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斌带着四人参观团,在北海重塑三观的时候,大明地震了,嗯,思想上的大地震。
坐在燕王府的永乐皇帝朱棣,忽然发出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政令,让人直呼看不懂......
首先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北征鞑靼的大军凯旋而归了。
十万大军远征漠北,虽然折损了一万多士卒,但活捉了鞑靼可汗本雅失里!还砍了两万四千颗鞑靼人的首级回来,阵斩鞑靼王子,宰相,万户,十余人,抓了一万多战俘。
听说这一战打得昏天黑地,杀的漠北胪朐河的河水都染红了,打的稍微有点狼狈,但赢了就是赢了!
既然打赢了,大军也回来了,那就该封赏功臣了吧?
不!
朱棣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本雅失里砍了,然后又派了一个使者,拿着鞑靼可汗的人头,再次出使鞑靼,目的跟几个月前那次一样,让鞑靼对大明称臣!
好,这也算你报仇了,那接下来该封赏功臣了吧?
又不!
朱棣直接宣布,夺去淇国公邱福的国公爵位,收回征虏大将军印,全家流放虾夷岛。
邸报传到南京,众人直呼卧槽,惊掉一地眼球。
淇国公可是这次北伐的主帅啊,打赢了仗不封赏就算了,居然还被夺爵了?
夺爵就算了,还全家流放虾夷岛?这是犯了啥错?
张玉战死之后,淇国公就是靖难第一功臣,陛下这是要学太祖,准备对国公们开刀了?
汉王朱高煦拿到邸报唰一下就站了起来,“这不可能!”
淇国公邱福可是他的铁杆支持者,将来能不能替掉大哥,登上皇位,就指望这群武将出力呢。
父皇为什么把淇国公废了?
再往下一看,邱福贪功冒进,不听劝阻,执意带着四位侯爷脱离主力,前出冒险,致使五位将军陷入重围,大军群龙无首。
要不是友军相救,这次还想打赢?他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清楚呢!
原来是这样!
朱高煦失魂落魄的一屁股坐下,不对,友军是谁?那虾夷岛又是哪?怎么没听说过?
反正南京城的皇亲贵胄,勋贵高官们都是一脸懵逼,既不知道谁是友军,又不知道虾夷岛在哪。
其实这里跟历史上出现了一点偏差,历史上永乐七年的这次北伐,是全军覆没了的,五位公侯全部战死。
朱棣气的一怒之下就把邱福全家流放琼州岛了,第二年就率兵亲征,开始了他五征蒙古的第一次。
但现在北征军在穿越者的帮助下打赢了,五位公侯全都没死,可朱棣咽不下这口气啊,正好计划要开发虾夷岛,那就把邱福流放虾夷岛算了。
紧接着又是一个重磅消息传来,把大家又整不会了。
北海刘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在我大军危如累卵之际,灭敌巨万,震撼敌胆,助我北征大军取胜;
后又献上亩产数千斤之新粮数种,机关铳炮数种,今又携北海二十一城内附大明,陛下感其功,封霄国公!
哗——
整个南京城都轰动了。
陛下刚废了一个国公,马上又封了一个国公,要知道王爵跟大明的臣子们是没关系的,那是一个只有老朱家的崽儿才能受封的爵位。
除了皇帝和王爵,国公可就是大明顶级权贵了!而且大明的国公真不多,两个巴掌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一个国公刚倒下,一个新的国公马上站了起来,人们争相打听新国公的底细,结果问来问去都是一脸懵逼。
首先霄国公这个封号是什么鬼?
你给张懋封那个英国公就已经挺奇葩的了,但好歹英国公在唐宋时就有先例,也说得过去。
霄国公更离谱,霄是什么?霄是凌霄宝殿,直上九重霄,霄就是天啊!
您这直接把国公封到天上去了???
还有这北海又是什么地方?好多人都没听说过,互相一打听,哦,原来汉武帝时,苏武牧羊那个北海。
可那地方不是比漠北还要靠北吗?都到极北之地了吧?连匈奴都不稀罕住那,是用来流放罪犯的地方。
那地方居然还有城?还二十一座?
可问题是,他就算想要内附大明,北海和大明中间还隔着漠南漠北几千里远呢,这特么怎么内附啊?
也太离谱了!
还有那什么亩产数千斤的新粮,还是好几种?确定不是抄邸报的时候抄错了吗?
这世上还有亩产几千斤的粮食?
总之,这位大明的新权贵,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透露着邪门二字。
封号不对劲,来历不对劲,干的事也不对劲,献的东西更不对劲,浑身上下透着古怪。
有关系有能量的人直接到京师打听,发现这位国公好像不在京师,又特么回北海了,还能这样?!
不过京师发生的变化也很大!
首先是北京紫禁城的营建工作,除了那些烧砖的,准备建筑材料的,其他的全面停工了。
其实是在等待新的城区规划和建筑材料,比如玻璃......
然后陛下又让京营禁军大兴卫,去京师以南三十多里处,圈了一块地,令士卒严密把守,任何人不许进,原本里面居住的百姓也全被强制搬走。
接着又从营建紫禁城的大工地上,抽调了数万民夫,前往那块地,说是要修什么‘南苑机场’。
什么是机场?
大家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呢,一道道政令就传到了南京。
朱棣的常务副皇帝朱高炽,跟六部尚书们拿着送来的政令面面相觑。
远在京师的朱棣,让他们调动应天府的驻军,去江宁镇东南方向四十里处,选一地势平坦开阔之地,方圆十五里直接圈起来,里面的百姓一律迁走,说是要修建什么‘禄口机场’。
好家伙,这机场到底是什么玩意,京师修一个还不够,应天也要修一个?
六个尚书再互相问问,发现他们的任务也不少。
首先是吏部尚书蹇义,朱棣让他挑一个新的布政使,嗯,北海布政使,另外把北海二十一城的官员也配置齐全。
蹇义头都大了,我上哪去找这么个布政使啊,皇帝不会是疯了吧,那北海可是匈奴的流放地,冰天雪地的。
大明两京十四省(含交趾),布政使可是主政一省的封疆大吏,这样的官,你让他去北海,不知道究竟是升官还是流放......
户部那边还好,朱棣让夏元吉给全国下令,全国各州府,以县为单位,收集各县的农作物。
稻、麦、粟、菽、蔬菜、瓜果、芝麻、花生,棉花,只要是农作物,挑选当地长得最好的,等成熟后,每样交十斤晒干的种子。
要求严密包装,上面要清晰明确的标明产地信息和收集日期,然后统一送到集中点,南边的送到广州,中间的送到南京,北方的送到京师。
说实话,这个任务真不难,一样十斤而已,都不用骚扰百姓,直接找各地的大户要,皇帝要的东西,就要几斤,谁会不给?
但这个任务就是让人觉得很邪门,要这东西有啥用?拿来祭祀社稷谷神吗?
兵部的任务就比较麻烦了,陛下让他们从各地屯田卫所中裁汰老弱,挑选青壮士卒进行整编,每六千人编为一个农垦师,开赴各处,屯田戍边。
总计划是整编20个农垦师,但好在不是一次就拿出来,今年先交四个师,编好之后留下花名册,也不用他们训练,直接带到京师统一训练。
兵部顿时就松了口气,四个师,两万多人而已,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难。
明初的组织动员能力有多强呢?
历史上的永乐八年,也就是明年,朱棣第一次亲征蒙古,出动大军50万,后面跟着运粮的民夫有80万人!!!
这80万从河北山东征召的民夫,从长城开始向北方运粮,一路运粮一路筑城,盖碉堡,把碉堡一直从京师怼到狼居胥山,用这一路的城堡来保护几十万大军的粮道。
就这还没算运河沿线,从南方往北方运粮的那些人。
这就是明初的组织动员能力!调动两万卫所兵还不是玩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刘斌他们选择援助大明的原因,援助不是你说援就援的,东西给出去,也要看对方接得住接不住。
比如某咖喱,拿着同样的援助,最后屁也没整出来......
总之,这一系列的命令下来,大明的中枢们有疑惑,有兴奋,还有些担忧。
夏元吉是户部尚书,主管钱粮,皇帝想做大事就需要钱粮,他每天为钱粮的事愁的直掉头发,现在听说北海送来了什么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夏元吉眼睛都绿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蹇义很想质问一下皇帝,那北海内附的事靠不靠谱,真的有必要设置官署吗?还直接设布政使?能不能先整个都司之类的机构,就像奴儿干都司一样,派两个人过去意思一下就得了。
朱高炽则是有些担忧,他猜测父皇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奸人蛊惑,不然怎么会做出如此离谱的决定。
猜测归猜测,质疑归质疑,但该办的事还得办,奉旨监国的朱高炽一道命令下去,禄口机场的地马上被圈了起来。
从大明各地收集种质基因的命令,也被夏元吉交代了下去。
兵部开始翻看名录,看看从哪个卫所挑选士卒。
与此同时,京师的朱棣正在军营里把玩手枪,一把银白色,复古花纹蚀刻版本的CZ75B,在他手里打的砰砰作响,一口气打完一个弹匣15发子弹,朱棣爱不释手,心里还在吐槽刘斌。
明明北海都有这么先进的火铳了,精致小巧,威力不俗,携带方便,那小子居然还找俺讨要刀剑甲胄。
嗯,当时刘斌给出的理由是,当古董一样稀罕,想拿回家收藏,还跟朱棣举例子,陛下,如果您回到了几百年前的隋唐时期,会不会对那个时代的刀剑甲胄感兴趣呢?
朱棣当然感兴趣,所以二话不说就给了刘斌一套,反正他现在是大明的国公,带兵的将军,收藏一副甲胄能有个屁事,没有才不正常。
转身看向一旁的胡俨,朱棣拿着一把铜制弹壳问道。
“若思(胡俨的字),那北海之人提议用钢钱取代铜钱,你觉得此政对我大明有何影响?”
胡俨想了想才说道,“陛下,臣以为此政难处有二,首先是钢钱质量,若铸造太差,想必百姓不会认可,不过北海工匠技艺之精湛,应该是臣多虑了。
“其次就是不能多发,够用即可,否则必然会导致货价混乱,民怨四起。
“再有,如何将这钱流通百姓手中,也是个问题。”
......
伊尔库茨克,某私人枪店后面的小型机械加工作坊,这里平时会给人定制一些纪念徽章,或者游戏币。
看着刚刚加工出来的一批,由不锈钢钢板冲压而成,中间冲了个圆孔的‘永乐通宝’,杨荣和金幼孜都吃惊地问道。
“霄国公,你说要给所有在京师紫禁城做工的民夫发放工钱?”
刘斌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
“对啊,农民工干活给钱,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