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有什么用呢?”
朱樉挠了挠脑袋说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么,这事想通了也挺正常的吧。”
似乎是为了掩饰刚才的尴尬,朱樉主动开口。
苏璟看向朱樉道:“有没有用咱们暂时先不管,其实这说到底是一个心理的博弈,只要看清了事实,就可以做出最终的选择。”
“那么现在,我把这个题目变一变,如果这样的审问变成十轮,每一轮结束,这两个囚犯都能知道对方的选择,第十轮的选择才是最终确定的结果,他们会不会做出与一轮时候相同的选择呢?”
十轮审问?
朱樉听到苏璟这话,顿时觉得有些奇怪:“苏先生,这十轮审问有必要吗?只要中间有人招了,那不就结束了吗?证据已经有了。”
苏璟一愣,倒是没想到这个家伙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别说,囚徒博弈是理论模型,真要论起真格来还真有问题。
苏璟笑笑道:“你就当有人逗这两人玩,看看他们到底会如何做出选择吧。”
真解释理论模型是什么,估计得费半天劲,苏璟也是简单粗暴的给了个理由。
“好的,苏先生。”
朱樉点点头,这心里却是觉得苏璟这个玩法还挺有意思的,以后自己有机会可以试试。
苏璟继续补充道:“这两个囚犯还是可以提前商量的啊,只不过是审问的时候会单独被审问而已。”
“你们认为,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一众人又开始思考了起来。
朱橚说道:“苏师,学生以为既然有十轮了,那么这两个囚犯在前面的轮次中就能知道对方的选择,如此一来,应该能够建立一些信任,最终选择都沉默,从而获得对于双方来说最好的结果。”
“五弟,你这把人也想的太好了,要是这两个人一直都选认罪坦白呢?反正就是硬刚到底。”
朱樉不以为然的说道。
此时朱棡开口道:“二哥,如果这两个囚犯聪明的话,他们他们一开始肯定都不会选认罪坦白,而是一定会沉默。”
“嗯?三弟,伱这是什么意思?”
朱樉眉头一蹙,面色有些难看,因为他好像听出了朱棡在骂自己蠢。
朱棡立刻解释道:“二哥,你看大家都知道囚犯肯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既然前九轮都是假的,那么为了麻痹对方,他们肯定选沉默,到了第十轮的时候再坦白,这样不就可以突然改口,这样不就可以获得对自己更有利的结果了吗?”
听到这话,朱樉想了一下,点点头道:“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
“三弟,那么照你这样说,两个囚犯都聪明,前九轮沉默,第十轮改口坦白,最后的结果,就和之前只审问一次是一样的了。”
朱标若有所思道。
“对哦,真的是这样,十次和一次,好像没什么区别。”
朱樉瞪大了眼睛说道。
此时,众人也将目光看向了苏璟。
苏璟笑笑道:“那么,我们再变一下,如果依旧是审问多次,其他条件都一样,就是不告诉囚犯第几次是真的呢?这个结果会发生变化吗?”
苏璟的问题再度让皇子们思考了起来。
先前的两轮,已经让他们对这个题目有了一定的理解。
这会,讨论也是有些激烈的。
“我觉得还是一样的,反正坦白至少能保证自己比十年少两年刑期。”
“二哥,我觉得不对,这是多次,他们不知道哪次才是最后一次,如果我是其中一个囚犯,我至少第一次会选择沉默。”
“嗯,如果是我的话,我或许会选择沉默,前面骗一下对方,最后再坦白。”
“但我们不知道最后一次是哪次啊?要是坦白的不是最后一次呢?”
“不是就不是呗,又不会损失什么。”
“那要是前面沉默欺骗对方的时候,就已经是最后一次了呢?”
“有道理啊!那不还是和一次一样的结果么。”
“不,我觉得因为第一轮大家都沉默了,第二轮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次,两个囚犯依旧有可能选择继续沉默,他们的想法都一样,其实都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刑期,反正不知道哪一轮才是最后一次,总会有人尝试的。”
听着自己的儿子们在讨论,朱元璋同样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他并没有像是皇子们那样代入囚犯去思考,而是想着自己作为审问者,这样的手段能不能用。
对于一些难以辩清各执一词的案件,好像这样的办法好像挺好用的。
过了一会,皇子们统一了结论,朝着苏璟道:
“苏先生我们以为,若是不知道多少次的话,囚犯的选择,三种可能都有,都沉默都坦白还有一人沉默一人坦白,还是要看到底这个多少次,到底是几次。”
苏璟听到这话,微微点头道:“不错,看来你们的确认真思考了,其实囚犯并没有变化,只是将限定条件发生了改变,结果也会随之而改变。”
“这就是一个博弈心理的显现,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许多情况下是两败俱伤,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的却是集体的利益。”
“单次博弈下,大家对于利益的诉求就停留在当下,为了这次博弈的胜利,从而选择那个对个人利益最有利的结果。”
“而一旦变成了不知道次数的多次博弈,利益诉求还是一样,但人不会不自觉的将追求的胜利放在下一次博弈之中,一种微妙的平衡便出现了。”
“这就是我想和你们讲的东西,囚徒博弈。”
苏璟也没打算说的多深刻,在经济学中,囚徒博弈是很常见的问题。
对于这些孩子,说这么多,也差不多了。
“苏先生,可是你还是没有说,这到底有什么用啊?”
朱樉再度开口道:“难不成就是为了审问犯人吗?”
苏璟摇头道:“当然不是,囚徒博弈是让你们能看清一件事情的本质,找到最佳解决办法的捷径。”
“生活之中,处处都是博弈,如何才能让自己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这才是它的用处。”
苏璟的话说完,但这些皇子们,却没有很是理解。
这东西,还是得要举个实例才比较合适。
苏璟凝眉思索了起来,他脑子里倒是有不少的实际案例,但都是现代企业间的博弈,并不是很适合在这里说。
思考了一会,苏璟目光落到了桌的月饼,他顿时有了想法。
“来,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
苏璟拿起一个月饼说道:“现在我手里有一个月饼,你们都想得到它。”
“如果两两为一组进行游戏,若是双方都选择分享,那么这块月饼就一分为二平均分配,若是有一个选择分享而另一个选择独吞,则独吞的人获得全部,若是都选择独吞,那么两人半点月饼渣都得不到,在选择之前你们可以沟通交流,你们都会和对方说些什么。”
苏璟的话音刚落,朱樉便说道:“那我就告诉对方,大家一起选平分不就好了。”
朱棣摇头道:“想要月饼就得选独吞,不然对方选了独吞,那自己就什么得不到,我就告诉对方我要选独吞。”
朱樉看向朱棣道:“四弟,那你这样可就什么都得不到了,两个人一个没有。”
朱棣回答道:“没有就没有,我是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他人的选择之的。”
简单而干脆的回答。
朱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苏璟看了朱棣一眼,这个老四,倒是一个强硬派。
朱标说道:“苏师,学生以为好言相劝是最好的。”
朱棡则是回答道:“我觉得四弟说的有道理,不过得给对方一点希望,比如我独吞拿到了月饼之后,分一半给对方。”
朱樉听到这话就笑了:“三弟,你这话说的,别人那也要相信才行啊!要是你不分,那不是啥都没有吗?”
朱棡点点头道:“是的,我不分,啥都没有,但我选独吞了,你选什么都是什么都没有,你会不会赌一把看看我的信誉呢?”
这
朱棡这话,直接让朱樉愣住了。
他代入了一下,还真是老三朱棡说的那样。
一旦对方要死选独吞,自己的选择就只有相信后者不相信对方了。
苏璟听着老三朱棡的回答,内心也不由的多留意了几句。
这个朱棡,脑子转的真的挺快的。
但单次的选择里,他这个答案基本就是最正确的答案了。
“不错,说的很有道理,在这样的选择里,单纯的信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是一场博弈,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苏璟看向几人道:“那么你们认为,如何改变,才能让你们彼此间生出信任来呢?或者说,选择一个对大家彼此都好的结果。”
苏璟的问题问出,这几位皇子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
不过片刻,朱橚开口道:“苏师,学生以为只要月饼足够多,而我们之间进行的这场游戏次数也足够多就行了。”
“哦,说说看,为什么?”
苏璟面带微笑,朝着朱橚问道。
朱橚回答道:“单次月饼的选择,自然是独吞最好,但若是参与的人够多,月饼也够多,那么独吞的人,自然不会有人和他玩下一次,而选择平分的则可以找到另外的一个对手继续玩下去。”
“只要能想到这一层,那么最终所有人为了能一直获得月饼,必然会一直选择平分。”
别看朱橚年纪小,但这话一出口,也是让在场一众人都凝眉思考了起来。
增加次数便够了。
“很好,牛肃,你说的很对。”
苏璟赞扬道:“这便是对于博弈论的应用了,生活中的博弈是复杂的多元的,单次的博弈为了个人利益,选择背叛是最好的结果。”
“但一旦将博弈的次数拉长到足够多的次数,博弈的目的就从为了获取眼前的利益而变成了长远的利益,自然而言也就趋向于对集体利益最好的选择了。”
“在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东汉末年,三国争霸,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论体现。”
“诸葛孔明在当时复杂的局势下,一眼就看出了联吴抗曹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所以亲自出面游说联盟。”
“然而东吴之人却是目光短浅,屡次为了自身利益败坏盟约,导致联盟名存实亡,最后被曹横扫。”
“若是东吴能用博弈论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便能明白,蜀吴的利益高于吴国一国的利益,只有联盟,才能唯一的出路。”
“可惜,历史的发展已经说明了一切,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清晰的头脑的。”
苏璟话头一转,便转到了三国争霸,关于三国的历史,这些皇子们倒是十分的熟悉。
这个例子一说,立马就让他们认识到了博弈论的重要性。
“原来蜀吴联合,也能用这般理论来解释么。”
朱棡喃喃自语,只觉得苏璟所说的理论,竟然无比的贴切。
这事,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苏先生大才,学生懂了。”
朱棡朝着苏璟认真拱手道,脸满是崇敬之情。
“苏先生学识渊博,学生拜谢!”
其他的皇子们也是一一朝着苏璟躬身谢过。
这博弈论让他们感受了不一样的东西。
苏璟笑笑,应付这些孩子,自己这点半吊子的水平,还是可以的。
不过他并没有注意到朱元璋此时也在细细的品位着苏璟所说的博弈论。
要说三国历史,朱元璋可是看了很多遍,刘伯温也为他讲解过。
蜀吴联合那是因为唇亡齿寒,必须联合才能不被曹操吞并。
吴国的短视背盟也是被刘伯温痛批,但并没有讲的很多。
虽然朱元璋理解这其中的原因,但苏璟用博弈论这番讲述,新颖的同时,也让人更容易的理解了其中的关系。
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在博弈面前,选择个人利益导致集体利益受损,但博弈的结果,还是选择个人利益。
苏璟对于这政治关系的理解,让朱元璋大为感慨。
他越看苏璟,那是越发的中意。
这样的人才,的确就是辅佐朱标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