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我的好邻居(1 / 1)三川观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双阁六部制执行的第一天,兵部尚书季布就在项昆仑的授意下递交了第一份奏折:关于并州士卒的处理问题,其余四虎见状也纷纷上奏,奏折的内容也很统一:接下来打哪?

户部尚书李文清,吏部尚书赵士杰以及陆炳等人也不敢怠慢,纷纷赶到外阁殿,对于季布的奏折那是一字不改直接移交于内阁。

至于其余四虎的奏折嘛,李文清也只能捏着鼻子给归纳成一份了,顺便润了润笔,不然这满奏折的粗鄙之言实在是不像话,当然意思是不敢改的,毕竟还要下发,被人举报篡改奏折,可是要掉脑袋的。

内阁贾诩,范增,陈少言三人接到通知后,皆是正襟危坐,等待外阁官员送来奏折。

三人依次看过奏折,正准备商讨策略时,项昆仑笑眯眯的走了进来,他看着呆愣着的三人摆了摆手,“你们不用管我,畅所欲言,我就是来旁听的。”

三人对视了一眼,心里跟明镜似的,这第一次执行双阁六部制,项昆仑不放心也是应有之意。

随后三人也就不管一旁的项昆仑了,他们眼睛死死盯着彼此,依次阐述起了自己谋略之策。

贾诩此时的主张和朝会上完全不一样,他不仅不打算裁军,甚至还要再征兵,执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以战养战。

这一点遭到了范增和陈少言二人的激烈反对,毕竟打下并州之事,各方面的有利因素都有,而攻打别的州,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三人就各自的政治主张,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尤其是范增,别看他年纪大了,那嗓门是真不小,一个人就压下了贾诩和陈少言两个人的声音。

一旁的项昆仑看得是呆若木鸡,不是,你们不应该是品着茶坐而论道吗,怎么变成互喷口水了。

项昆仑右手握拳放在嘴边轻咳了两声,见没人理他,只能尴尬的笑了笑,算了,我还是老老实实等结果吧。

“项王,醒醒,醒醒。”陈少言轻轻拍了拍项昆仑的肩膀。

项昆仑揉了揉睡意朦胧的眼睛,看了眼窗外的天色,“已经到下午了呀,怎么样?你们商量出结果了吗?”

陈少言恭敬的递上奏折,项昆仑举起双手拍了拍脸颊,接过奏折看了起来。

关于并州士卒问题的解决办法,上策为裁军,中策为以战养战,关于是否出兵的决策,上策为休养生息,中策为攻打冀州,下策为攻打幽州。

项昆仑傻眼了,就这么几句话,你们讨论了一上午?你们告诉我,你们讨论了个撒?项昆仑将奏折扔回陈少言的怀里,“拿回去重写。”

陈少言一愣,退了出去,过了十分钟,三人才你推我搡的进了房间。

“臣等回禀项王,此策已经是吾等三人商议的最终结果了,还请项王明示。”

项昆仑皱着眉头,一脸严肃的批评道:“不是本王说你们,你看看你们,一个个都是当世奇才,几句话都需要讨论这么久,那以后奏折多了呢?难不成我要等个十来天?”

“臣等知罪。”

“还有你们这交上来的是什么?就这么干巴巴的几句话,谁看得懂?这么做的理由呢?”

三人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正准备出去时,项昆仑叫住了他们,“这次就算了,先口述吧。”

范增行了一礼,随后找出地图,放在了桌子上,“项王,请看,与并州相临的有三个州,分别是司州、幽州、冀州,而臣之所以提出裁军和休养生息之策,乃是因为这三个州都不好打。”

项昆仑看着地图摸了摸下巴,“这司州不打我能理解,毕竟现在还不是时候,那另外两个州呢?”

范增摸了摸胡须,解释道:“先说幽州,因为张绣将军就是幽州出身,所以老夫特意去找他了解过情况,他对幽州的评价只有一句话:天下枪兵出幽州。

项王请看,如果我们打幽州,就要从西面开始发起进攻,而我们的第一个对手就是靠山王杨林。”

项昆仑眉头一皱,这个名字,我怎么有股不好的预感,他摆了摆手,“把张绣给我叫来。”

“是,项王。”

不一会,张绣就匆匆忙忙的赶到了内阁。

项昆仑顾不上客套,让他详细的将幽州的情况一一道来。

幽州,天下三大骑兵中幽州奔骑的发源地,天下三大骑并不是指某只具体的部队,而是指三个地区的特色兵种,幽州奔骑讲究的是以雷霆击碎黑暗,以速取胜,比如天下闻名的白马义从就可以被称为幽州奔骑。

而幽州又同时跟匈奴,鲜卑,高丽接壤,所以可战兵力并不比项昆仑少,至少也是在九十万左右。

整个幽州共有三股势力,最西边的是靠山王杨林所率领的义勇堂,冷面枪王罗艺就是其中一员,主要负责抗击匈奴,至于还有没有别的武将了,张绣也不清楚。

而位于中间的是杨家枪杨继业所率领的忠烈堂,听说他的七个儿子个个武艺高强,能征善战,主要负责抗击鲜卑。

而位于最东边的是白袍将军陈庆之所率领的智信堂,张绣的师弟赵云正在他麾下效力,还有那个枪法不怎么样,但是很嚣张的马超,当然这话是张绣说的。

因为张绣曾在智信堂呆过,所以他知道智信堂共有三十五万兵马,而其余两堂能跟智信堂齐名,想来兵马也差不到哪去。

项昆仑看着张绣一脸得意的讲述着自己曾经如何打的高丽嗷嗷叫,心里实在是忍不住了,大哥,你知道吗,你是智信堂里最菜的。

张绣看着项昆仑脸上的表情,还以为项昆仑不信,赶忙解释道:“项王,我说的都是真的。”

项昆仑无力的摆了摆手,“我知道,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有陈庆之在,你们打不过高丽才是怪事呢。”

张绣挠了挠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陈将军确实厉害。”

“对了,那天下枪兵出幽州又是怎么回事?”

“项王,你知道我们的士卒都是用矛战斗,那为什么不用枪呢?”

项昆仑琢磨了一会,回答道:“大概是成本问题吧,枪应该比矛要贵吧?”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有一部分原因,但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树。”

“树?莫非是枪杆?”

“项王,英明!”张绣竖了个大拇指,随后在项昆仑的死亡凝视下,赶忙接着说道:“这矛的矛身用什么木材都无所谓,只要够硬就行,而枪则完全不同,要求软硬适中,这一般的木材可达不到要求。

本来幽州也是没有这种木材的,直到很多年前农家魁首带来了一种树,一开始大家都是拿它作为木柴和皮条来使用,用它打孩子手感极佳,一木条抽下去,没有一个孩童受的了。”说到这,张绣情不自禁的打了个颤。

项昆仑翻了个白眼,一看就知道这小子,小时候没少挨打,“那后来呢?”

张绣偷偷挪了挪屁股接着说道:“后来人们发现,此树树龄越大越适合做枪杆,就给它起名晚成树,意味着大器晚成,此树的名头也越来越响,吸引了无数的枪法大家去幽州寻找百年老树,他们在找树的同时也留下了传承,就像我师傅就是在找树的时候,收我为徒的,日积月累下,幽州几乎人人都会用枪,而智信堂的兵马都配备了长枪,所以打起仗来才可以做到以一敌三。”

项昆仑听完牙都疼了,我方士卒只会戳戳戳,敌方士卒人手一套枪法,这谁顶得住呀。

项昆仑捂着腮帮子叹道:“我们还是商量商量打冀州的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