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摊牌了,我们是穿越者!(1 / 1)二月新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北海之人出使大明,朱棣非常高兴,对侍立在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问道。

“那北海使者来了几人,现在到了何处?”

纪纲立刻躬身回答。

“回陛下,只来了一人,那人自称刘斌,便是战报中所提的巨虫御者,那人现正在京营校场。”

“京营校场?!”

朱棣闻言霍然起身,惊问道,“他如何能到京营校场?我大明京师,重兵防守之地,竟是让人说来就来的吗?”

纪纲连忙解释。

“陛下,那人,他是飞来的啊,从天而降,将士们如何阻拦?而且那人还携带了安平侯和武城侯的书信,另外此人并无敌意,还带来颇多礼物,说是要献与陛下。”

言罢,纪纲赶紧从怀里掏出两封书信,还有一个牛皮纸的档案袋。

“陛下,这是两位侯爷呈给陛下的书信,还有那北海之人的礼单。”

朱棣一把接过书信看了起来,但里面的东西却让他惊愕不已。

里面有安平侯李远坐在轮椅上的照片,背景是一个机场,后面停着一架图-95熊式轰炸机。

先不说后面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光是这张照片,就够人惊讶的了。

色彩逼真,人物纤毫毕现,这哪是画,这简直是驻影停时的神仙手段。

另一张则是武城侯王聪斜躺在病床上的照片,旁边还有一个亲兵在旁照看。

朱棣惊疑不定,赶紧拿出两封信看了起来。

王聪的信不是很长,里面说北海之人医术奇特。

王聪身中数十刀,幸好他是侯爷,盔甲比较厚,扛下了大部分伤害,但还是失血过多,搁大明这伤势早就死了,可这北海之人竟然能给人输血。

李远的信就比较长了,这货只是坠马摔断了腿,接上腿之后还能坐着轮椅到处跑,所以在那看到了很多东西。

能载人上天的飞机,钢铁打造的火炮战车,可以一直发射,根本停不下来的火铳,一次能载数万斤,却不需要牛马牵引的铁车,到处都是异域风格的楼房,屋舍俨然,鳞次栉比。

温暖透光的房子,冰天雪地里竟然能够种菜!而且蔬菜种类比大明还多。

那里有吃不完的粮食瓜果,数不清的猪牛羊。

在李远的笔下,北海简直是个世外桃源,什么都很新奇,什么都有,就是没人......

李远又在信里说,那里有几百个汉人,对他和王聪很好,两人正在那里养伤,让朱棣不要挂念。

最后又介绍了一下刘斌,说这个人是北海的军事长官,之前救他们突围,把他和王聪带回去救治,又驾着飞机去支援大军的就是这个人,是他们的恩人。

又说北海之人不懂大明礼数,他们那里有握手礼,但从不给人下跪,若是这人到了大明,礼数不周,还望陛下看在此人有恩于他的份上,万勿责怪。

看完了信,朱棣又打开那个牛皮纸的档案袋,里面是一沓子A4打印纸。

每张纸的上半部分,是打印出来的彩色图片,下面是竖排的繁体字介绍,第一张就是玉米,两张图片,左边是玉米地,右边是玉米棒子的特写,下面介绍写着亩产一千五百斤!

都没等看第二张,朱棣噌一下就站了起来。

“摆驾!摆驾京营校场!”

......

京营校场。

给直升机重新加满油,刘斌长舒一口气,从伊尔库茨克到大明京师真的太难了。

两地的直线距离是1600公里,这点距离对于固定翼运输机来说,其实不算啥,但大明这边没有机场,飞过来也无法降落。

普通的直升机,哪怕是米-171河马,挂满副油箱,最大航程也才1300公里。

最后实在没办法的刘斌,找了一架米-26,加上两个舱内副油箱,勉强达到了1900公里的极限航程,这已经是他们目前唯一能直飞大明京师的交通工具了。

修机场,必须修机场!

只不过想在大明修机场,还得先搞定大明君臣再说。

看了看这次带来的礼物,刘斌并没觉得这任务有多难,只要朱棣和他手下那些官员不傻,就知道自己这些穿越者对于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

而谁要是把古人当作傻子,那他肯定是个白痴,一群能混到国家中枢的政治生物,玩心眼能玩死你......

朱棣是个马上皇帝,不怎么讲究,也没搞排场,很快就骑着马赶来了,后面还跟着一大票锦衣卫,和他的内阁智囊团。

一行人刚到校场,就看到了空地上停着的那架巨型直升机,直升机后舱门打开,一辆四个轮子的怪车就停在旁边,还有个人在那里,正在摆弄一些东西。

朱棣勒马停在直升机旁边,先是打量了一下这台能飞的怪物,又看向站在那的刘斌,直接问道。

“你便是那北海来的使者,安平侯所说的恩人,刘斌?”

刘斌看着这一行人的架势,已经猜出了面前之人的身份,他不卑不亢地说道。

“不止是安平侯的恩人,而是整个北征军的恩人,要不是我,你的十万北征军早就全军覆没了。”

“......”

朱棣被噎了一下,不过他并没有在意,毕竟人家确实是帮忙了,而且此人口口声声有恩于大明,他身为大明皇帝总不好恩将仇报吧。

朱棣紧接着从怀里掏出那沓子A4纸,再次问道。

“你说前来大明送礼,这礼单上所说,能亩产千五百斤的玉米,可是真的吗?”

刘斌没有答话,而是直接从机舱里拎出一个蛇皮袋,从里面掏出个玉米棒子,扔给了朱棣。

“这就是玉米。”

朱棣拿着玉米上下打量,抠下一粒直接放嘴里嚼了起来,品了品味道,然后又啃了一大口生玉米。

粮食淀粉特有的那种甘甜顿时充满整个口腔,再看这一个棒子就有那么大,想来定然能够高产,果然是好粮食!

朱棣拿着玉米兴奋不已,翻身下马,扒开玉米袋子瞅了瞅,看里面还有不少,这才放下心来。

他抖了抖那一沓子礼单,又问道。

“除了此物,还有什么宝贝?”

刘斌见状又拿出其他东西介绍起来。

“这是土豆,又称马铃薯,生于地下,收获时可从地下挖出,亩产最少三千斤,亩产五千斤也稀松平常,如果精耕细作,亩产万斤也不稀罕,宜菜宜粮,可做主食,最关键的是,它可在漠北种植。

“这是红薯,同样生于地下,亩产数千斤,虽然不宜当主粮,但却能饱腹充饥,有了它,大明便不会再有饥荒。

“还有这张杂谷,是一种粟米,可在陕甘西北塞上种植,耐旱耐寒,亩产千五百斤,就算土地贫瘠,亩产七八百斤也不是问题,有了它,大明便可拿回西域,打到葱岭。

“还有这,这是步兵火铳,拉栓换弹,扳机击发,一次能打五发,五百步内,能击穿最厚的甲胄,而且不怕雨水,就算刚从河里捞出来,一样能打,插上刺刀,又能当作短矛近身搏杀。

“这是手铳,可用于防身,三十步内,打谁谁死,可连射十五铳。

“望远镜,手雷,60迫,82迫,还有这通用机关铳,重型机关铳......”

看着不远处,那棵直接被郭留诺夫重机枪,连射两条弹链,生生从中间拦腰扫断,又被单兵火焰喷射器点成火炬的大树,朱棣君臣都沉默了。

众人齐声咽了口唾沫,半晌朱棣才问道。

“你究竟从何而来?北海有如此杀伐利器,为啥俺从前从未听闻半点消息。”

刘斌闻言看了看左右众人,对朱棣问道。

“陛下,除了内阁诸公和锦衣卫,其他人可否屏退一二?”

朱棣挥了挥手,闲杂人员立刻退走。

刘斌这才抱拳拱手说道。

“陛下,实不相瞒,我等北海之人,还有这些精巧的器物,皆来自六百年后。”

朱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