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白水书院(1 / 1)三书六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枫家院子里,小刘倩拿着一根小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口中还不停地背刘枫教她的那首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忽然,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走进了院子,本想喊什么,却听见她好像在背诗,于是便偷偷听了几句。

“文哥哥来了。”小刘倩回头发现了他,惊奇地叫了一声。

来的人是大伯刘远的大儿子刘文,和刘枫一同在宋先生家受教。

与刘枫的聪慧不同,他有着庄稼人的木讷,读书总是不开窍。

他母亲一直在和刘枫家较劲,所以给他施加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导致他读书比常人刻苦许多,把短板给补上了。

如果说,刘枫是天赋型读书人,那刘文确实可以称得上努力型选手的典型了。

今年二月的的县试他也去参加了,不幸落榜。

还好刘枫因病没去,不然要是考上了,他母亲又要数落他。

“小妹刚刚在念什么?听起来好新奇。”

“这是二哥教我念的诗,我还会写第一句呢。”小刘倩说着,就用树枝在地上写。

刘文等她写完,赞许地点点头:“不错,真厉害。你能再背一下这首诗吗?”

小刘倩因为自己学了诗没地方表现,心里一直很不是滋味,忽然来了个观众,兴奋异常,于是大声地背了起来。

刘文听了小刘倩背的词,有些惊讶。

他平日里和刘枫关系很好,两人也互相借对方的书看。

刘枫有什么书他都知道,从来没有见到过这首词。

心里正犯嘀咕,刘枫却出来了:“大哥来了,怎么不进来坐?”

“刚刚在陪小妹玩耍,倒把正事给忘了。”

“什么事啊?”刘枫把刘文请到屋里坐下,给他倒上了茶水。

虽然往日两家关系不好,但两兄弟心思都不坏,又同在宋先生家读书,一来二去也如亲兄弟一般。

刘文一坐下就问:“刚刚小妹嘴里念的诗……”

刘枫一笑:“哦,那个啊,是我随手从书里翻出来的。”

“胡说!你这架子上都是些经济之学,词赋本来就少,我都见过,没有这一首。是不是你自己作的?”

刘枫一听,只能打马虎眼:“哪里哪里。还是说正事吧。”

刘文闻言更加坚信是刘枫所作,心里便暗暗较劲。

虽说诗词是小道,但也不能差得太远,回家之后非得作他个十首八首。

“宋先生受旧友之邀,去了浙江小住,半年内恐怕是不会回来了。”

“什么?何时走的?”

“就在前几日。这几天你们家出了事,我就没来添乱,所以今天才来通知你。”

刘枫点点头:“无妨。反正这些经义宋先生已经讲透了,我们要做的也只是温习罢了。”

刘文急忙摇头:“此言差矣。此次县试你没有参加,不知道情况。考题与宋先生所讲大有不同。”

“哦?究竟如何?”

刘文娓娓道来:“试帖诗就不说了,经义文章同宋先生所讲大有不出入,我这次就吃了个大亏。”

刘枫疑惑:“不应该啊,宋先生有秀才功名,也是参加过县试的,怎会如此?”

刘文叹一口气道:“当今陛下自从改元延嘉以来,大兴改革,科举自然也不例外。今时已经不同往日矣。”

刘枫震惊,没听说过有这种操作啊,改教学大纲了?

“那该当如何?”

刘文无奈地说:“宋先生临走前也说过此事,他也无能为力,只说,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经义要旨,自然能以不便应万变。”

“那只能多考一两次积攒经验了?”

刘枫最烦的就是改革期参加考试。

前世他参加过某资格考试,恰巧处于试点改革期,简直是一年三变样,毫无章法可循。

刘文说道:“我倒是听说了一个去处,或可以去试试。”

“什么去处?”

“白水书院。”

“白水书院是什么地方?”

刘文解释道:“白水书院是一位举人老爷创建的,前去教学的大多是府州县学的老廪生,专门招收参加童生试的学子,也招收蒙学的幼童,听说今年考上童生的有七八个,就等八月院试见分晓了。”

“科举培训班?”

刘文没听说过这么新奇的说法,但仔细想想,倒也贴切,于是说道:“正是。”

“这……怕是要花不少钱吧?”

“我打听了一下,一年二十两银子,吃住全包。怎么样?你有兴趣吗?”

刘枫陷入沉思。

以他的水平,似乎不需要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但他没有参加过科举,说什么都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心里难免没有底。

于是说道:“我去和我爹娘商量一下。如果真有作用,倒也是个捷径。”

“好好好。我爹已经同意我去了。虽说二十两银子着实贵,但若真能考上,这钱花得也值了!”

又闲聊一番后,刘文心满意足地离去。

白水书院在金陵南郊的白水镇上,风景倒是很好,很适合文人骚客指点江山。

每年九月入学,正是童试结束之时。

所招收的学员大多是没考上,来进入书院进修一下的,如刘文。

也有学院老生没考上复读的。

当然也有一些学过句读、蒙过学的幼童早早地来打基础的。

有金陵城里中上之家的公子,也有像刘文这种草根出生的寒门。

白水书院的山长是老举人,出过仕,很有人脉,往往能得到一些内部资料,比如阅卷考官当年的科举答卷什么的,常年研究科举,很懂考试的应试技巧。

刘文走后,刘枫找来大哥和父亲商议。

两人举双手赞成。

家里现在有些余钱,再加上大哥去做生意以后也能赚钱,自然有能力支持他去读书。

虽说学杂费是一年二十两,但总不能真的只带二十两去吧。

上学没有零花钱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再加上科举考试本身就要花钱,一次考中的概率还很小。

所以要做长远打算。

但只要刘传的生意能红火起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还有两三个的时间开学,刘枫读书之余,也可以帮刘传经营生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