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敌营,关键在于出其不意。
眼下,方腊的太平军在米泉所部人马的呼应下顺利将西军大营搅合的天翻地覆。
如今,营地里到处都是火光冲天、杀声阵阵。
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敌我双方都难以确保军令通畅。。
好在夜袭之前,方腊便给予各级军令临机应变之权,准许他们自行判断攻守情况。
这样一来,太平军激发出了十成的战力,他们个个卯足了力气,要让这帮西军瞧瞧——东南也有好汉!
军权的下放,意味着方腊能够直接指挥的人手只剩下身边的八百亲卫,其余兵马全都深入敌营,大呼酣战。
从太平军杀入大营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过去了两炷香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西军已经付出了伤亡两千人的代价,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個数字在进一步扩大。
即便越来越多的西军拿起武器,竭力反抗。
可面对势如破竹的太平军,缺乏武器、甲胄的西军接连退却。
一方有备而来,一方仓促迎战,两相比较,自然是太平军大占上风。
若非过万人的营寨占地太大,太平军早已经结束了战事。
可现在,太平军只能竭力压缩包围圈,试图将西军一网打尽。
经过月旬以来不间断的厮杀,太平军远非昔日之新军,他们从睦州杀到杭州,又从杭州杀到镇江,战阵经验极为丰富,然而,面对集结在黄迪身前的官军,他们进展极慢。
若非有石宝这等悍将在前砍杀,说不定太平军早已寸步难行。
这是为何?
这是因为黄迪身前大呼酣战的家伙俱是真正的百战精锐,无论在边地还是在这里,这些精锐的待遇都要比普通军士高上一倍。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黄迪将绝大部分俸禄贴补了出去,此时再度迎来了回报。
面对来势汹汹的太平军,这些老卒并未慌乱,他们杀过西夏人、也与辽人对阵过,哪一个手中都有七八条人命。
“兄弟们,黄将军待我等恩重如山,这些年,咱们吃香的喝辣的,想睡女人就睡女人,想快活就去快活,这可都是黄将军的恩情,眼下,到了咱们卖命的时候,让这帮南方佬瞧瞧咱们西军的厉害!”
“没错,咱们这条烂命不值钱,今日就还给黄将军吧!”
“杀贼,杀贼!”
……
西军老卒越战越勇,他们人数虽少,但对拼太平军丝毫不落下风。
这时,越来越多的西军聚拢而来,他们听到了此处的喊杀声,犹如找到主心骨一般。
“将军,陈六归阵!”
“黄进归阵!”
……
一个个军卒大声唱出自己的名姓,视死如归。
一名又一名西军倒在火光中。
黄迪心如刀割,这些西军将士本该为收复燕云故土而战,可现在却窝囊地死在了这里。
这要是重归西北,又该如何面对家乡父老?
难道告诉乡邻,西军子弟尽数死在了东南?
不,不能这样!
原本萌生死志的黄迪本打算与太平军决一死战,可此时此刻,他却有些动摇了。
这样一场战事下来,就算反败为胜,西军又要折损多少?
黄迪不同于王渊,他向来视军卒为手足。
这些军中好汉若是倒在燕云战场上也就罢了,与外族厮杀,轰轰烈烈,就算战死也算死得其所。
可现在呢?
北人与南人可都是汉人!
这样厮杀下去,何时才能收复燕云?
对面,率军猛冲的石宝同样对这股西军生出了敬佩之意。
即便身处困境,四面皆敌,可面前的西军并未一触即溃,而是越战越勇。
有的西军即便战死,也会试图与太平军同归于尽。
真是遇到狠人了!
西军困兽犹斗之下给太平军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夜色深沉,以西军大营为中心方圆数里的范围内火光冲天,到处都是呐喊声、惨叫声。
石宝、米泉、乔正、卢俊义各领兵马,遥相呼应,将一股股西军当场剿灭。
也有灵醒的西军及时投降,对于他们,太平军自然网开一面,并未痛下杀手。
按照计划,石宝直取黄迪之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其头颅,号令全军。
然而,再好的计划也会出现意外。
聚拢在黄迪身前的数百老卒悍不畏死,硬是摆出一副不要命的模样。
石宝往日里也是勇冠三军的大将,可此时却被几名老卒死死缠住!
连番拼杀,石宝已经斩杀了二十多人。
若是在其他地方,官军早已经溃退。
可此时,西军却前仆后继,无一人退却。
此时此刻,石宝忍不住生出惺惺相惜之感:“黄迪,可愿归降?若是归降,我保你西军平安!咱们本是汉人,又何必杀得头破血流?你们西军都是好汉,应该与辽狗厮杀才对!”
这番话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
西军向来以镇守边疆为荣,他们为大宋戍边百余年,数代人纵死无悔。
可现在呢?
石宝又道:“我们原本是睦州百姓,饱受花石纲之苦活不下去才揭竿而起,咱们拼死拼活,为的不是一家富贵,而是天底下的百姓,只要尔等放下武器,日后必可归乡!因为方公曾经说过,有朝一日定会收服燕云,斩尽胡狗!”
一番慷慨激扬之语让人触动不已,原来东南一隅的方腊竟然也心有燕云战事,这倒是让人大为意外。
若在开战之前,遇到贼人劝降,黄迪一定会破口大骂,他与西军感情深厚,岂会轻易言降?
然而,此时营寨内此起彼伏的乡音顿时让其痛下决心:“罢了,降了,黄迪愿降,只愿贵军莫再伤我一兵一卒!”
石宝拍得胸脯“砰砰”作响,“你放心,咱石宝最佩服军中好汉,你们都是好样的,只要放下武器,绝不会有人再伤你们分毫!”
黄迪眉头舒展,“你便是石宝?”
“正是某!”
“在下黄迪,诸位西军的兄弟,放下武器吧,今夜是我们败了!”
一众老卒虽然心有不甘,可他们早已是强弩之末,此时听到黄迪所言,最终还是愤愤丢下武器。
“将军,为何要降?”
黄迪叹气说道:“黄某死不足惜,可却不能让我西军儿郎惨死异乡!若是与辽人厮杀,收服燕云,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可死在这里,实在有愧于我们一身所学!”
有了这样的解释,西军将士终归没那么抵触了。
在黄迪的劝说下,一队队西军接连归降。
期间,自然也有破口大骂,顽抗到底之辈。
对着这些人,石宝当然不会客气,一概斩杀殆尽。
就这样,太平军在战场上推进的很快,一部部人马很快合拢一处,将为数不多的西军重重围困。
小股官军始终难成气候,可有一支人马却尚有威胁。
侥幸逃生的王渊顺利逃入骑营之后,试图统领骑军杀出一条生路。
谁曾想,前方拦阻的不是别人,正是卢俊义。
有道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白日间,王渊帐下骑军与卢俊义杀得不可开交,双方不分胜负。
现在,攻守之势易转,王渊想要逃走,必须经过卢俊义这一关!
夜风凛冽,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以枪兵为核心,卢俊义统领三千兵马一点一点挤压着西军铁骑的活动空间。
红彤彤的火光下,长林如林,杀气四溢。
白天的时候,由于兵力不足,卢俊义只能看着王渊越逃越远,那时候他便暗自发誓,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他一定不会错过!
没曾想,机会来得这么快!
卢俊义战意高昂,誓要报仇雪恨。
王渊本打算利用骑军一鼓作气冲杀出去,谁曾想,第一波骑军撞到枪阵当即死伤殆尽。
面对骑军的冲锋,太平军用短矛、长枪编织成一张死亡之网,但凡落网之人,无一存活!
王渊心急如焚,如果再耽搁下去,一旦再有贼人来援,只怕麾下兵马极有可能当场哗变。
就在王渊进退失据之际,后方的军卒带来另一个消息:后方出现另一股贼人,数量起码在三千开外!
现在看来,这五万石粮食就是贼人抛出的诱饵,一旦西军将其吞下,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王渊悔之已晚,他竭力指挥骑军冲阵,可接连冲杀,依旧一无所获。
不远处,黄迪所处的营寨逐渐平息下来。
难道黄迪战死了?
骑军所处的营寨临近河流,这样固然便于战马饮水,易守难攻,可一旦面对贼人的围堵,西军根本没有多余的选择,只有杀破枪阵才能逃出生天。
没多久,越来越多的太平军将营寨团团围困。
王渊心知不妙,麾下战兵垂头丧气,哪还有平日里的精气神?
然而,等了半晌,始终没等待太平军的攻击。
这是为何?
方腊将黄迪请来现身说法,“诸位西军将士们,放下武器,降了吧,今夜咱们西军的血已经流的够多了,适才方公已经答应我,不会让我们与童相公交战,更不会让我们攻打朝廷城池!”
王渊又急又怒,“黄迪,你怎么敢投降!你还有没有一点礼义廉耻?”
黄迪“啐”了一口,“王渊,你自己死便死,不要拉着这么多兄弟跟你一起陪葬!我大好男儿,自当与外族厮杀,岂能手足相残?”
王渊冷冷一笑:“我们是官,他们是贼,哪来的手足!”
黄迪摇了摇头,退回军中。
这时,牛皋忍不住毛遂自荐,“方公,我愿领军斩杀此獠!”
方腊并未答应,“不急,将士们厮杀了一夜,早已又累又疲,传我军令,轮番休整,明日再战!”
石宝有些想不通,“方公,大好局势就在眼前为何要等到明日?”
“王渊不愿投降,若是强行冲阵,将士们必定伤亡惨重,可若是等上半宿,让他麾下的骑军仔细考虑清楚,说不定可以不战而胜!”
石宝仔细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
如果真像方腊所说,如果停战半宿就能让西军不战而降,对于太平军自然是极好的。
“方公运筹帷幄,咱明白了!”
“那就好,传令吧!”
“诺!”
传令过后,太平军便轮番休整去了。
夜色深沉,营寨中的王渊根本看不清太平军的动向。
等待的时间最是煎熬,如果太平军趁夜攻伐,王渊绝不会束手就擒,他会让对方付出代价。
可太平军却偏偏停战了。
这是为何?
难道太平军又在谋划什么阴谋诡计?
王渊胆战心惊,彻夜难眠。
第二日,天刚亮,王渊便看到麾下骑卒满脸疲态,有的即使睡着了,脸上还留着一抹惊恐之色。
西军在边地久经战事,即便落入绝境,也只是痛痛快快地厮杀一场,哪会像今日这般,钝刀子割肉,迟迟不给人痛快!
可恶,这定是方腊的诡计!
不远处,太平军已经开始埋锅造饭,股股肉香随风飘来。
香、实在是太香了!
闻到香味,不少骑军肚子饿的咕咕叫。
然而,营内的物资早已损失殆尽,为了填饱肚子,骑卒只能仔细找寻未被焚毁的粮秣。
可营内依旧有三千人马,起码需要几千斤粮食!
“将军,粮秣不多,将士们怕是要饿肚子了”
“不是还有死马、伤马吗?全宰了,先让将士们凑活一顿,告诉大家,援军一定会来,童相公不会抛弃我们的!”
“只怕战马也不够吃的!”
“先宰了再说!”
“王将军,真的会有援军吗?”
“那是当然,江宁缺粮,童相公绝不会无动于衷!”
果真如此吗?
王渊自己也没有信心。
没多久,西军将马肉煮食殆尽,可还是有不少人分不到,只能喝点肉汤。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为了一口吃肉,渐或有骑卒偷偷逃出营内,降了太平军。
甫一入军中,降卒便请求能否得一顿饱食。
饥饿的味道实在是难以忍受。
对此,粮秣充足的太平军自然予以满足。
有一就有二,有了成功吃到饭的榜样在先,不少西军更见坚定了逃窜的决定。
没有辎重粮食,留下必定死路一条!
与其遮掩窝囊地死,还不如降了太平军,就算被砍了脑袋,也能做一个饱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