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武之后,刘备下令清点此战缴获的物资,八百多匹上等战马,两千套步战铁甲,四千的长矛大戟环首刀,一千多面钢盾,三百具强弩,损害的那就更多了,只要后面重新锻造,就可以正常使用。
八百多匹战马其中有四百匹是北军越骑营的,剩下的四百多匹是蔡阳的中军的战马,步战铁甲,长矛大戟环首刀还有钢盾大都是蔡阳中军留下来的随身战具。
让刘备和卫平更加开心的就是蔡阳军中留下的近万石粮草,这一口,肥的流油。
打这一仗,直了!
连夜打扫战场,掩埋尸体,战场上四处都是火把,四千余俘虏被催促着掩埋尸体,催的很急,累的要死。
从日落干到日出,蔡阳带来战死的郡国兵全部掩埋,刘备麾下的士卒的尸首也已经掩埋,和埋郡国兵的坑不远,也就一东一西相对着埋了。
刘备和卫平带着人则是把蔡阳营中的剩下的近万石粮草收拾妥当,而后全军上下都吃了个饱,带着俘虏、装载这战利品,刘备带着大军绕过五峰山,正式进入了南阳地界。
战争就是这样,准备好久,安排斥候,选择有利的作战地形……,然后就在某个时间双方开片,刺刀见红,一战定胜负,赢了乘势追杀,输了大家一起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就像是前不久的官渡之战,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而曹操则是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建安五年四月的时候,双方的第一战才正式打上,在白马,曹操使用了SSR神将卡,万军丛中取了颜良首级,而后退军途中设伏,再杀文丑。
而后就是火烧乌巢,大破袁绍了,所以说真正开打的时间其实很小,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出安排和各种手段让自己获胜的优势比对方大。
先斩颜良、文丑,挫了袁绍大军的锐气,而后在火烧乌巢,让其粮草不继,大军难以安定,再才是大破袁绍。
官渡之战打了可以说一整年,但是决定这场仗胜负的却只是其中的一战而已。
大军起行,刘备和卫平是在考虑到有残兵逃走的基础下决定的,北军的越骑营都已经过来了,那就说明追兵不止蔡阳这一万多人,要是慢些,说不定,余下的追兵下午就到了。
而且还有可能南阳那边会出兵断自己后路,前后夹击,必败无疑,所以在早上吃过朝食,大军起行。
大军一路沿着郎陵山北麓西进,而后南下泌阳,已经被刘备招降的四千降卒也慢慢融入大军,到了泌阳县,刘备和卫平直接将八千多人往城外一摆,将泌阳守军的武备全扒拉下来后,就带着大军继续前往平氏县。
刘备大军到达泌阳的时候,曹休已经带着剩下的士卒追到了五峰山,而后驻扎在这里等待汝南送粮草过来,蔡阳是把叶县的粮草全都带走了,舞阳县的也只给留了一半,曹休一路上走走停停,全是因为在等粮草送来。
不久,李通和赵俨一起带着粮草辎重赶到了五峰山下,三人刚一见面,曹休就说道:“蔡阳败了,溃兵不足两千,北军越骑营被歼灭,我要前往南阳,尔等回了汝南好生守备。”
“喏!”
“对了,李通,司空让我告诉你,汝南的贼在清缴不了,他就带兵来汝南亲自剿贼了!”
李通一听,脸色一白,曹仁能说出这句话,那就代表,许都也知道自己养寇为重了,急忙答应道:“是,末将回去就亲自带兵清缴。”
简单的交流之后,曹休就将李通和赵俨礼送出营,不久便拔营而起,往宛城去了。
曹仁也清楚,刘备现在能去的地方就只有荆州了,所以在五峰山扎营之后,就决定西去宛城,荆州的大军现在能动用的只有不到万人而已,碰上自己手中这一万五千人的士卒,再加上自己早已申请调了两万士卒过来,就算是在南阳和荆州再加上刘备都可以硬碰硬了。
……………
时隔两天,刘备已经看到平氏县的城墙了,在这两天里,许都发出的一道诏书,令整个天下的文人武将都兴奋了起来,天子在朝会中下诏追回孝灵皇帝之命,追刘悝为渤海王,并表示孝灵皇帝当时受奸宦蒙蔽,一时不察,同时授命当朝司空曹操,全力追索奸宦王甫全族,追回封侯符册,并言冠军之爵,始设世宗皇帝之时,奖大司马骠骑将军之功,意为勇冠三军,孝灵皇帝受奸人蒙蔽,一时赏下此爵,现在我作为后继之君,当更改之。
随后司空领朝中诸臣,受命,追索王甫全族,言,若有人能予线索,赏万金。
等刘备等人知道消息的时候,刘备已经带着大军在平氏汇合了孙乾和陈到以及陈到护送过来的家眷,启程前往新野了。
当刘备和蔡阳在五峰山下开战的时候,陈到就已经护送着家眷们抵达了平氏,准确来说,一过泌阳,就被孙乾给接上了。
原来在刘表的命令到平氏之后,简雍和孙乾一商量,便决定由简雍前往新野,先行为刘备游说,留孙乾在平氏等待刘备到达,没想到简雍刚走,孙乾就在平氏县和泌阳县的交界遇见了陈到和陈到护送的刘备等人家眷。
简雍则是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新野,简雍进新野便被刘表接见,刘表也不多说,直言自己需要刘备帮自己守住新野就好,自己会在襄阳给刘备保障后勤。
简雍一听,这不和自己在汝南给刘备分析的一样吗,而且荆州在南阳还有十多个县,只给个新野,有些不地道啊。
随即就给出了自己的条件:“刘备以左将军之职镇守现在还在荆州手里的南阳诸县,刘表需要保重粮草辎重,只要是南阳的,就都得归刘备管。”
刘表表示不行,最多在给刘备育阳、安众、穰三县,荆州的世家豪强不会插手刘备治下的四县。
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刘备镇守南阳全郡,只要能将曹操手中的南阳二十多个县打下来,就都归刘备,荆州的世家豪族不能插手新野以北诸县,刘备大军保持在一万人,粮草、辎重、武备都由荆州方面负责。
而后荆州牧、镇南将军刘表出新野亲自前往平氏等待刘备,两军在新都相遇,一同归于新野。
新野府衙外,刘表设宴邀请刘备相聚。
刘备则是喜笑颜开,带着自己一众文臣武将前往新野府衙赴宴,至少表面上看不出来忧虑。
但是看着刘备帐下的武将尤其是之前曹操使用的SSR神将—关羽,就有些失落了,自己贵为封疆大吏,整下几乎没几个能打的武将,好不容易招揽过来一个能打的董卓旧部,更糟心的是,这家伙靠着自己打赢了曹操,甚至连曹操的亲儿子曹昂都死在宛城了,居然投了曹操,更离谱的是曹操还接受了,还带去官渡帮忙打仗了。
好家伙,在南阳的时候,死活不动弹,还爱问自己要粮草武备辎重,一去曹操哪里,主动请缨不说,还让曹操肢解在南阳的旧部。
“玄德如今为左将军,从军数十年,如今荆州的南阳郡被曹贼和那西凉张绣占去大半,荆州余下几郡皆不得安宁,我想让玄德你在新野驻扎,帮荆州和我镇守南阳,不知玄德是否愿意屈就?”
“不知景升兄想怎样让我镇守南阳,是保地不失,还是将曹贼赶出南阳诸县?”
“我的意思就是玄德先在新野镇守南阳,训练士卒,抗拒南下的兵马,而后慢慢攻打南阳诸县,最后在收复宛城,南方交州屡屡侵入荆州南方三郡,如今荆州兵马大多都在南方,东边又要防御扬州来犯,西边又要防刘璋东出巴郡,荆州兵马如今可动之兵不多矣。”
刘备捏着下颌的胡须沉思片刻,他在来之前就知道荆州兵马能动用的不多了,要不然刘表也不会收留张绣在南阳,但问题是刘表给自己什么待遇,总不能这么一说,自己就带着兵马镇守新野,日后南阳全打下来了,刘表又来摘桃子怎么办?
但是现在自己是急需一个容身之处了,再不找个可以容身的地方,自己迟早有一天就成了第二个吕布了。
吕布当时出走关西,就是没有容身之所,然后就掏了曹操的兖州,最后又被曹操打来了徐州,和自己在徐州打生打死,最后让曹操得了徐州,他自己身死白门楼,自己跟着曹操回了许都。
刘表点点头,继续说道:“玄德放心,南阳郡事,荆州一概不管,但是你麾下的兵马不能超过一万,粮草、武备、辎重,我每月令人给你足额送到新野,只要你能打下整个南阳,南阳郡只需名义上还留在荆州即可。”
刘备想想,这样也好,虽然只有一万兵马,但是粮草、辎重、武备就不用管了,但是荆州没人管自己,那自己就可以在南阳一展拳脚了。
“既然景升兄都这样说了,备岂有不从之理!”
刘备镇守南阳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今天的宴,刘表和刘备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刘表从此可以不用担心曹操突然从南阳杀向襄阳,而刘备则是得到了一块容身之所,最主要的是,南阳离许都近啊,只要打下整个南阳,自己还用得着管刘表吗!
刘表亲自起身,给刘备斟满酒杯,举杯劝酒:“满饮此杯,从今日以后,只要这荆州还姓刘,玄德就安心占据南阳即可,饮胜!”
“饮胜!”
刘表喝完杯中的酒,不太满意道:“我打造了三种酒缸,大的叫伯雅,能容七升,中号的就中雅,能容六升,小的叫季雅,能容五升,可惜此次未能带来啊。”
“来日得闲,备定来襄阳见识一下景升兄的三雅之爵!”
刘表一听直接拉住刘备道:“不必来日,我已命人去襄阳取来,待大军从安众回返,我再请玄德喝酒!”
自己在荆州宴请世家豪族,都是用的三雅,每次聚会,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缸中的酒全部喝完,凡是有人醉倒在地,便用大针去扎醉酒的人,以此来防止装醉。
一升大概相当于现代的0.2升,所以最大的伯雅能盛两斤四两,中雅能盛两斤二两,季雅则能盛两斤,每次饮酒,每人至少要将三雅全都喝一遍。
汉人好酒,更是酒鬼横行,劝酒的行为也都极为恶劣,言辞讥讽都是轻的,大针扎、泼冷水、抽鞭子、用大棒敲头都是常有的事,就为问你喝不喝!
刘表一连宴请了刘备三天,刘备等人都是醉酒而归,而霍昭和陈到在这三天则是负责操练麾下士卒。
——————————
《太平御览》卷四九七引三国魏曹丕《典论·酒诲》
荆州牧刘表。跨有南土。子弟骄贵。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受七升。仲受六升。季受五升。又设大针于坐端。客有醉酒寝地。辄以劖刺验其醒醉。是酷于赵敬侯以筒酒灌人也。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尝以盛夏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二方化之。故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
《初学记》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