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诩命人在洛邑之外建造百家学宫。
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乃是周朝王都所在,后世称之为洛阳。
此百家学宫中心建一高台,三丈六尺五寸高,围圆二丈四尺。
此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之数,围圆按二十四气节气之数。
此台分三层为天地人之数,台上篆刻圣王先贤,既可供香火祭拜又可镇压冥冥气数。
姬诩也准备将此次学宫诸子群贤之言,刻于其上使之流传下去不枉此盛事。
以此台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方三丈六尺五寸处各立一个二丈四尺之圆柱。
再无遮挡无顶亦无墙。
姬诩谓之道无边无涯,众贤皆可畅言。
亦为上下四方、古往今来、天地宇宙,道之所在百无禁忌。
学宫内按天干地支之数,配以九宫八卦之法,合以河洛之道,划以建造坐台。
此学宫确乃姬诩一身所学之演变。
二十四节气乃是姬诩总结先人所创历法加上自己感悟较后世所提前提出的,如此明确四季划分阴阳。
以观摩日月星辰运行规则天气生灵变化之象,感悟自然而来的二十四节气。
远比从殷商时所流传的以四方之风来感知四季要好的多。
此乃天人合一也。
正合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之理。
再论。
天干地支,九宫八卦,河洛之道,
上应星宿,下应山川,配以阴阳。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
姬诩将之合以己道。
所谓,布天地人三才,使道以一贯之。
故此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正合,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其中不乏姬诩对其它学派如荀子制天之言的认知。
单论二十四节气之法。
姬诩立足人道而观天道。
以人行天可谓仙。
万民感之可称圣。
对民众而言。
改善历法划分节气还有做出曲辕犁、水车,改良出更好的黍、稷、稻、麦、菽、麻品种之举的姬诩就是圣人。
于人道。
此为救世之功。
当为大功德也。
诸国无不敬之,世人无不感之。
这也是姬诩敢于此时立百家学宫的底气。
此宫既成姬诩请老子观之,却也不由赞叹。
正所谓,有诗赞曰此宫。
伏羲观之出河洛,神农见之书连山。
轩辕闻之合归藏,风后悟之握奇经。
禹皇游之划九州,文王载之分八卦。
盖因乾坤造化现,如今姬诩全道行。
老子问曰此宫之名。
姬诩道,“实无名也,此宫为无名,小子当请李师起之。”
老子笑称,“你既称我为师,执师礼,我应为此宫盖名。
所谓,无名者,天地之母也,实乃蕴养大道之所。
我之一道全在,道德二字为本。
你以得道行(heng),今有此次盛举亦有德行(xíng)。
以此道德已全。
我今为你取此宫名为。
紫霄宫。”
紫霄宫!
姬诩心中闪过惊芒,拜谢于老子。
所谓。
大道三千入紫霄,如今方为道德尊。
不久诸子群贤毕至于学宫互相论道。
姬诩观之其中一学派颇有农家之风。
这个本应由后来的许子既许行发扬的学派,于此时却已有苗头。
或许其中也有姬诩改善民生之因。
后世农家奉神农为祖师。
以后农家发展壮大姬诩或许也会被农家奉为先贤。
至于会不会因此有农家之人因二十四节气有感而创出一部名为地泽二十四之法,也未曾可知。
想到农家姬诩不由思绪翻涌。
周朝之祖周始祖后稷,也称稷王、农神。本就是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受农家尊崇。
后世更是万民敬重,历代王朝祭奠,代表着江山社稷。
后稷乃轩辕后裔,帝喾之子,帝尧的兄弟。曾辅佐尧、舜、禹三位圣王。
他的另一个兄弟契,则是商朝的先祖。
帝喾、帝尧、契、后稷对历法农时节气均有创举。
帝尧还是围棋的发明者,姬诩曾有改良围棋之举亦用棋以之感道。
帝喾姬姓名俊。
或曰帝俊也未尝不可。
姬诩思绪翻回。
姬诩建此宫时己道早以入此间方寸之间。
虽暂未开口讲道道意却已弥漫沛然于天地之间。
群贤方进此宫已有所感。
此间姬诩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相当于己道无时无刻都在与诸子群贤相论。
常人进此宫虽无深感却仍能感知其中浩大的精神意志。
正所谓。
一点道意千川渺,两袖白云万仞遥。
论道开始后姬诩感知到天地仿若活过来了一样。
场中所造高台仿若圣王先贤降身于此。
天上仿若诸天仙圣视之。
地上仿若万灵众神听之。
天视地听也。
于群贤而言姬诩的道是备受瞩目的,因其于外贤名高远于此自有此间紫霄宫道意为证。
于姬诩而言单论道。
老子与孔子是最受他重视的。
老子之道如天地本根仿若天成造化地助设华,天讲其经地语其义。
正如天造地设、天经地义。
姬诩听之就如天上白云地上溪泉路边野花园中青草彰显道之微妙。
又如龙游大海凤翔九天神圣奔走于世间彰显道之广大。
正是一派万物创生天地繁衍造化生生不息之象。
仿若包涵蕴养世间一切。
正合道之自然。
又如同一切皆无仿若天地相合重归混沌。
天地两相合将姬诩包裹其中犹如鸡子。
上下四方古往今来皆无。
无思无想无形无相。
正合道之无为道之清净。
道之所有自然清净焉。
正在此时却有一物不知其时悄然而生。
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浑然天成也。
姬诩却有所感强名曰道。
此道为大道。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忽然姬诩在大道点化之下化为神人。
感之按心中所想行事。
故姬诩明之。
此时我既可曰。
盘古。
由此正如。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因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后盘古化生世间万物,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如此天地成也。
大道降于其中,轮转五太五德,五劫五运。
天地既成,万灵生焉。
大道贯穿于天地万物宇宙时空。
于天地而言无始亦无终。
于生灵而言有始亦有终。
对天地万物生灵有大德。
故曰。
道德。
其既守护于众生又不干涉于万灵。
既有情又无情。
可称忘情。
大道于此间既无处不在充沛于天地之间。
踏地而顶天如天地支柱根脉。
将天地之意志立于顶处。
又化解于万物生灵之间助其成己身之道。
教化万灵展其文明。
姬诩升至冥冥之所在观看到其中有人之三皇五帝刀耕火种自强不息争为万灵主宰。
万灵既有文明亦观天地。
见大道之表象。
观上下四方而知其至大,仰古往今来而知其最高。
因其解化万灵于心中一点。
至大,唯一,最高。
故曰太上。
此大道。
既为。
太上道德。
至此姬诩以有所悟。
深观老子之道。
游转于有无之间。
已明道之本意。
以有而观其徼,以无而观其妙。
悟得一点。
同谓之玄。
所谓。
玄之又玄。
此既。
众妙之门。
如此虽未明言。
姬诩却已入老子门下。
老子道以讲完,姬诩上前拜之。
姬诩郑重道,“一朝得见众妙之门,请伯阳先生收入门下。”
老子笑曰,“你本就闻道于我多年礼待,今既以得见我道心诚礼诚自当入我门下,望你早日悟道得真。”
此道乃老子期盼姬诩悟之通天大道,得之真我本性。
既姬诩自己的大道。
正所谓。
当为玄门都领袖,早日混元了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