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吃独食的人下场一般不好,李安邦深以为然。
何况李安邦已经分到了四百万银子,还有由他支配的两百万两,这么多银子,足够武装整个四川行都指挥使的五卫八所,四长官司了。
根据《明史·土司列传序》载:“尝考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从三品)、曰宣抚司(从四品)、曰招讨司(正五品)、曰安抚司(从五品)、曰长官司(正六品)
长官司相当于一个千户所级别的小土司。
刘安邦心甘情愿地把五百万两银子送给崇祯皇帝,他也是有追求的,四川行都指挥使已经年老力衰。取而代之未为不可。
这就是刘安邦坚持的军功分配上,一直和刘御史强调主要功劳必须归他的原因。
因为他要谋求四川行都指挥的职位,区区一个卫所,几千兵马,就算是火器部队,在面对十万鞑子骑兵,全军覆灭的几率十分的大。
毕竟现在的火枪,在面对骑兵和弓箭的时候,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只有在坦克和机枪发明之后,骑兵才会彻底的地退出历史的舞台。
一句话,李安邦想用五百万两银子加军功,看能不能把四川行都指挥的职位搞到手。
四川都司和四川行都司,是两个不同的军事机构。两者有一定的区别。
都司是每一个省的三司之一,每个省必须设立的,而行都司只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设立。
因为四川西南有很多的少数民族,所以就有四川都司和四川行都司两个军事机构。
外加一百万两的活动经费,这一笔钱,刘安邦在和蒋武成分账的时候,就预留出来了。
看来这小子是早有预谋啊!
好吧!机会从来是给有准备的人,成不成,就看大明的天命了。
反正刘安邦是尽力想拯救大明。如果崇祯一味作死,那自己也只能另辟救国救民的路径了。
李安邦和刘彼时是相谈甚欢,交易进行的极为顺利。他也不在南京多做停留,直接从杭州进入大运河北上京师。
本来李安邦是打算走海路北上的,可他现在携带着五百多万两银子,走海陆风险太大,万一把运银子的船搞沉了,那就损失惨重了。
走大运河虽然慢点,但安全稳妥。
至于报功的文书,李安邦是不担心的,妙笔生花是每一个官员最基础的能力,否则你别想在官场混。
三月本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时节,可北京周边,依然是春寒料峭,冰雪都还没有完全融化,春耕当然无法进行。
这春天,已经比正常年份晚了十多天,就连远在南方的西湖,都开始结冰。
大明的小冰河时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影响着农业生产。
这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三百年一个轮回,正因为天气的影响,无数王朝随着天气的影响而生与灭。
现在轮到大明王朝了。
……
李安邦还在路上,报捷的文书就快马加鞭到达了京师。
一石激起千层浪。
才刚刚继位的崇祯高兴的差点晕过去,群臣也是欣喜若狂。
大明太需要一场像样的胜利来振奋军心民心了。
大明自从萨尔浒之败起,就一败再败,每一次都丧师辱国,精锐损失惨重。
另外,大明的财政越发的入不敷出了,九边各镇的军饷拖欠已久,军队因为军饷的事情,已经哗变几十次。
就连战功赫赫的戚家军,在戚继光死后,因为闹饷的事情,被斩杀了上千人,其他边军就更别说了。
朝廷不是没有明白人,军队乃国家之柱也,如果任由军队这样腐化下去,那离国家崩溃也不远了。
历史也证明,的确如此。
现在,天上突然掉馅饼了,一件振奋人心的天大好事,同事解决了这两件棘手的问题。
一战就剿灭盘踞长江几十年的数千悍匪,并且还缴获五百万两白银。
天哪!那可是五百万两白银啊!
要知道大明此时的年税收才四百余万两白银,这一战就缴获五百万两银子,岂不是白白多了一年的赋税。
必须命李安邦立即押解五百万两白银上京,为了提升军心民心,还必须搞一个献俘阙下。
必须搞。
必须让所有军民看到,大明还有可战之兵,还有敢战之人。
李安邦这么大的功劳,不可能不赏。
朝堂为此也争吵不休,有的认为应该赏赐爵位,反对的打成认为李安邦年纪轻轻就赏赐爵位,有违祖制。
有的大臣认为提升李安邦的职位,可大臣们一查,李安邦就一卫指挥使的嫡长子而已,现在根本就没有入仕,升职就无从谈起了。
这可让大臣们为难了。
对于这样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怕又是一个戚继光一样的人物,各方势力已经在为拉拢李安邦着打算。
阉党以魏忠贤为首,他们也在极力拉拢各种人,以至于阉党内部良莠不齐,各种牛鬼蛇神汇集一堂。
东林党也好不到哪里去,一群最爱打嘴炮的家伙,空谈误国,一旦接触到自己的利益,那就为反对而反对,枉顾家利益。
党争,李安邦是绝对不碰的,他早就打定主意,像他恩师那样,坚定不移地走实业救国,工业强国的路线。
虽然李安邦现在是一白生,但也是有好处的,也就是他的层次低,低到根本没有触及到各方的利益。
所以各方势力,也不会特别针对他。
有钱能使鬼推磨,根据这些内幕消息,李安邦就可以做好很对针对性的事情。
看来,这次京师之行,有戏。
政治就像是在演戏,就看谁演的真。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李安邦不介意和皇帝、大臣们演戏。
接了皇帝的圣旨,那肯定是要上书谢恩的。
李安邦本身就文武双全,写一篇花团锦绣的谢恩表不在话下,但在谢恩表的末尾,李安邦糜烂卫所的担忧,他想在四川行都司,为陛下试点改革和整顿卫所的意思。
这封谢恩表,就等于李安邦直接连线上了崇祯,使他的愿望又更进一步照进现实。
至于崇祯能不能满足他的愿望,就看崇祯的命了。
机会,李安邦已经给了崇祯,算是李安邦为这个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皇帝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