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最强,究竟需要怎样的力量。
王启对这个答案很感兴趣。
只有知道了这个结果,他才能够具体的得出自己十年后必须要达到的境界。
观战区拥有阵法和各大宗门的护道人保护,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两名天骄,在比试一开始,便毫无顾忌的火力全开。
他们都很清楚,若是不拼尽全力,根本敌不过对手。
试探都是无谓的浪费灵力。
一时间,两人的修为毫不掩饰的展露在了众人的面前。
齐铭,六星筑基,筑基七重,已经迈入了筑基后期。
王曦之,七星筑基,筑基七重,底蕴比齐铭更加雄厚。
如果仅从天赋与境界上来比较,王曦之已然胜出。
王曦之和王启不同,王启擅长驱使飞剑,但王曦之只使用手中的宝剑。
那是一把绝对不亚于原初残剑的上品灵器。
即使不注入灵力,剑身周围都会有风刃环绕,既轻快,又锋锐。
王曦之看似随手一挥剑,一道仿若海啸一般的剑气,便从地面升腾而起,涌向齐铭。
齐铭却丝毫不慌,手中掐诀,身体立刻被土层环绕,将剑气隔绝开来。
那看似浩瀚无比的剑气,竟只是将土墙击碎开来而已,便立刻被抵消。
但在剑气被抵消的刹那,王曦之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齐铭的面前,快剑刺向齐铭。
齐铭的身上,猛地涌出熊熊烈焰,整個人仿佛变成了一个从炼狱中爬出来的火人。
竟不退反进,一拳打向王曦之。
拳头与剑锋碰撞。
轰隆一声响。
两人又同时倒飞而出,不相上下!
“太夸张了吧?”
两人的表现,令郭文昌都不禁惊叹连连。
王启却不以为然:“夸张?这只是开始而已。”
是的。
拥有四颗星珠筑基的王启,更了解星珠筑基究竟有多么恐怖。
现在决战的两人,虽然没有试探的意思,都在努力对敌,但也远远没到拼尽全力决胜的阶段。
果不其然。
在大概对了三百多招后,齐铭终于显露出了颓势。
但他也在防御的时候,找到了可乘之机。
当王曦之的长剑刺入了他胸口的刹那,他的身体突然变得比岩石还要坚硬,同时大量的土层覆盖到了长剑之上,那风刃根本切割不开。
剑客,被人夺了剑!
甚至连手都被岩石封锁!
这绝对是致命的失误!
齐铭立刻抓住机会,动用了最终的法术。
搬山术!
齐铭一声厉喝,千秋山附近的一座相对较矮的山峰,竟然从中部裂开,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山体,被齐铭操纵,朝着王曦之砸去。
连孙猴子都被困在五指山下五百年,齐铭此刻操控的虽然不是一座完整的山体,但声势亦是同样骇人。
看得出来,就算是兖州数一数二的天骄,操纵庞大的山体,也耗尽了灵力。
已然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但山峰下落的速度极快,就像是流星陨落一般。
王曦之的身影已然被笼罩在了山体的阴影下,几乎已经失去了逃脱的空间。
可就在这时,王曦之竟根本没有去解除封印了他手臂和长剑的岩石术。
他只是默默的念动法诀。
霎时间,他的脚下,突然浮现出了一朵青莲。
青莲上开出了一朵纯净的莲花,莲花的花心处,一柄巴掌大的剑影骤然浮现。
王曦之整个人融入了青莲的幻影中。
莲叶和枝干与他的身体相互融合,化为了一件青绿的长袍。
在长袍出现的瞬间,附着在他手上的岩石自然而然的崩碎了开来。
而他手中的长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它敛去了原本的锋锐之势。
变得更加古朴,但充满了沧桑的感觉。
王启猛地瞪大了双眼。
这不是残器吗?
是的,哪怕是修复了无数残器的王启,也才后知后觉的发现王曦之使用的也是一件远古兵器。
而且是进行过修复的远古兵器。
但在这一刻,王曦之用特殊的方法,仿若解除了剑身的封印,让它暂时回到了曾经的巅峰状态。
山体已然砸下。
可长剑也已然复苏。
谁胜谁负,仅在一念之间。
王启觉得王曦之会更胜一筹,但也不敢打包票。
这种级别的战斗,他还没办法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够跟上他们的行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青莲帝剑!”
王曦之的声音,突然如同浩然梵音,回荡在这苍茫的高山之上。
一道如同莲叶般的青光,骤然化作一柄天剑,从山体中间一闪而过。
山体仍旧砸下。
但却在下落之时,无法控制的化作了两半。
王曦之稳稳的站在虚空之中,并没有被山体砸中。
而他的对面,脸色煞白的齐铭突然看向自己的左肩,在他的左肩处,出现了一条血线。
若不是他感受到了一股萧瑟的灵力从耳边经过,他甚至都察觉不到疼痛。
鲜血,骤然喷溅。
齐铭的左臂齐肩掉落。
他的嘴角一抽,神色复杂的看向王曦之,用仅剩的右手,单手行了一个抱拳礼:“多谢王兄手下留情,我欠你一条命。这一次,是我输了。”
作为天之骄子,齐铭在落败之时,拿出了自己的态度。
他甚至没有去追回那一条手臂,径直的朝着远方遁去。
他似乎并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他人的怜悯。
只有还真宗的众人,追赶而上。
断臂,对修士来说,并不是无法挽回的损伤。
只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治疗,断掉的手臂能够轻易的接续回去。
齐铭不去拿自己的胳膊,他的师父和师兄弟们,可不能应允。
原来如此。
与此同时,王启凝视着以胜利者之姿,持剑而立的王曦之,心中已然有了明悟。
原来想要获胜,只需要一剑。
十年磨一剑,即可窥探巅峰!
王启终于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他在磨这一柄剑之前,必须先找到这一把“剑”!
他需要找到一把,值得他用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琢磨,修炼的“利刃”。
“走吧。”
他没有再继续留在此处,瞻仰胜者,释然的回头,逆着人潮离去。
“去哪?”郭文昌问道。
“磨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