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是我先祖冠军景桓候!封狼居胥、登临瀚海之壮举,我自当效之!”
在和刘备谈完条件之后,一直跟在后面的赵俨听见霍昭此言道:“霍小将军既然有封狼居胥、登临瀚海之志,那又怎可抛去大将军窦宪勒石燕然之举?”
霍昭却是翻个白眼道:“我先去狼居胥山,而后登临瀚海,待返程时再去燕然山,有何不可?”
赵俨却不管霍昭的回答,而是向刘备说道:“将军乃是大汉宗亲,天子之叔,帐下有卫霍之后,为何不带他们为大汉效力,却要寇略京师?”
刘备将手指向长安和洛阳方向,“长安!乃我先祖之陵,洛阳乃世祖皇帝再兴大汉之都!大汉只有两京,无许县之都,天子当重回洛阳、长安,而不是居于曹操之下,还要被指责岂有含冤的天子!备也听闻曹操将天子血脉之母杀死于宫中?这岂是人臣所为?”
赵俨则是强言道:“自孝桓、孝灵两位先帝以来,朝堂混乱,天下危急,竟有张角董卓之流,使得太阿倒持,天下大乱,若不是明公,当今天子那里还有安坐许都之时?”
卫平和刘备诸将都未曾管过刘备和这赵伯然的辩驳,而霍昭则是直言道:“如今怎不是太阿倒持?天子之令尚且救不下怀有天子血脉的董贵人和天子母族,这不正是太阿倒持吗?”
赵俨听到霍昭言及年前曹操于宫中诛杀董承一脉,又于天子面前强杀怀有天子血脉的董贵人,正欲反驳的话只能咽入腹中不在多说什么。
年前曹操诛杀董氏一脉,又在天子面前杀死了董贵人,此等举动早就流传于天下了,更有甚至直接将曹操于董卓并列,直言董卓虽恶,当今唯有司空可以比之。
刘备和赵俨辩驳之后,便懒得再搭理赵俨,而卫平和刘备诸将自然也不会搭理赵俨,只有霍昭围着赵俨道,“郎陵令,你是刘氏官?还是曹氏官?当时孝灵皇帝下诏赐宦官为冠军侯怎么不见你等出来指责?”
赵俨本不想回答霍昭的问题,却被霍昭逼得急了:“我乃汉官!孝灵皇帝乃天子,我等岂能相违?”
“哦,我明白了,那日我还听闻天子曾谕,不可诛灭董氏一族,或留董贵人之命,那为何曹司空和你们怎么能违背天子旨意呢?”
“天子未有旨意?我等岂能听从。”
“那天子的谕不算旨意吗?”
赵俨这才发现掉进霍昭的陷阱了,汉制,上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但谕这个东西,可以算天子的命令,也可以不算,谕,告也,《周礼·秋官》曾言:讶士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
这里的谕罪刑于邦国的意思就是告知其罪其所应受之刑给整个邦国,代用到天子身上便也可以算作天子之令。
如果赵俨在这里说谕算天子之旨,那就是代表承认曹操当初在许都宫中诛灭董氏一族,杀死董贵人都是违反了天子命令,那就正验证了那句太阿倒持。
但不认,那就代表他这个郎陵令,做的乃是曹氏官,乃是关东士族之官,而非大汉之官,非刘氏之官,而是验证那句太阿倒持。
霍昭见赵俨不说话,便自觉无趣,只留下一句:“权宦因诬大汉宗亲而得封冠军,乃是先帝之乱命,若你等觉得不满,为何当初不出言反对?”
便纵马跟上了刘备等人,而赵俨则是被人牵着马一路带向郎陵城。
刘备等人见霍昭单骑赶了上来,而之前振振有词的赵俨却不在言语,刘备则问道:“延宗如何问得这赵伯然哑口无言?”
霍昭笑道:“诸位伯父有所不知,我只问他天子的口谕算不算得旨意!”
刘备和麾下明白其中意思的便都笑了起来,只有张飞未能参透其中的意思问道:“大哥,你莫要笑,且告诉弟弟这话是何意。”
卫平则是拉过张飞,为张飞小声说解其中的道理,待张飞听完便也明白这一句是什么意思了,如果赵俨认,那曹操也就成了和董卓之流一样的反贼了,如果不承认,那就堵住了赵俨嘴,想要开口,那就得躲过这太阿倒持。
太阿倒持释义为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意为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本朝定远侯班公一家著的汉书中有一传为梅福传,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先为郡文学,后补南昌县尉,后因上书讽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王风,后挂冠而去。
《汉书·梅福传》中曾记载梅福以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欧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此孝武皇帝所以辟地建功,为汉世宗也。
来进谏孝成皇帝不能任由王氏外戚专政,朝廷大政为太后王政君一族把持,但却险些遭了杀身之祸。
其中的意思就是皇帝你不能任由你母族掌权啊,若是你母族掌权,将来必定会成吕、霍之乱啊,皇帝一定要亲自掌握权柄,不能将手中的权柄交给他人就算是母族也不能,否则倒持太阿,将剑柄交由他人,自己面对剑尖,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但是孝成皇帝本身就是为了用外戚的势力来打击父亲孝元皇帝时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宦官势力,其次用王政君这一脉的外戚势力来制衡另一派外戚,王凤首先排挤了能力强、名声大的冯昭仪的弟弟冯野王,又迫使许皇后之父许嘉引退。再次,王凤排挤丞相王商。王商的父亲王武是汉宣帝的舅舅,堂兄王接曾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但是孝成皇帝的制衡用的不是很成功,当王政君这一家的外戚将王商赶出朝堂和长安之后,太后王政君的七个兄弟都被封侯,老大王凤官位高至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其大司马职位先后由王音、王商(成都侯)、王根继承,最后传至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简单来说,王商一死,朝堂里就没有可以能制衡王政君这一族的力量了。
这就是梅福所言的倒持太阿。
张飞听完才反应过来笑道:“哦,王风啊,我知道他有个侄子叫王莽,篡了大汉,要不是有世祖皇帝,大汉还真就被夺去了。”
张飞正在笑着,便听见一声,“三弟遇到何事?笑得如此开心,可否能给二哥我说说!”
张飞一看,说话的正是披坚执锐先他们一步而行的自家二哥,“二哥,你有所不知,延宗刚刚让这郎陵令说不话来,还指曹操有王莽之心!”
“哦?延宗是如何说的?你且与我说来听听!”
张飞则说道:“延宗问这郎陵令,如今算不算的太阿倒持,天子的口谕算不算得天子的旨意!”
关羽则是叹道:“若是真为太阿倒持,当为董贼,天子之口谕当然算天子旨意,延宗语中之意,并非指曹操如同篡汉之王莽、伊伊、霍光之流!”
关羽见张飞表示听不懂,正欲解释,孙乾出声道:“伊尹、霍光之流,皆有废天子之为,伊尹废太甲于桐宫,霍光先立后废昌邑王,董贼先废弘农王后立陈留王,亦为伊尹、霍光之流,而曹操如今之做派,非伊尹、霍光欲行废立之事,而是为掌朝政!”
霍昭则道:“那不还是和伊尹、董贼一般,把持朝政,如今只是不曾废立天子而已!”
是啊,虽然曹操如今没有像伊尹、董卓行废立之举,但是依照其把持朝政的样子,若是天子有近宗,或许也会行废立之事吧?
众人一想到这里,便也不在交谈,刘备见此便问关羽道:“云长来此,可是郎陵有变?”
关羽则道:“我率先锋先行,等到了郎陵,趁其不备,夺下城门,继而已经夺下郎陵,如今,我令子龙率军驻守,我亲自前来迎接兄长!”
刘备大喜道:“果真已经夺下郎陵?哈哈哈!我刚与郎陵令约定不攻城,不杀其卒,他便从城中送我等粮草、青壮、武备。”
卫平则问道:“云长,郎陵城里有多少粮草、青壮?”
“粮草我让子龙去检了,我则是领数亲卫直接过来迎接大军了,青壮的话,我军并未攻城,算上驻守郎陵的青壮,当有六百人,其中武备齐全的有一屯。”
“卫兄放心,这郎陵城中最为紧要并非青壮,而是粮草和武备!”刘备镇定下来,出言让卫平不要激动,因为值得他们激动的是那还有半曲之多的武备,有了这半曲多的武备,便可以将军中精锐换装,再将军中精锐的武备,装备到刚拉进军中的青壮身上。
“全军迅速挺进郎陵!”
约莫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刘备等人便到了郎陵城下,赵云则是出来将刘备等人迎至赵俨的府衙中,刘备刚落坐与堂内正座,便向赵云问道:“子龙,郎陵的粮草加上我军剩余的粮草可够进入南阳?”
赵云闻言摇头道:“主公,城中粮草不多,只够我军两天支用,在加上我军剩余粮草,最多就是刚进南阳郡,大军就没有吃得了!”
卫平便道:“那我等不要青壮便可,而且还要把从悬瓢招募的青壮也一并放归,我军只要粮草和武备即可!”
————————————————————————
伊尹:己姓,伊氏,名挚,传说,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成汤墓葬之地桐宫,他本人与诸大臣代为执政,史称共和执政,并著《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问题。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自怨自艾,深刻反省,“处仁迁义”,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悔过反善。当太甲有了改恶从善的表现后,伊尹便适时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而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
霍光:,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人。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
霍光最初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忠诚勤恳,持心公正,勤劳国家。汉武帝临终时,授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汉昭帝继位,解除上官桀拥立刘旦阴谋,册封博陆侯。汉昭帝去世,拥护并废立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即位。后世权臣废立皇帝时,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作掩饰。宣帝即位后,霍光权倾朝野,其女霍成君为汉宣帝第二任皇后。
汉宣帝地节二年,去世,谥号宣成,陪葬于汉武帝茂陵,葬礼按照相国萧何故事。两年后,霍氏谋反,毒害许平君皇后母子事发,全族坐罪处死。但到甘露三年,宣帝仍以霍光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首位。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东汉末年军阀、权臣。董卓成长于凉州,喜欢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在护匈奴中郎将张奂部下任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作战粗猛有谋,屡建战功,拜郎中,历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免职。后来得到司徒袁隗征辟,出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中平六年,时任并州牧的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密召,率军进京诛十常侍。不久,京中动乱,董卓在北邙立下了救驾大功,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军阀兵力。随后,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即位,不久就弑杀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他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官至太师、相国,封郿侯,位极人臣。
献帝初平元年,董卓讨伐战爆发,董卓则迫使献帝迁都长安。初平二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司徒王允设反间计,挑拨董卓大将吕布杀死董卓,结果成功。董卓为其亲信吕布所杀,全族亦被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