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母出身于吕梁府柳石县一个书香门第,到他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老爷子一辈子没考取功名,只在乡间教书为业。邓母年轻时,嫁给了邻村的穷小子邓鼎城。邓鼎城家里虽穷,人却机灵,又生得一表人才,十五岁就开始在府城里晟记商号做学徒。出徒后,做了跑街伙计,没几年柜上又让他学着管账,给了七厘的顶身股,眼看着小日子就要红火起来了。
变故发生在邓母怀上邓源的那一年。那年是晟记商帮三年一度的账期,春节前各分号掌柜回太原总号交账,也是一次大聚会。吕梁分号的韩掌柜很是看好邓鼎城这个帮账伙计,交账的时候便带他在身边做助手。因聚会上有学徒伙计较技的助兴节目,这也是让年轻人露脸的机会。
邓鼎城结结实实露了个大脸,在珠算、心算、记账、辨银色四场比试中都拔了头筹,不但各分号掌柜、总号财东交口称赞,老东台段晟功的亲孙女躲在戏楼上看完比试,也对邓鼎城青眼有加。
接下来的戏码就很俗套了,段小姐相中了穷小伙,非他不嫁。韩掌柜把这层意思递给邓鼎城之后,邓鼎城并没有犹豫很久,便回家准备停妻再娶。
但邓母性子刚烈:我娘家虽然没什么兄弟,可也不能任由你欺负。七出之条,我犯了哪一条?更何况现在还怀着你邓家的骨肉。你若非要休我,休书上便得写明白,是你贪图人家段家的富贵,抛妻弃子要去做上门女婿。邓家父母当时尚在世,对儿子的所作所为也颇不赞成。
邓鼎城左右为难,一跺脚,回城瞒下此事,就说和原配已经了断。而后顺利地调到总号,风风光光和段小姐完了婚。几年后苏州分号掌柜告老,邓鼎城被调来接任。本来各分号掌柜上任都不得携带家眷,但邓鼎城有了半个东家的身份,段小姐又久慕江南富庶繁华,这便陪同上任,一晃已经十几年了。
这十几年里,邓母真就没有主动找过邓鼎城。独自生下儿子,抚养长大,教他读书。应童生试考了全县第三,崇祯元年又考取了秀才功名。本待潜心用功,参加两年后的乡试。但秦省流寇越闹越凶,今年已经多次越过黄河袭扰晋省。吕梁靠近黄河,受害尤重。前几个月,临县被烧了三个村子,死了好几百人,官府却是一筹莫展。消息传开,人心惶惶。邓鼎城虽远在苏州,可也关心自己的儿子,来了一封书信让娘俩去苏州暂避。邓母思量再三,决意低一回头,好歹给儿子寻一个安生读书的地方。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邓母唯一的精神寄托,她那位有出息的好大儿,在路上遇到流民冲突,死于非命。
而巧合的是,四百年后的户外探险爱好者邓源,就在那一刻穿越到了邓母用双手挖开的坟前,适时填补了空白。
“老天爷把你送来,这是你的命。你得替他,把他这些年受的苦,填回去!把他没享过的福,享过来!从今天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儿子。”邓母掩埋了亲儿子,枯坐一夜,想出来这个道理。
作为熟悉套路的穿越者,邓源深知听劝保狗命的真谛。多认个爹娘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上天眷顾,穿越一回,连名字都不用改——也许在时光的长河中,同名的人总会有一些微妙的命运纠缠。
怀着三分愧疚、三分迷茫、三分对新生活的向往,外加一分凉薄,他义无反顾地陪着邓母踏上了征程。
从晋省到南直隶应天府,距离并不太远。在邓源记忆中,后世的高铁也就大半天。但在这个没有任何交通工具、道路崎岖、遍地流民盗匪的年代,娘俩有足足走了三个月。
为了避免露馅,邓母一路不停地讲述儿子的经历:几岁开蒙读书,几岁考中童生,家里有哪些亲戚,祖父母何时去世···讲到动情处,少不得再大哭一场。
在路上,邓源度过了人生中最凄惨的一个春节,一整天只吃了半个干菜团子。经历了数次被其他饥民抢夺、追打,身上的户外装备逐次丢失。进入南直隶的时候,就只剩下贴身藏着的太阳能充电宝、手机和两盒应急药物。至于拉风的登山鞋、登山服,也不敢再穿,早就统统丢进了黄河。现在身上穿的棉衣棉裤,还是邓母从老家带出来的。
他不再是雁北大学金融专业应届毕业生,不再是人菜瘾大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也不再是保你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实习生,而是大明朝十八岁考中秀才的青年翘楚,被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的苦命孩子,晟记商帮苏州分号大掌柜邓鼎城的长子邓源——没有名分的长子。
···
坐上周升的马车,邓源想到了一个问题:邓鼎城应该是极度地望子成龙,否则不会在断绝联系十九年之后,还让邓母带儿子来苏州读书。那他要是逼着自己去参加科举,自己该如何是好?当然,有赖于中学课本上那么多背诵全篇的古文,邓源在这个年代看书还是凑合的;毛笔字也可以好好练练,小时候临过梁同书的帖,现在捡起来正好用得上。可真正难的是考试内容啊。那之乎者也的,子曰诗云的,邓源表示臣妾做不到啊。这一刻邓源脑子涌入无数科场前辈的身影:范进,周进,马二先生···对了,还有孔乙己···
一旁的周升谈兴上来了:“大侄子十八岁就进了学,这在应天府也算是上等的资质了。邓大哥让孩子来苏州读书,也是为了孩子的前程。源儿休息几日后,便和本地的士子们多走动走动,考校考校。邓大哥在此地已经入了籍,大侄子可以附籍在苏州应考。若是觉得本地不好考,等流寇平定,回乡应考也行。”
邓源无声地一笑:这便是传说中的高考移民吧?只不过印象中的高考移民都是从教育高地往老少边穷地区转移,很少听说从西北移到苏州应考的。那不大脑袋吗?
苏州,在后世可是属于高考单独命题的江苏省,惹不起,惹不起。
在和邓母短暂的相处中,邓源意识到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误区:过去他想当然地认为明朝商人地位低下,不能参加科举。但事实上,即便是在最歧视商人的朱元璋年代,朝廷也从未明文禁止过商人应考。因为当时国家并不承认商人的身份,既然“没有”商人这个群体,自然也就不存在“禁止商人应考”的做法。而多数商人都有本业——有田地,或者有手艺,便入了民籍或者匠籍,便能以合法身份应考。后来商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朝廷更是在两淮一带设置了商籍,有限度地允许商人子弟在行商之地入籍考试。商籍对晋商的极大优待,因为商籍的条件卡得很死,也很简单:山西,盐商。
而盐业恰好是晟记的主业之一,晟记商帮是东南一带最大的山西盐商。邓鼎城的大舅子,晟记当代掌门人的嫡长子段英奎正是扬州盐务总商。
因为未曾联系,所以邓母并不知道其父邓鼎城是入了当地的民籍还是盐商的商籍,虽说晋人重乡土,轻易不会在外附籍,但考虑到邓鼎城的光辉历史···
邓源便好奇地问道:“周叔叔,我···我爹他入的是商籍还是民籍?”
周升露出一个“你很懂行哟”的表情,答道:“入的民籍。早些年,他就在府城和苏州辖内的昆山、太仓都买了田地,置办了宅子。唉,他是打算将来在此地养老的。”
邓源了然。在他学的金融史中,晋商在外的掌柜极少有在行商地大规模置办产业的。一来东家会猜疑,二来晋商重视“衣锦还乡”,发了财往往会在老家买田买宅。但邓鼎城另当别论——娶了段氏嫡女,在苏州置办的田产多数都在段氏的名下,东家不会说三道四。而且当年为了攀高枝而抛妻弃子,在乡里名声已然不好,加之父母俱已不在,回乡的心思也就淡了。至于太原,那是妻子段氏的老家,若是老了回太原定居,岂不是自认了上门女婿的身份?
听说这些年段氏也没怎么回过老家,除了三年一度的账期陪邓鼎城回总号结账,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留在苏州相夫教子,看起来也是愿意在此地养老的。本来人家一家人过得也算和美,可现在邓源来了,无异于给段氏心上扎了一根刺,而且这根刺还是邓鼎城亲手扎上去的。
邓源忽然有了个不好的预感,这他娘的不就是大明晋商版情深深雨濛濛吗?而自己就是那个闯入者陆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