听到这句话,这才明白他为什么说别担心了。
原来他并不是要卖公公的那头驴。
只是在做生意!
不过去哪里弄头驴过来呢!
谁家的驴舍得卖?
郝东升一听,原来这小子不愿意卖自己的驴。
不过能够帮忙弄一头驴过来,也是可以的。
总好过自己去弄。
便点了点头:“六百块就六百块,你什么时候给我送过来?”
“明天上午。不过我还有一个条件。”胡晚生想到了自己家里的豆腐。
“小兄弟,你还有什么条件?”郝东升没办法,现在有求于人。
心里想着只要他提的要求不过分就好!
“你不是管食堂吗!需不需要豆腐?家里纯手工制作。香的很!”县政府也是要招待各类来宾,每日的采购还是要的。
县政府上上下下少说办公的也有几十号人,这几十号人中午总要吃饭。
不过估计没有学校的需求多。
“豆腐,可以啊!你明天送十板过来,多少钱一块?”郝东升问道。
原来这年轻人家里是做豆腐的,怪不得他闻到了豆腐的香味。
“八毛钱一块,我们家这豆腐可不是菜市场那豆腐,一块能够抵两块,所以八毛钱一块你不吃亏。而且菜市场的也要六毛一块。”胡晚生笑着说道。
有时候吹点小牛皮也是可以的。
“那没事,八毛就八毛,你每天送十板过来,多了我也消化不了。”
“好嘞!明天我就给你把驴和豆腐送过来。”胡晚生爽快的说道。
这又谈成了一庄长期生意。
刘香香简直是目瞪口呆了。
这咋还从卖驴扯上卖豆腐的生意了。
而且八毛钱一块豆腐,对方根本就没有还价。
她哪里知道人家根本不在乎这一两毛钱的事。
“那小兄弟,就这样说定了,我明天等着你。”郝东升这才放心了,终于可以交差了。
“郝先生,你不得交点定金,这豆腐我自家做的,没什么,交不交定金无所谓,可是这驴钱,我可没有那么多钱去买驴,我可不得给人家一点定金,人家才放心把驴给我。”他如果不收一点定金,万一这家伙不要了怎么办?
虽然他说他是县政府的,谁知道呢!
明天看到县政府他才相信。
“小兄弟,不好意思,是我疏忽了,这两百块是定金,你明天把东西送到县政府大门口,和保安就说找郝部长,我就会出来。”郝东升掏出两百块钱直接放到胡晚生手里。
他也知道人家肯定没有那么多钱,看这两口子面相也是实诚人,所以他毫不吝啬的掏了两百块定金。
胡晚生到没有想到对方那么爽快!
以为最多给一百就不错了!
定金拿了,事情基本板上钉钉了——没得跑!
胡晚生开心的驾起驴车,往回赶。
“晚生,刚刚你又订了十板豆腐出去,其实你挺厉害的。”刘香香忍不住夸了一句。
“谢谢媳妇夸奖,那是因为有你陪着我,我才这么厉害!这么有信心。”胡晚生把功劳推开刘香香。
“胡说,明明就是你自己做生意真的挺厉害!我可没有出力。”刘香香听着他夸自己,嘴上不承认,心里却是欢喜的。
“媳妇,我可没有胡说,我说的都是肺腑之言,还有……”
“还有什么……”
“还有其实,我其他方面也是很厉害的,你要不要试一试!”胡晚生逗趣着说。
“你……我不和你说了!”刘香香瞬间猜到了什么,脸都红的像那烫熟的虾子。
胡晚生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刘香香听着胡晚生爽郎快乐的笑声,也不禁勾起了唇角。
今天的她一上午都觉得就像在做梦一样。
原来生意还可以这样做!
她在心里默默的算了起来,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算一算,每天要卖三十板豆腐,也就是四百五十块豆腐,一块豆腐八毛钱,就是三百六十块钱。
她都不敢想了!
以前五毛钱一块豆腐,卖十板豆腐,公公一天差不多可以赚四块钱出头。
现在卖八毛钱一块,她想着十板应该可以赚最少六块钱,三十板豆腐就是十八块钱,一个月就是五百四十块钱。
天啦!这是多少钱啊!
抵以前的四倍多钱,还有卖豆腐脑的钱还没有算进去呢!
那他们胡家岂不是要发达了。
许久没有听到刘香香说话,胡晚生以为她生气了。
“媳妇,你生气了吗?刚刚我开玩笑的!”她不同意自己是不会逼迫她的。
想想自己都几十年没有碰过媳妇了。
大概什么滋味也忘了吧!
他这个过了几十年和尚生活,根本不知那是什么滋味了。
“没……我没有生气,刚刚只是在想事情。”刘香香解释道。
她其实对于这个比之前更加温柔,更加会逗她的,更加体贴的丈夫,反而更加的让她有一种安全感。
她不排斥,相比从前形同陌路的相处模式她更喜欢现在的。
再说夫妻间偶尔调侃两句,说点情话也没有什么。
很快,两人就回到了村子里。
远远的就看到婆婆带着楠楠在门口晒太阳,时不时抬头看向前方。
公公也坐在那里,估计也是不放心他们第一次出门卖豆腐。
“爸妈,我们回来了!”
“公公,婆婆……”
“爸爸,妈妈……”
“妈妈抱抱……”
“爸爸……亲亲……”
吧唧一口!
大家都笑了!
然后就是………
看看有没有卖完……
当看到空空如也的驴车时,二老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