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现代科技颠覆三观!(求票求追读)(1 / 1)二月新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伊州有纺织工业吗?当然是有的。

伊州是毛子在远东最大的石油炼化中心,每年炼化原油两千万吨以上,这里有个安加尔斯克化工城,除了生产各种成品油之外,还生产各种化工原料。

比如化肥,尤其是气头尿素,用天然气制成的尿素。

当然也少不了聚乙烯和聚丙烯,也就是塑料。

在前往安加尔斯克的路上,刘斌给他们一人发了一瓶塑料瓶的饮料,等到了纺织厂,直接把喝完剩下的空瓶子扔进了送料池。

一个个回收的废旧塑料瓶,被重新融化成塑料颗粒,然后和新的聚乙烯颗粒搅拌均匀,送入挤出机,融化,拉成塑料丝。

这些塑料丝再经过橡胶辊的加热和牵拉,就成了松散有弹性的涤纶纤维,变成织布的纱线,最后送进织布机织成布料。

朱棣和他手下的一帮古代人都看傻了,怎么也想不明白,刚才还用来装水的瓶子,竟然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做衣服的布料......

这些涤纶布料又被送到染缸里,在高温和真空的环境下进行染色,洗涤,脱水。

这个时候的布料还有点薄,但经过钢针辊轮打磨,破坏表面纤维,就成了厚实的摇粒绒,也就是做卫衣的那种料子。

等众人到了最后的成品仓库,看着一卷卷的各色布料,还有人造丝绵,全都傻了。

朱棣指着那些布料问,“这些布料都是用刚才那些瓶子做成的?”

“是,也不是。”刘斌说道。

“此话怎讲?”胡俨不解。

刘斌详细解释道,“这些布料的原材料中确实加了一些回收的瓶子,但归根结底,不管是瓶子,还是布料,其实都是塑料,是从石油中提炼的。”

朱棣闻言更加好奇,“这石油是甚东西?竟然有这么多用处,既能做瓶子又能做布料。”

“不止这些,石油的用处简直太多了,最主要的用途还是做燃料油。

“石油是一种天然矿物,是数百万年前的动物,比如大象,马匹之类的活物,死后被埋在地下,经过百万年的演化,变成的一种油矿,需要在地上打井,把石油抽上来。

“原油经过炼化,可以做成很多燃料油,比如汽油,柴油,煤油,重油等等,汽车烧的就是汽油,工程车和拖拉机烧柴油,飞机烧煤油,海船烧重油,可以说,没有石油,这些伟大的机械全都得停转。

“除了做燃料之外,石油还能分离出肥料,撒在田里可以让粮食增产;可以分离出塑料,做成瓶子,管道,汽车,布料,可以做蜡烛,可以做沥青用来铺路,总而言之,可以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众人闻言眼热不已,虽然没见过石油,但仅仅是听介绍,就知道这石油是个宝啊。

胡广连忙问道。

“霄国公,我大明肯定也有石油吧?”

刘斌点点头,又摇摇头。

“有是有,但量太少,一是量少,二是品质不好,所以我并不建议在大明开采。”

“这是为何?我大明地大物博,难道还有没好的石油吗?”胡俨皱眉不信。

刘斌瞬间无语,他就怕古代人眼高于顶,动不动就来一句地大物博。

“地大物博......博确实够博了,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块地上,确实什么都有,但我都说了,有是有的,可你也得分好赖不是?

“远的不说,山东就有一个胜利油田,但是那里埋藏的很深,而且油区比较破碎,开采成本高的一匹。

“需要打三千多米深的井,也就是向地下挖一千丈深,才能打到油,你说这样的油田,如果不是实在没油用,有什么开发价值?”

打一千丈深的井......这个说法实在过于生草,把在场的古人全都听不会了。

朱棣却想了想问道。

“贤侄,你既然深知这石油如此宝贵,却又不建议在大明开采,想来定有更好的油矿吧?”

“当然!”刘斌点点头。

“如果是关内缺油,我建议开采任丘油田,任丘也有油田,虽然不大,但胜在离京师够近,足以解燃眉之急。

“但要是长远来看,我建议从奴儿干的囊哈儿卫开采,也就是库叶岛的北部,此岛北部有大油田,保守估计,储量也有70亿吨!

“你们知道那是什么概念吗?就是大明百姓人人都开汽车,用上一两百年都用不完。

“除了库叶岛,还有南边的婆罗洲油田,也就是马六甲海峡的门户,苏门答腊岛,这个岛盛产轻质原油,既容易开采,石油品质也是上乘,适合生产各种煤油和汽油。

“虽然这个岛的石油储量不多,但可以就近供应整个南方,就不用千里迢迢从北方运油过去了。”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怪不得那份五年计划里,海军一定要拿下苏岛,原来是为了那里的油田啊!这帮北海之人原来早有打算。

“那你说的任丘油田,何时能够开采?”朱棣再问。

刘斌摊摊手,“这急不来,石油工业的设备太大太重,尤其是分馏塔,飞机都拉不动,只能用火车运输,什么时候北海的铁路能铺到任丘,什么时候才能开采!”

朱棣闻言焦急不已,铁路铁路,这铁路修不好,眼看着那么多的好东西,大明就是拿不到,你说急不急。

不过反倒因为如此,朱棣对铁路建设愈发重视了。

既然要修铁路,那就少不了钢轨,于是众人又去看了钢铁厂。

结果到那一看,钢铁厂还在烘炉呢......

高炉这种东西,一旦开工就不会轻易停下来的,否则重新点一次炉子,不仅要消耗巨量的能源,还麻烦的一匹。

两个月前,第一批大明来的炼铁工匠被送到了北海,先是培训了半个月,然后清理高炉又用了大半个月,紧接着又是烘炉。

铁矿需要加热到1650度左右才会融化出铁水,但在开始炼铁之前,还要进行烘炉,整个炉子要在一千两百度的高温下烘烤一个星期。

不过这说的是气候温暖的情况下,北海这破地方本来温度就低,所以得多烘一段时间,这都烘了半个月了,也快好了。

于是众人只好先转道去看采矿。

朱棣本来还有些不解,挖矿有什么好看的,无非就是拿着镐头和锄头挖呗,结果到那一看,顿时就被颠覆了三观。

嗯,朱棣他们看到了一场标准的现代化采矿作业。

一个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的化学专业留学生,正带着一帮古代人搞爆破。

他们在矿区的地上打出成排的炮眼,里面塞满炸药,最后在一阵尖利刺耳的风螺警报中,所有人撤离矿区,然后手动起爆。

在一阵地动天摇的巨响中,上万吨的铁矿被炸的稀碎。

然后巨型挖掘机进场,把那跟个房子一样大的挖斗插到矿堆里,一斗就能挖好几吨。

运矿的专用翻斗卡车拉着几百吨矿石来来往往,轰隆隆的从众人跟前驶过。

朱棣等人被震撼的无以复加,那拉矿石的翻斗车足有两三层楼高,一条轮胎的内径都能站下一个成年人,几个锦衣卫往跟前一站,还没车轮子一半高......

众人全都不自觉的咽了口唾沫,纪纲更是呢喃出声。

“此钢铁巨兽,非人力可敌也!”

刘斌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的恶趣味得到了巨大的满足。

对嘛,只有这样的钢铁怪物,才能充分体现工业的伟力。

大就是好,多就是美,口径越大越民主,炮塔越多越......咳,串台了。

总之,看普通汽车是不会有多大感觉的,只有重工业才能给古代人深入灵魂,直透天灵盖的震撼!

于是刘斌又把他们带回了钢铁厂。

长达半个多月的烘炉已经结束,一根根废旧枕木被填到炉子里,然后堆焦炭,堆矿石,再堆焦炭,再堆石灰用来出渣。

第一炉铁水足足炼了六个小时,当开闸出铁的那一刻,本来已经等的有点不耐烦的朱棣他们,顿时再也转不开眼睛。

赤红的铁水如同岩浆,顺着出铁口源源不断地流入钢包。

整座高炉宛如直通九幽地狱,地火喷涌,流出一条钢铁的河流,将整个如同宫殿一样巨大的炼钢车间映得通红。

所有来到此地的人,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都会被那重工业的伟力所震撼,心怀敬畏,宛如朝圣一般虔诚!

等钢包的铁水接满,又被巨型的龙门吊转运到别处,有工人往里面加入锰粉,再插入钢管往里面吹入大量纯氧,整个钢包顿时火花四溅,在氧气的反应下温度再次升高,如同一座喷发的火山。

没过一会,一炉轨道专用的锰钢就新鲜出锅了,接着这一包钢水又被浇铸成巨型钢锭。

钢锭冷却后,被重新加热,剪切,再加热,送入万吨热轧机里反复挤压。

被烧的通红的钢锭,就像是揉面团一样,被那些比楼还高的巨型机械,碾轧,挤压,拉扯,最终轧制出一根根25米长的钢轨。

朱棣等人都被这场面震撼的头皮发麻,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末了,朱棣指着那座高炉,豪情万丈地对众人说道。

“这就是六百年后工业的伟力,此炉一日就能产钢......”

刘斌赶紧补充道,“一天六千吨,大明一年才产一万吨。”

“对,一天所产的钢铁,就顶的上我大明大半年的产量,这炉子烧上一年,炼出来的钢就顶的上我大明二三百年,何其壮哉!

“众卿当牢记今日见闻,需知工业才能强国,铁路才能铸就中华龙脉,我大明也要大兴工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