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从臣的家乡开始(1 / 1)数沙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史公有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死重于泰山,然重于泰山之人,整个历史也找不出几个。

王希烈的死不会重于泰山,更不会引起什么太大的波澜。

陆之远被驳斥了,从一个京城御史的高贵清流,变成了岭南烟瘴之地的县令。

弹劾他的奏疏实在太多,当其人之道还治以其人之身时,陆之远才明白什么叫做痛苦,什么叫做强权。

权力自下而上集中,越往高处走,权力越集中。处理一个小小的陆之远,还不废什么功夫。

成为县令,这就代表陆之远引以为傲的清流身份,彻底成为虚妄,从此以后,那些清流可不会与陆之远为伍。

毁掉陆之远,张居正有无数种办法,肉体上的毁灭,哪里比得上精神上?

对清流的打击,就该用这种方式。

张居正,依旧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张居正,舆情,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先前张居正的沉默,让他们有些得意忘形,以至于落得现在这个结果。

王希烈的家门前再没有什么人,只有零星几个招魂幡或者纸人纸马,纸钱随意的铺洒在地上,杂乱无章。

陆之远站在王希烈的家门前,面容苦涩的看着。

他以为王希烈的死能改变结果,没想到,还把自己搭了进去,没有什么用处不说,还牵连了很多反对新政的仁人志士,使得他们大多一同被贬。

岭南,自古以来都是烟瘴之地,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一想到那天王希烈临死前的决绝,陆之远就唏嘘不已。

“你倒是痛快了,可却把我连累了!”陆之远忽然说了这样一句。

到头来,他心里想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说罢,陆之远转身就走。

刚走没两步,身后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声音:“可是陆大人?!”

陆之远停下脚步,转身看去,那是王希烈的妻子。

陆之远慌张的摇头:“不是,你认错人了,我不姓陆!”

就像是害怕被人认出来,陆之远慌慌张张的逃了这里。

......

刑部的牢房中,关押了两个人,一个是刘二鬼,一个是王五。

这两人被海瑞集中到了一间牢房中,由海瑞亲自下场审讯。

牢房中昏暗潮湿,环境不好,没有几个官员愿意在这里多待,可海瑞浑然不觉,坐在牢房的外面,正襟危坐。

刘二鬼和王五跪在牢房中,两人你一句,我一言的说着那天的事。

海瑞不假他人,亲自写着两人的供词。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海瑞放下了手中的笔,目光如刀,看向两人:“可说完了?说完了的话,就签字画押吧!”

刘二鬼心惊胆颤的抬起头,看向海瑞,小心翼翼的问道:“小的都交代完了,可能活命?!”

“活命?!”

海瑞轻笑一声,道:“活不活命,本官不知道,朝廷自有法度,你且安心的等待着审判吧!”

说完话,海瑞把证词交给了站于旁边的副手。

副手拿着笔墨印泥,来到了两人身前,签字画押。

自此,供词生效,案件尘埃落定。

海瑞拿着证词走出牢房,回了自己的厅堂,随后书写奏疏,连同这封供词,一起呈送上去。

率先到达的地方便是内阁,张居正在看到奏疏与证词后,票拟:“着律令处理。”

带着票拟的奏疏和证词很快又进入了司礼监,旋即来到了万历眼前。

乾清宫的书房中,万历看着海瑞的奏疏与证词,用朱笔将票拟上的内容抄写了一遍,旋即送到张宏那里盖印。

下午,带有皇帝大印的奏疏以及供词再次发下。

至此,刑部按律办事即可。

随着海瑞的这封奏疏与证词,王希烈之事也拍板而定。

之前那些起势造谣的人,大多都被处理,如今再处理王希烈,也没人在意。

王希烈尸骨未寒,刑部的人可不管那个,衙役们直接冲入他家,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查封,然后由海瑞一一审查。

至于王希烈,则是被刑部官员就地火化,送回老家。

同时,“念及”其儿子年幼,减免对其亲属的追责,所有问题于王希烈处截止。

这当然算得上是天大的恩德。

收尾很快,两天时间,王希烈的案件就彻底的落下帷幕,朝堂之中,也没有人再给王希烈说话,驳斥新政者也寥寥无几。

尽管很多人心中仍有怨气,但此时也不好发作,只能忍着,以待时机。

……

乾清宫的书房中,张居正在向万历汇报着工作,以及说着日后的计划。

万历听的很认真,同时书房中只有他们两人。

“陛下,王希烈不过跳梁小丑,掀不起什么风浪。他认为以死相逼,就可以逼迫朝政,可大多时候,也只是螳臂当车。”张居正说道。

万历听着张居正的话,同时在心中分析着张居正的做法。

现在回过头来,万历也渐渐明白了那句“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是什么意思了。

人家建立争端,自己就要避开争端,最好是另起炉灶,扬长避短,从另外一个方向进攻。

“那接下来,先生准备做些什么呢?”万历问道。

“接下来,就该清丈田亩,清查投献。臣以为,此事不能操之过急,应该以小见大,于各处建立试点,然后再将这些点连为线,最终合并成面,推广至整个天下。”张居正说道。

这是最稳妥的办法,一上来就推广到整个天下,会出混乱,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慢慢来,不能着急。

“那先生可想好了地方?”万历问道。

其实,万历还有更狠的办法,那就是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交税方式是按照土地多寡而定,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普通老百姓,手中的田地少,交税自然少。士绅地主土地多,交的税也就多。

这对调节贫富差距,有很大的作用。

其实,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在明初就有了雏形。

当时,丁银与里甲、均徭等四差银一起,都由地方官员征用,并且上缴朝廷。

后来,随着皇权的衰弱,这些税收并不上缴朝廷,实际上这项收入多落入官吏的私囊,最终也名存实亡。

在朝廷那里,没有全国丁银的统计数字,只有户丁的总数,在行政及政策制定方面,后来也未涉及丁银的处理以及如何支配的问题,最终成为纸上政策,彻底的被官绅垄断。

这两个方法对现在的万历来说,都比较好。但是,不能贸然实施,不然的话,阻力将会很大。

最好是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先实施新政,等时机差不多了,再上这些猛药。

一次性把这些东西扔上去,很容易出现问题。

如果说,新政是在痛殴士绅,那官绅一体纳粮就是砍他们的脑袋。

张居正早就有了想法,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回禀陛下,湖广、南直隶富甲一方,承平日久,此处既无外敌,天灾也少,当从此处开始。

改革者当为天下先,臣建言,当从湖广江陵开始。清丈田亩,清理投献。”

张居正这些话让万历有些意外,竟然以自己的家乡为试点,这个决心,可不好下。

自古“湖广熟、天下足”,这里土地富庶,同样也是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方。

如今张居正执掌内阁,在重视乡亲的古代,湖广也是有荣与焉,江陵的那些士绅百姓,也会以张居正为荣,可以说,这些是他的后备之一。

这下自从江陵开始,推广新政,那一下子就把当地士绅给得罪了。

传出去,名声也不好。

富贵之后拿乡亲开刀,不管哪朝哪代,都要受到唾弃。

“先生,是不是有些不妥啊?!”万历有些疑惑的道。

张居正却掷地有声,道:“改革当敢为天下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宽于律己,严于律人,万万不可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