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第一次访谈(1 / 1)巫姬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五,在人文社的安排下,京津地区全面铺货,其它城市也正紧罗密布的通过陆路交通全面展开,这是九十年代独属于新华书店的铺货能力。

不过搭配人文社的渠道去卖自己的磁带只能是一锤子买卖,以后再想着发行就只能他自己想办法了。

中午,刘大记者带着沈原跟京台第二频道的领导吃了顿饭,下午电视台会给他安排一个临时采访节目,主要是谈一谈《流金岁月》写作背后的故事,顺便提一句单曲。

包间里,频道领导接过沈原递给他的几本小说,随口问了句:“小沈介不介意节目里演唱一下你那首单曲?”

“当然没问题,我敬您一杯。”

“呵呵,好,不过你以后要当歌手的话,最好还是少喝点酒为好。”

没说的,频道领导还挺关心晚辈。

下午,京台通用演播厅里,沈原见到了二套安排的主持人文静,一身西装短裙,三十岁左右的年纪文雅倩丽。

节目演播厅面积不大,钢化玻璃镶嵌的地台上放着两个单人沙发,中间是一个小茶台。

对面是阶梯型的观众席,整体来看跟后世的采访节目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导播先安排两个人核对一下台本,先把可以问的问题确定下来。

“文姐,介绍单曲的时候能不能提一下我们晚报之前的采访?”

“哦?你是说昨天晚报上那篇报道?”文静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不过马上想到了节目收视的问题,看向一旁的导播:“小林,你去问下制作组,能不能想办法把晚报上报道的那对小夫妻,邀请到咱们节目里。”

“谢谢文姐。”

“小沈你别客气,能把他们邀请过来,说不定也能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等两人对好台本,导播过来告诉他们,王宏叶接到电话后,两个人已经答应马上过来。

“小林,他们过来后直接安排到观众席,不用最前排,放在中间位置最好。”

距离拍摄录制还有半个小时,沈原被工作人员带到后台化妆等待,节目组安排的观众先一步被带进演播厅。

郭小慧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一个大三学生,她目前的时间充足,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她是电视台的家属。

作为经常来电视台串门的人,小慧已经对演播厅熟的不能再熟,不过今天有点意外。

之前京台不是没有对话节目,不过那些节目一般都是主持人和嘉宾坐在桌子后面,不考虑节目内容的话跟晚间新闻的画面没多大区别。

本来当做一次任务,打算应付一下的小慧同学此时也不由的打起了精神。

录制前,导播让观众们再次熟悉了一遍节目流程,什么时候应该鼓掌,镜头过来的时候脸上怎么表达感情。

后台工作人员给主持人打了个手势,只见镜头跟拍着文静的脚步来到沙发前,然后露出全身特写。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文艺频道特别制作的对话节目《周末访谈》,我是主持人文静。”

“炎炎夏日,正需要一本好书陪伴您清凉身心,今天我们请来的访谈嘉宾就是一位作家。”

“相信电视机前喜欢文学作品的观众朋友或者您身边的朋友,一定对当代这本文学杂志不陌生,我这几天手里就一直拿着今年最新出版双月刊。”

“据我所知,这次出版的双月刊影响很大,仅开售的十多天里,不管是电话来访还是读者来信,都可以用热切来形容。”

“作为一名当代忠实的读者,我本人也非常好奇本期杂志引起轰动的那篇小说作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现在让我们热烈有请今天的对话嘉宾——新锐作家沈原!”

坐在观众席上的郭小慧同学此时一脸激动,这两天她们同学间也在讨论《流金岁月》的作者,名字是知道了,可是照片没见过吧,是公是母总得拉出来溜溜吧。

当主持人文静一说起最新期的当代时,就立马意识到这次来的一定是沈原。

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声,沈原从后台缓步来到现场。

“沈原你好。”

“主持人好,现场的观众朋友以及电视机前的朋友们周末好!”

“初次见到沈原,感觉真的很年轻啊,沈原,方便介绍一下自己么?”

“当然没问题,我今年19岁,中原省人,今年初到咱们晚报工作。”

“嗯,19岁啊,现场的观众有没有看过当代上连载的流金岁月?好,麻烦工作人员把话筒递给那位小姑娘。”

胡小慧连忙接过话筒,磕磕绊绊的说道:“不好意思,有点激动,我是人大的学生,之前我们同学间一直订阅当代,不过这一期给了我们一个惊喜,我想问问沈……沈老师,是什么原因让当代连载起来这种类型小说作品的?”

沈原拿起茶几上的话筒,先对镜头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对于一直订阅当代杂志的读者朋友们确实是一个问题,”

“我第一次见到杂志社的何主编时,我也一样问出了这个问题,毕竟新的题材刊登对杂志社来说也算一种不小的考验,何主编的原话是,当代作为文学期刊的先行者,一直致力于服务广大读者。”

“新类型也不代表着读者们的品味有什么高低之分,青春类文学作品更是一直是受到广大读者所欢迎的题材。何主任知道我要参加节目后专门让我转达,当代杂志社也欢迎各种类型各种新题材方面的作品刊登。”

“那您能不能说一下创作这本小说的背景么?”

沈原笑了一下,然后看向主持人。

“你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主持人想要问我的问题,之前确实没有想好怎么回答,现在能现场见到我的读者朋友,我突然想起了这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想法。”

文静适时接着话说道:“沈原,你这也算厚此薄彼了,我也是你的忠实读者。”

“哈哈,不好意思,刚才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转过头又重新面对镜头说道:“我现在回答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问题。”

“其实创作这本小说的时候,我一直跟着晚报的记者同事跑现场,有一次的采访大学生活动的时候,有很多高年级的同学对自己未来的出路有了些许困惑,他们接触新思想,接受了更广阔世界的事物影响。”

“有的同学不知道毕业后是到企业还是进去地方工作,甚至更多的同学想的更多的是到国外的世界去看一看。借着这次采访的思路,我在后来的几天里有了要写点什么东西的想法。”

“当然,我处在晚报这个环境里,身边又有五色土编辑部这一个充满文学氛围的环境,所以在报社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这部作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