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神秘的田家庄(1 / 1)吴地书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火铳的工艺改进,钱默本人并不擅长。

但他觉得可以找一些会打造鲁密铳的工匠,利用“火药颗粒化”技术来解决鲁密铳近距离威力小的弊端,这样鲁密铳射击距离远,稳定性高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另外火铳的制作流程必须改进。

火铳的制造必须实行部件化,标准化和组装化。

现在都是工匠自己或者带一个徒弟,一把火铳从头到尾自己打造。

这样效率实在太低了。

几乎要一个月才能造出一杆火铳,即使钱默发出了每杆2两银子的补贴之后。

技术好的工匠也只能提升到20天打造出一杆合格的鸟铳。

鸟铳的大致构造为,铳管,铳身,枪机,扳机。

其中铳管的制作最为繁琐,对经验技术要求也最高。

举个例子,你有100个工匠其中只有60人会制作铳管。按照现在的方式,只有60人在开工,因为其他人属于不会打造鸟铳。

但如果分工,60人只制造铳管,15人只制造铳身,15人只制造枪机,10人只制扳机。就有100人可以参与打造鸟铳。

这样相同的时间里就可以制造出更多的鸟铳配件,组合后可以的到更多的鸟铳。

而且孰能生巧,每人只专著制作一个部件,更加有利于提升单個部件的制作速度和规格的统一化。

明代的《天工开物》就有记载他的做法:凡锤鸟铳,先以铁挺一条大如箸者为冷骨,裹红铁锤成。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合以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

所以铳管其实是分成3个部分,分开打造最后再焊接到一起的。

即使在工匠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实行部件化打造,效率最少提升一倍以上。

对于鸟铳的维护修理也更加方便。

当然对于部件的质量检查和规格统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然两个部件因为规格不一样无法组合成一杆鸟铳就尴尬了。

3天后第一批派去天目山的矿工们带回了第一批泥灰岩的样本,因为钱默给到的信息比较准确,可以肯定这批就是泥灰岩。

在经过几次反复煅烧之后,大明版的“近代水泥”终于问世了。

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种灰色的粉末,在遇水后变极易塑形,而且风干后坚硬无比,堪比岩石。

这实在是太神奇了。

钱默觉得“水泥”这个名字太过现代化,干脆叫“仙石灰”。

这样也方便日后打出名号,作为一种商品来销售。

不过对于要在哪里修建烧制“仙石灰”的作坊,大家却产生了分歧。

主要是由于天目山区比较遥远,修建烧石灰粉的作坊相当不易。

所以夏完淳建议:直接花银子在当地雇人挖掘,然后运送矿石到田家庄。这样生产出来的“仙石灰”,可以直接用于修建棱堡,也不容易把“仙石灰”的烧制技术外泄。

顾炎武则认为:矿石所需要的数量巨大,运送矿石成本过高。运送量不足的话则会影响“仙石灰”的产量和棱堡的修建进度。

“虽然在天目山直接修建烧制作坊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人力物力,不过之后运输‘仙石灰’比运输矿石容易多了。”

最终钱默决定让“崇明营”直接开进天目山区,寻找合适的地点修建一个营寨,在天目山还不能生产出“仙石灰”之前,先花银子雇人挖矿运输。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在天目山打下一个根基,毕竟无论是太湖山寨还是田家庄都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基地。

太湖山寨虽然比较安全,但是地方太小,无法容纳更多人口,而且远离陆地,各种物资输送多有不便。

太湖也不是没有大的岛屿,明末时太湖靠近沿岸的西山岛就比较大,容纳个几万人都没有问题,但是这个岛屿距离陆地实在是太近了,占领那里肯定要惊动苏州的清军。

暂时太湖义军还是只能窝在太湖深处的小岛上。

田家庄则位于嘉兴府城和嘉善县城之间,更靠近嘉善县一些。

眼下根据陆炳文传来的消息,他已经被浙江巡抚萧起远任命为嘉兴知府,虽然正式的批文还没有下来,不过已经开始行使嘉兴知府的权利了。

目前嘉兴府兵力严重不足,不过由于田雄已经率领5000人马进驻松江,杭州那边也是兵力吃紧,无法调遣更多兵马支援。

最后王再兴因功升迁为嘉兴副总兵,杭州那边拨发了一批军资,责令嘉兴府配合招募2000新兵以应对崇明“匪寇”的袭扰。

嘉兴这边的大局已经基本控制住了,陆炳文把嘉善和平湖两县的县令都换成了嘉善钱氏和平湖陆氏的人,下面的属官和吏员则需要慢慢调整。

相信用不了几个月,这嘉兴府就是钱默这个“苏松总督”的管辖范围了。

不过眼下田家庄还需要低调,不能太过引人注目,以免引发清军的怀疑。

好在这田家父子平日里横行乡里,老百姓对于这田家庄避之唯恐不及。

加之这田家庄平日里壁垒森严,人们也不知道庄内的情况。

而且田家庄周围的田地都已经被几位商人承包了,田里的佃户被自家老爷勒令不许靠近田家庄,不然被抓走了可没人管。田家庄还派出了“家丁”负责放哨,所以这个地方变得格外神秘!

此时的田家庄其实更像是一座神秘的“人民公社”,除了源源不断运送物资的船队和马车,庄里的人是出不去的,众人的劳作生活全部都在庄内。

不过老百姓只要有吃有穿,卖点力气不算啥,许多人已经乐于接受这样的生活方式了,毕竟除了管饭外,超额完成任务还有银钱的奖励。

虽然奖励每天看起来不多,胜在及时发放,积少成多。

不少被分配到工坊学徒的庄民更是能够习得一技之长,这可比分配到工地开采搬运石块的工作好太多了。

此时,只剩下了一只耳朵的田老爷,也在工地上辛苦地搬运石块。

虽说这田老爷罪大恶极,不过一向“注重承诺”的钱默还是留了他一条性命,让他为反清复明的事业继续发光发热!

虽然有士兵站岗,不过工地上却没有拿着鞭子在背后抽打他们干活的人。

钱默实行的是小组制,先给每个小组安排每天的工作目标,每个组长根据实际情况给组里每个人分配工作指标,只要完成个人指标的都有饭吃。

当小组目标完成后,小组的超额部分则可以拿到赏钱。由专人负责记录发放赏钱,并检查组长订的目标,以防止组长徇私舞弊。

另外每天完成最高的前3个小组则可以额外获得赏钱和第二天晚餐加肉的奖励。

没有完成目标的小组第一次则是减一顿饭,第二次组长挨20鞭子,第三次则是全组斩首。

你就是想偷懒,你的小组成员也不会同意,有的是人督促你干活。

几天试行下来效果是相当不错,完成量也是一天比一天高。

每天的工作目标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当然也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劳作了几天之后的清军战俘居然集体要求加入太湖义军。

他们的心思钱默自然明白,不过眼下这批降兵的忠诚度还是要打一个大问号的。

钱默则表示:即使加入了太湖义军也是一样需要干活的,神机营的兵士也同样在修筑棱堡。

不过为了安抚这些降兵,钱默答应这些人暂编成降军营,只要修筑完棱堡便转成正规的义军,享受军饷。

还一本正经的任命投降的李把总为降军营的主将。

虽然钱宁还没有传来宋应星的消息,不过柳逸尘却给田家庄带来了一位火器人才徐尔默。

徐尔默是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的孙子,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其本人从未出仕,平日一直在家务农,致力于推广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前些日子听闻崇明被王师收复,欲寻找船只投奔崇明王师。

探得消息的柳逸尘立刻派人联络上了徐尔默,发现其身上带有一杆特殊的火铳,于是便和其详谈。

得知这徐尔默对于火器也颇有研究,欲将这自生火铳制作之法献于王师,于是便将其送到了田家庄。

钱默原本就觉得这柳逸尘对于情报工作相当敏锐,准备让他全面接手嘉兴的产业,负责整个浙江和苏松地区的情报网。

没想到他带来了这么大一个惊喜,要好好提拔重用一番了。看来这情报司指挥使副使的位置,非他莫属了。

来到田家庄的徐尔默,也是非常吃惊,虽然庄外高地上的堡垒现在才刚刚开始建设,不过徐尔默一眼就看出了这是在建造一个西式的堡垒。

庄内的各种作坊也是比较齐全,尤其是在看到了火器作坊的工匠居然每人只打造一种部件后,徐尔默觉得这种打造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效率,只要最后统一组装起来就是一杆完整的火铳了。

这里的一切都让他看的比较新奇,仿佛这个地方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也许这里才是自己心中一直找寻的那个地方吧!

田家庄,一个充满神秘且让人向往的地方!

徐尔默给钱默带来了一杆自生火铳。

《军器图说》中对自生火铳的一段说明:“铳遇风雨不便,凡铳必先开火门,乃可对敌举放。往往有被风雨飘湿而不能一发者,有未及照星而误发者,须将龙头改造消息,令火石触机自击而发药得石火自燃,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

自生火铳是一种燧发枪,相对于火绳枪来说又是一大飞跃(如同火绳枪对火门枪的意义)。自生火铳是1635年(崇祯八年)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所造,以燧石枪机代替火绳枪机,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燧发枪。燧发枪以扳机通过弹簧带动击锤击向燧石片,通过与燧石片的急速摩擦产生火星引燃火药,因此不必像火绳枪那样,作战时拖着根长长的点燃着的火绳,雨天无法使用,在夜晚火绳的光亮还易暴露射手。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钱默自然明白燧发枪对比火绳枪的优势。

但是这个时代,即使在欧洲火绳枪依然是各国主要使用的武器。

原因有二:

一是燧发枪的工艺复杂,造价昂贵,短时间内无法大量装备军队。

二是这个时代燧发枪的技术并不成熟,点火率并不高,实际使用起来效果还不如成熟的火绳枪。

这也是自生火铳并没有装备明军的主要原因。

看着这杆自生火铳,钱默问到:“徐先生的这杆自生火铳点火率如何?”

徐尔默说到:“我做过多番测试,实际的点火率可以超过9成,只是火石的使用寿命有限。50次点火后的激发成功率会越来越低,需要及时更换。”

钱默说到:“这里的工匠正好改制成了一杆鲁密铳,不如和鸟铳以及先生的自生火铳一起做一个测试吧。”

此时的靶子放在了50步开外。

木质的靶子前面挂了一件棉甲,棉甲上画了一个红心。

每种火铳连续射击3发。

在发射速度上3种火铳的射击速度其实差不多,自生火铳最快,鸟铳比鲁密铳的射击速度稍快一点,但是相差并不多。

射击精度上鲁密铳3发都在靶心中心附近,而鸟铳有2发在靶心边缘,自生火铳则有2发没有命中靶心。

在威力上,用药量最少的鸟铳居然是创伤口最大的,但是穿甲度不如铳管更长的鲁密铳和自生火铳,鲁密铳比自生火铳的穿甲度更好。

但是靶子移动到70步以后,自生火铳全部打偏,鸟铳也有一发射偏,没有打中靶心。

鲁密铳依然全部命中,而且这个距离上鲁密铳的创伤面要大与鸟铳。

然后核算了以下制造时间和成本,打造一杆合格鸟铳的材料成本在5两白银,鲁密铳则需要8两,自生火铳需要11两。

时间上采用了部件组合铸造,平均一个熟练工匠打造一杆合格的鸟铳只需要10天,鲁密铳需要13天,自生铳则需要25天。

自生火铳在50步之外基本没有命中率且制造成本最高,鲁密铳射击性能和稳定性最好,鸟铳则胜在制造成本低且时间短。

综合考虑之后,决定现阶段火器工坊只制造鲁密铳。

自生火铳则继续研发改进,毕竟点火率不稳定,且无法快速装备军队。

新事物刚出现的时候往往是比不上成熟的老事物的,这也是一个规律。

徐尔默是一个天主教徒,他说到:“我认识一个佛郎机(葡萄牙)神父,他精通火器和泰西棱堡,应该可以帮助改进自发火铳。”

钱默说:“那就麻烦徐先生赶紧给他写信,我这就派人去请。”

求推荐票,追读(30秒),月票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