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朱元璋(1 / 1)翻斗花园突破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大,你这是在做甚?”

不知道什么时候朱元璋已经站在了朱标的身后,见朱标吃的油光满面,毫无形象,朱元璋不忍的有些嘴角抽搐。

朱标转眼望去,见到来人是朱元璋,赶紧起身道:“父皇。”

常伯:“草民,参见陛下。”

常伯看见朱元璋后便用手拉了一下常森的衣服:“少爷。”

常森:?

“行礼。”

“哦”

常森:“草民常森,参见陛下。”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常森,摆手说道:“无须多礼,你就是常家小子吧?太子派人告知咱说寻得亩产三十石的粮食,户部尚书杨思义不信,咱也不太信,小子你且过来与咱说说这到底是何物?”

说着说着朱元璋便在火堆旁边坐了下来手也开始不自觉的往烤鱼和叫花鸡身上招呼。

“陛下,那是土豆和番薯,在富饶的土地中可以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中亦可生长,对土地的要求不高,也不需要怎么精心呵护,只需要埋上土施点肥和水任其生长即可。亩产可达三十石,三个月以后即可收成,妥善保管,来年不坏,虽不能替代大米,穷苦人家吃土豆亦可活命,做法多样,口感俱佳,可当粮亦可做菜。番薯亦是,然番薯成熟比之土豆要晚二至三个月,番薯味甜,可充饥,放入阴凉黑暗之地可长期保存而不腐。”

正当常森凯凯而谈的时候,他突然觉得空气有点安静,转头一看,火堆旁的众人无不喘着粗气,呼吸急促,双眼泛红的盯着他。

户部尚书杨思义肃然道:“小公子给了这天下黎明百姓一个活命的机会,请受老朽一拜”

说完就给常森行了个大礼。

不一会就开始哭了起来,边哭边用衣袖抹眼泪。

朱元璋则是眼睛期待的看着常森询问道:“小子,此话当真?”

常森:“当真,骗你又没好处,再说三个月后就成熟了,你自己到时候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好!好啊!!会的,三个月后咱肯定是要来看一看的,还要叫上咱的大臣一起来看。”朱元璋激动的说道。

“小子,你还小,不知道二十多年前这天下有多少人是被活活饿死的,你可知道咱爹娘,咱大哥,大哥的长子都是在那时候被饿死的啊。那年初六咱爹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大哥儿子饿死,二十二日咱娘也饿死了,要是二十年前有这土豆,番薯,咱爹娘就不会死了。”朱元璋随即又动情的说着,泪水已经布满了他的脸庞。

一阵微风轻轻拂过脸上,看着眼前这个泪流满面的男人,很难让人想象他就是那个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终成帝业的大明帝国开创者。

人的内涵不在于本身,不在于肉体。某人之所以是某人,不在于他自身,而是他的社会关系,他是谁的儿子,是谁的父亲,是谁的丈夫。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常森之所以是常森,是因为他是常遇春的儿子,是常氏的弟弟。

朱元璋在失去所有亲人后,他与这个世界是有剥离感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成功的人不得不让常森感到钦佩。

常森觉得若是自己失去了所有亲人后,这个世界与自己还有什么联系呢?自己连如何自处都不知道,更别说替这天下百姓去造反了。

朱元璋:“小子,你从何处寻得此物?”

常森:“草民前些时日外出骑马,在伞山遇一和尚,此人教会了草民很多东西,并将土豆和番薯赠与草民。”

常森从常氏口中得知他穿越来的那个地方叫伞山,根据后世南京城的地形推测,应该是后世栖霞山一带,之所以要拉和尚当挡箭牌而不是什么仙人,上帝,三清之类的,是因为常森知道在明朝僧人更具说服力,更容易让人接受,明初很多人都是信奉佛教的。

“有这等宝贝为什么现在才拿出来,早先年间做什么去了,小子,那和尚呢!”朱元璋咬牙切齿说道。

常森:“不见了,醒来就不见了。”

看着朱元璋满脸愤恨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常森觉得可能是因为朱元璋当过和尚吧,在朱元璋当和尚的期间也是被和尚天天欺负的,和尚不事生产,还喜欢压榨百姓,和地主没什么区别。朱元璋一直都是有仇必报的性子,对和尚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感了。

“这和尚该死。”眼里透着一丝阴狠的毛骧沉声说道。

“这些吃食,甚是美味,做法却是没见过,小子可是你做的?”吃饱喝足的朱元璋说道。

“是草民做的,这是叫花鸡,这是....”常森巴拉巴拉给朱元璋一通解释。

户部尚书杨思义拿出一个奏章递给朱元璋说道:“按照陛下的要求,户部与行中书省一起鼓铸‘洪武通宝’钱,现在各行中书省已经陆续开设宝泉局和宝源局,两局共铸。所铸铜钱分五等:当十钱重一两,当五钱重五钱,当三钱重三钱,当二钱重二钱,小钱重一钱。”

朱元璋:“咱知道了,京畿都漕运司之事户部也要多上心。”

因为用兵的缘故,物资供应艰难,朱元璋便设立了京畿都漕运司,加强物资的运输和流转,还要治理淮安,龚鲁、薛祥为都漕运使。修河筑堤雇人,百姓是无怨言的,因为这样可以消除他们的徭役,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好家伙,出行都带着奏章,当朱元璋的官可真累,常森在内心吐槽道。

只听见户部尚书杨思义叽叽呱呱说一堆,常森啥也没听明白。

“洪武通宝是什么,宝钞?还是铜钱?常森喃喃自语道。

户部尚书杨思义好像听到了常森的自言自语对常森说道:“并非宝钞,此乃铜钱。”

常森缓了一口气“不是宝钞就好。”

朱元璋:“常家小子,见你好像很不看好宝钞啊,是何缘故?”

常森:“陛下,没有不看好宝钞,只是草民不知晓洪武通宝就是铜钱。”

常森知道宝钞的缺点,但他却不敢说出来,因为很有可能会掉脑袋。

封建君主为什么大多数都在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不外乎是想要农民好好工作然后给自己交税好让自己尽情的压榨他们,他们需要的是白花花的大米,现实的利益。

元朝在发行纸币这件事上做得非常成功,因为它是根据国库中现存的金银数量发行纸币的,纸币的运行也非常有序,常森却并不认为朱元璋也能做好这件事,因为他的出生决定了他的眼界。

朱元璋为什么要发行宝钞?因为他没钱,所以拿朝廷的信誉当筹码,用一堆废纸去掠夺百姓的财富,无异于是在耍流氓。明初的时候,朱元璋迫切想要恢复经济,这个时候他还是理智的。当开始发行宝钞的时候说明他真的没钱了,要不是穷疯了,农民出生的他也不会这么做。

当朱元璋开始发行宝钞的时候,说明他很穷,他在耍流氓,这个时候跟他说:老朱,宝钞不行,宝钞。。。。

朱元璋:那你去死吧。

阻止朱元璋用宝钞祸害百姓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朱元璋不缺钱,解放生产力。

常森也不想和朱元璋谈论银行的作用,因为朱元璋看不上,朱元璋是厌恶商人的,农民出生的他会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只有去当那种简单的劳动力才能入了这位帝王的眼。

想要经商,恢复民生,首先不是大刀阔斧的变革,而是向老朱展示商人带来的好处,把赤裸裸的利益放到他面前。

利益动人心,当这个帝国最高首领点头后,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飞黄腾达。

残阳依山,微凉。

朱元璋带着朱标领着一群人乘着夜色还未到来便快马回宫了。

常森拒绝了朱元璋一同回城的邀请,因为他早已跟常氏报备过,自己要在庄子住上一段时间,故让常伯陪着自己。

常森现在并没有什么匡扶天下的大志,明初派系斗争就已经开始了,浙东派老大刘伯温都辞职回家不干了,淮西功勋派老大是李善长,自己那白给老爹也是属于淮西功勋派,但他是中途加入的,又有别于淮西二十四将。

这具身体终究还是太小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先把身体养好再说,要补充蛋白质只能靠自己了。

先把自己养好,把常府的危机解除,让阿姐他们过上好日子才是最应该干的事。

一会儿想要做大事,一会又只想顾小家,真是矛盾。

可能人就是一个矛盾体吧。

“常伯,你到田主刘庸家去问问,看能不能借宿一晚。”常森是买了房子的,下午去看的时候房子里什么也没有,没法入睡,明天整理过后才能入住。

“是,少爷,老奴这就去。”

常伯看着自家少爷脸色不断变化,也不知道少爷在想什么,但他知道自家少爷与以前相比似乎变得不一样了,不仅变得更加聪慧面对皇上也是镇定自如,还学会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老爷要是知道了定会十分高兴,今天发生的事也得尽快告知小姐,天已经黑了,只能明天早上给小姐报信了。

拿着从刘庸家借的到,常森走向庄子东北方向那片竹林,他打算制作几个地笼,整点海产。

钓鱼竿他是不会做的,鱼线也不会,集市上有没有卖的也不知道,地笼最省事,简单方便。

黄昏已经谢去,夜幕早已铺开。

“少爷,那田主应允了。”当常森做好三个地笼正准备做第四个地笼的时候,常伯回来了。

常伯看着自己少爷不知道又在捣鼓什么玩意儿便问道:“少爷,这是在做什么啊?”

“地笼,抓鱼用的。”

“靠这个玩意儿能抓到鱼?”

“能,你去把刚刚吃过的那些鱼和鸡拿过来。”

“是,少爷”

近处,一层层的银波,在月光的照射下,抖动着,荡漾着、闪烁着,好像一群鱼儿浮现在眼前,微张着小嘴,在水面欢快地跳跃。有些微冷,常森紧了紧衣服,心里有点疑惑:这就是小冰河期?

常森来到庄子东边的河边找到一个有些许水草的地方,把地笼往旁边一扔就走了,这条河流是秦淮河的分支,这种地方一般都有鱼。

“少爷,接下来还要干嘛?”

“睡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