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送礼(1 / 1)盛京沧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雨宁被邓源这别开生面的打招呼方式镇住了,愣了一下,笑着问:“我记得你是晋省人,你们那边都这么打招呼吗?”

邓源脑门上立刻见了汗,知道自己出乖露丑。

归雨宁爽朗地说:“叫我雨宁就好。归庄每日跟在我身后姐姐、姐姐叫得我头大,我可不想再多个弟弟。”

邓源一笑:“那在下就不客气了。今日来得唐突,不知是否打扰?”

“不打扰,只是家父与舍弟都不在,你怕是要空跑一趟了。”

“不算空跑,小姐姐肯拨冗接见,在下深感荣幸。”

“打住,你们秀才这股酸劲儿上来,我可受不了。”

说话间,两人进了客厅。

客厅不大,陈设也和邓源的居所没法比。正面中堂挂着一张泛黄的画像,画中老者面容清癯,头戴纱帽,身穿绯衣,手持笏板,想来就是震川先生归有光了。根据邓源的了解,归有光生前最高官职的太仆寺丞,正五品,似乎距离穿红色官服还差那么一级。但人死为大,子孙后代给先人遗像P个图,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四面墙上挂满了水墨丹青,邓源无暇细看,想必都是归氏几代才子的手笔。窗下摆了一张大书桌,堆满了未装裱的字画。

归雨宁请邓源坐了,倒上一杯茶:“地方窄,邓相公别介意。”

邓源赶紧说:“不窄,不窄。我在老家时,住的是草屋,一转身就撞肩膀。”

归雨宁狐疑地看着邓源一身光鲜的打扮:“你不是晋商子弟么?怎么,在老家装穷?”

邓源犹豫了一下。在昆山十余日,认识的人也只有顾家兄弟和归家姐弟。对顾名俊,他一直都回避谈及自己的出身,因为不想外人知道自己尴尬的身份。对归雨宁,他虽然不愿含糊其辞,但毕竟还是难为情。便说:“除了财东,晋商子弟在老家大都要学会吃苦。”这是实话。然后转移了话题:“那日在书店偶遇归贤弟,不知为何和那书店老板争执?”

归雨宁笑道:“还不是那老板赚钱心切,想请归庄做枪手,给那帮所谓名士代笔写诗。”

写诗?在邓源印象中,这个年代写诗和做八股是两个泾渭分明的行当。会作诗的未必长于科举,而有些举人、进士一辈子也没做过一首像样的诗。若归庄只是个少年诗人,那么自己向人家偷师学时文的打算可要落空了。

但失落只是一闪而逝,邓源一笑,指了指满墙书画:“那他可是昏了头了,伯父是一代书画大家,归贤弟还差他那点散碎银两?”

归雨宁也笑了笑,只不过这回有些勉强。

邓源意识到自己又说错了话。归雨宁的父亲归昌世是书画大家不假,但当年的唐伯虎又何尝不是诗书画三绝?不照样潦倒半生?

假如自己所料不差,归昌世也是个清高自赏的读书人,虽然笔下功夫过硬,但不愿如商贾一般拿字画换钱。房中这些作品虽然价值不菲,但他轻易不会拿出去卖,所以眼下的归家也只能守着逐渐颓败的老宅清淡度日。

所以归氏其实是清而不富,这才被那书店老板盯上,认为年幼的归庄可能是个能下金蛋的鹅。孰料归庄年纪小脾气却大,当场就让他下不来台。

不过想想也好笑,一家专营科举墨卷的书店,老板暗地里在拉拢作诗的枪手,还真是只要挣钱什么都干啊。

“归贤弟真性情,对那种钻进钱眼儿里的商贾,就该让他下不来台!”邓源没话找话,击掌赞叹。

归雨宁心道,你自家不就是商贾,怎地损起自己人一点不手软。

邓源喝完茶,起身走到墙边,装模作样欣赏那些书画。果然大都是归昌世的手笔,也有几幅归有光留下的字。对这样的艺术品,邓源不敢说略知一二吧,也算是一窍不通了。就靠着过去学来的“萧散疏淡、脱透空灵、妙趣横溢”之类大放厥词,真正做到了信口雌黄。归雨宁时而掩口而笑,时而低头不语,邓源也不知自己说没说到点子上。

说累了,便让陈伯进来,将礼物放在桌上。

归雨宁其实早就看到了陈伯拎的大包小裹,只是客人没开口,主人不便发问。此时便说:“家父有话,来客要招待,礼物一概不收。家兄尔德外出求官时,父亲给他的赠言便只写了四个字:一毫不取。这是家规,兄长见谅。”

她不动声色地将称呼由客套的“邓相公”变成了亲近的“兄长”,为的是让自己的拒绝更加委婉,给邓源留足了面子。

上次在书店见面,萍水相逢,对于陌生人自然可以直来直往;今日邓源登门拜访,虽然聊得不过,但归雨宁觉得这是个有趣的朋友,倒不便直接拒绝了。

邓源这才知道,归雨宁和归庄还有一位年长的大哥。而她母亲随大哥宦游在外,原因居然是大哥请不起佣人,母亲跟过去料理家务。

他送礼的经验不多,但也听出了归雨宁的弦外之音,便解释了一下:“只是一些作画用的颜料,都是伯父日常用得上的,算不得礼物。我又不会画画,拿回去岂不浪费?”

归雨宁拿起一个罐子看了看:“这是你们自家商号的东西吧?也没拆封,拿回去可以继续售卖啊。”

邓源脸上微红:“拿出来的东西再送回去,不被家里伙计笑死了?雨宁小姐姐就当体谅我,勉为其难收下吧。”

归雨宁望着邓源,忽然噗嗤一笑:“今日我便替父亲做一回主——买下你这些东西。多少钱?”

邓源连连摆手:“那我不成上门推销的了?”

归雨宁消化了一下“推销”二字,然后很认真地说:“确实不能白收你的东西,要么我付钱,要么你拿回去。我不敢破例。”

邓源拿腔作势喊陈伯:“这几样东西多少钱?”

陈伯苦笑:“小人不知。”在外人面前,陈伯说话要小心地多。

“你瞧,敝号的颜料都是趸货,并不零售,我也不知什么价钱。”

“那我就更不能收了。万一是几百两银子的物件,父亲回来不得打断我的腿?”

“打断了腿,我出钱给你医。”几乎没过脑子,邓源冒出这么一句。

这次轮到归雨宁脸红:“兄长这是说的什么话,哪有盼着别人被打断腿的。”

邓源尴尬:“那个···那个···我是说,伯父若不赞成你收礼物,后果我来承担。”

归雨宁便道:“那就邓父亲在家的时候,你再来送,如何?”

邓源想了想,好像归雨宁在约自己“有空再来”,便问:“伯父几时返家?”

“每年初春,父亲都会到常熟小住,画一画那边江景。春汛过了,便会回来。”

邓源一时理解不了名士高人这种秋刀鱼一样的生活习性,只得“嗯”了一声,又道:“这几样点心,不值几钱银子,小姐姐可做主收下吧。”

归雨宁叹了口气:“那我只能赶在父亲回来之前吃完它们了。”

邓源松了口气,要是人家一样也不收,面子可就丢尽了:“放心吃,我问过店家了,这是少油少糖的,吃了不会胖。”

归雨宁点头:“一年里也吃不了几次,自然不担心长胖。”

邓源忽然有些心酸。归昌世这样一位名传后世的书画家、诗人,家境却寒俭到如此地步,世道不该如此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